我们是否有看懂当代艺术作品的需要( 三 )
所以相较下我更喜欢莫奈。
此回答编辑过程网页崩溃多次,中间及结尾还欠缺一些文字图片感想导致文章有些不通顺且不合题意,以后补充。
■从问题的两个关键词“我们”和“看懂”来说一说。
1.“我们”是谁?
这是必须要说清楚的问题基础,因为不一样的人群所需要“看懂”的东西是不一样的,从近往远说(指离当代艺术的距离)。
首先,艺术家群体,必须要“懂”,懂还不够,还必须要有属于自己知识范畴的个人理解,这种“懂”是多样性的,艺术家群体也经常会就某件作品的不一样的“懂”法辩论(sibi)。
其次,艺术相关专业人士,如批评家、策展人等,必须“懂”,同时还必须有自己的体系化的理论来支撑自己的“懂”,不懂就没饭吃的。
再其次,艺术行业的其他从业者,如美术馆、画廊、艺术中心、艺术院校等机构的工作人员,这部分比较复杂,有非常“懂”的人,有“比较懂”的人,有“装懂”的人,当然还有完全“不懂”的人,这不奇怪,这是整个艺术生态人群的正常分布。
最后还有一大类人,是我以为的题主所想表达的“我们”,就是与艺术不相关的普通大众。随着当代艺术展览遍地开花一样的发生和媒体资讯的发达普及,越来越多的人的慢慢的接触到了越来越多的“当代艺术”,这些奇形怪状、光怪陆离、天马行空的东西。他们需要“看懂”吗?
2.你懂“懂”吗?
我有一个朋友(小学语文老师),她女儿立志要考某个艺术院校的纯艺术类专业。作为语文老师的妈妈其实完全不懂艺术是什么,但为了女儿却不得不经常在微信上请教我一些艺术类相关问题。交流了一些基本问题后,我提到有一点,如果你女儿将来要从事艺术相关行业乃至成为艺术家的话,需要打开眼界,要看展览,看很多展览。
于是前些天,我们约着一起到了上海的M50(一个当代艺术展览比较集中的创意园)看展览,我作为“导游”一边带她们进出各个不同的艺术空间一边告诉她们这些展览的大致情况,刚开始的时候妈妈嘴边不停地说着“看不懂”“看不懂”,一两个展览下来后,我对她说,没关系啊,你不需要“看懂”,包括女儿也一样,你们不需要“看懂”。妈妈问我为什么,我打了个比方,我说您是语文老师对吧,你懂“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的意思吗?我们一起大笑了起来。她接着说,这下懂了,要女儿多看艺术展览,就像学语文多读作品是一样的。看多了自然就慢慢理解了。
中国的艺术普及是比较落后的,离大众的距离还是很大。不过进步也很快,我高中的时候,周围的人基本全都“看不懂”印象派,这画的啥啊?而现在,大众已经开始对梵高、莫奈等大师有着非常高的接受度,杜尚、博伊斯、阿布拉莫维奇也够得着了。
所以对艺术而言大家要懂“懂“或”不懂”都是不重要的。
■当代艺术作品有跟观众和时代构成对话的需要。这种对话不一定是理解,甚至可以是不理解,更可以是被冒犯或被轻蔑。理解是一种非常狭隘而无趣的互动方式。甚至有观众自认为的理解往往也是出于傲慢或出于误读。但是这都是可以接受的对话。
做为观众而言当然有看不懂和不喜欢的权利。埋冤观众不理解自己的艺术家也太没劲了。
最伟大的艺术家不是创造出同时代的观众人见人爱作品的人,而是由她/他的作品与世界的对话启发影响了无数艺术家而改变了艺术史思想史走向的人。他们的作品往往是一座宝藏,时过境迁还能挖掘出新的内容;提出新的问题;开辟出新的道路。如此看来,那些立刻被我等凡人所“理解”的艺术,真是没什么太大的价值。
推荐阅读
- 发射 金星上有生命吗?NASA一口气发射2个探测器,谜题即将揭晓
- 最新消息 麻省理工学院研发可编程数字纤维 有内存传感器和人工智能
- 初入职场的我们 《初入职场的我们》郑茹心为什么会离开?
- ins Running Man:金钟国去济州岛度假!狗哥练拳击似乎颇有成效
- l4wudu 吴亦凡厂牌首秀,L4WUDU居然忘词了,Rapper和明星比还是有差距!
- 哥伦比亚大学 人类是否能够再造个地球环境,进行移民,生物圈2号告诉我们还是洗洗睡吧
- 稀土 在我国发觉比希土还有价值的商品,储藏量全世界第一,使用价值达到上千亿
- 研制 好消息中国航空航天技术飞速进步,有望彻底打破西方垄断
- 淄博哪里有AJ专柜
- 国内本科毕业,银行工作8年,怎样去新加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