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周刊 张译:从普通人到百亿演员

中国新闻周刊 张译:从普通人到百亿演员

文章图片

中国新闻周刊 张译:从普通人到百亿演员

文章图片

中国新闻周刊 张译:从普通人到百亿演员

今年张译很火 , 从《我和我的家乡》到《八佰》 , 再到《金刚川》和《一秒钟》 , 几乎所有的热门大片都有他的面孔 。 不少观众戏称:“今年的电影院被张译承包了 。 ”
脱离了银幕的光芒 , 张译给人的感觉像个普通的邻家大哥 。 《金刚川》后 , 张译主演电影累积总票房达到133亿 。 今年 , 他成了继吴京、黄渤、沈腾、邓超后 , 中国第五个突破百亿票房大关的演员 。
张译不愿意把这种成功都归于自身 , 在和中国新闻周刊的交谈中 , 他提到 , 疫情将大部分电影都集中到了下半年 , 而这些电影里面恰巧都有自己 , 仅此而已 。 “这不是必然 , 是一个偶然 。 没有规律可循 。 ”

演员张译 。 图/受访者供图
当然 , 还有电影幕后班底的功劳:“就像《金刚川》里的那座桥 , 其实是成千上万的人用肉身在支撑你一个人的表演 。 ”张译说 。
“技术型”演员
张译曾经写过一本书:《不靠谱的演员都爱说如果》 。 光看标题 , 会以为是本励志书或者演员技术手册 。 但翻开来看 , 却更像一本散文集 , 且比一般的散文更散:各章节间几乎全无联系 , 想到哪里 , 就稍稍点一下 , 浅尝辄止 。
这种随性之于张译 , 是不多见的现象 。 工作中 , 张译的态度一直以极其严谨著称 , 甚至于带有一些苛刻 。 从这个意义上 , 写作之于他而言 , 更像是一种自我疏导的过程 。
面对中国新闻周刊的采访 , 张译打开了手机 。 手机界面上齐齐整整 , 所有APP都做了同类项合并 。 导航、购车、车险都放在“汽车”一类 , 各个交通订票软件都放在了“航旅”类 , 所有翻译、小语种都放在了“学习”中 。 每个类别中的APP , 还都会尽量挑选近似的颜色 , 以达到视觉上的和谐 。
张译自嘲这是一种“强迫症” , 该症状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除了手机界面 , 书桌一定要光亮整洁 , 书柜里同一作家的书要摆在一起 , 电脑平时放在哪个位置 , 就必须一直放在那个位置 , 不能随便移动 , 否则“会影响我专业的发挥” 。
该习惯体现在职业上 , 自然而然就演变成了对画面呈现效果的苛求 。 每条拍摄结束 , 张译总忍不住向导演要求回放一遍 , 看自己演得有什么毛病 , 一旦看出问题 , 总会要求导演再来一条——但表演无定式 , 无论演得怎么样 , 多少总能琢磨出一些问题 , 总得重来 。 拍摄《金刚川》时 , 吴京为此给张译取了个绰号:“张再来” 。
表演的流派中 , 主要分为“技术派”和“体验派” 。 技术派信奉“由外向内” , 靠表情、肢体语言等外在技术动作激发情绪;而体验派则是“由内而外” , 演员先沉浸在角色中 , 再通过本能冲动寻找表演方式 。 早年 , 随着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员的自我修养》大火 , 大众媒体普遍推崇体验派 , 认为演员倘若不真正把自己带入进角色 , 表演便不足以称完美 。
但张译不讳言自己技术派的倾向 , “走到哪都敢承认这一点” 。
张译拿一场戏解释了“技术”的必要性:《金刚川》最后一幕 , 炮兵张飞拖着半残之躯 , 独自驱动一门平时需要七个人才能操纵的高射炮 。 一系列动作被拆成了无数个部分:残留的右手调整精度;健全的腿转动方向轮;念台词时 , 口中有鲜血流出;眼里泛着泪光 , 同时要表达出愤怒等情绪;用树枝支撑着断臂断腿;在规定时间内要按下发射按钮……

《金刚川》剧照
“脑袋分成好多瓣 , 在听到预备开机后同时激活 , 前期必须要经过大量的排练和训练 , 直到满意为止 。 ”张译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 这一套下来 , 他觉得自己简直是特殊材料做成的 。 能应付下来 , 多亏了平时的“强迫症” 。
《一秒钟》里一场开车戏更甚 。 张九声、刘闺女两人搭上路边一辆卡车 , 和驾驶员开始斗嘴 。 观众视角只能看到三人的面部表情和语言交互 。 但看不到的地方是 , 那场戏中 , 张译还要另外负担两个任务:打板和安全员 。
打板原本是场记负责 , 但卡车驾驶室狭小 , 坐不下那么多人 。 场记只好进了后车厢 , 把板给了张译 。 张译把板藏进座位底下 , 每次开机前 , 拿出来打一次 , 镜头拍完了 , 导演在后车厢喊停 , 就拿出板再打一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