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摄人间 农村的罐罐茶和土炕,拥抱冷秋遇到暖

记摄人间 农村的罐罐茶和土炕,拥抱冷秋遇到暖


□ 张维平
农历九月的一天 , 我随秦州区文化馆工作人员前往牡丹镇 , 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天水黑社火进行传承培训 。
从市上出发 , 铅云低垂 , 雾霭四合 。 连日阴雨的寒凉 , 裹着晨雾扑打在车窗玻璃上 , 留下一层细细碎碎的水痕 。
因为气温较低 , 到达目的地后 , 每个人不由自主瑟缩着身子 。 文化站同仁赶紧生火、烧水 。 炉膛里火苗越烧越旺 , 山中清冷的办公室也逐渐温暖起来 。
【记摄人间|农村的罐罐茶和土炕,拥抱冷秋遇到暖】按照教学计划 , 上午授课的是天水师范学院音乐学院一名年轻的老师 , 她要讲解民间黑社火伴奏最常见的二胡演奏技巧 。
午休时 , 看着烈烈跃动的炉火 , 我们一行人不约而同想到了“罐罐茶” 。 环顾四周 , 单单缺少关键的家当——茶缸 。 我决定出门碰碰运气 , 借一个茶缸 。
出村委会向南 , 我看到一间低矮的平房 。 平房侧面的墙上伸出半截烟囱 , 悠悠冒着青烟 , 我料定这间屋子的主人必定是上了年纪的长者 , 有可能还保留着炉火炖茶的习惯 , 便径直拐进院子 , 迎面碰上一位奶奶 。
原来 , 她从窗子里看见我向里张望 , 想必是有事相求 , 于是出门来迎 。
有幸遇到如此善良的老人 , 我自然很快借到了茶缸 。 奶奶递给我茶缸时补了一句:“你很像我的大女儿 。 ”就因这一句 , 我又折回到她的平房 , 盘坐在热炕上 , 陪着她慢慢聊起来 。
奶奶今年七十五岁 , 身体有点瘦弱 , 说话慢慢悠悠 , 但吐字清晰 。 她说 , 大女儿是在她的孩子相继夭折后 , 从亲戚家抱养的 。 抱来时 , 瘦的像一只没毛的小猫 。 她视如己出 , 精心抚养 , 最终不仅将大女儿养育成人 , 还先后顺利生下一儿一女 。
老人对子女们现在的生活状态很满意 , 两个女儿出嫁外地 , 儿子在平房后面的院里盖起崭新的二层小楼 。 奶奶和老伴因习惯了这间旧平房 , 并未搬去同住 。 她说 , 这样的日子对自己多灾多难的一生来说 , 已经很富足了 。
平房大约七八平方米见方 , 我站在炕上 , 就能够着顶棚 , 棚顶银白色彩纸已经泛黄 , 四周能看见裸露在墙基上的椽檩 , 几缕朦胧的光线从破洞中透进来 。 红砖铺就而成的地面十分干净 , 简单的家什也归置得非常整齐 。 炕上用一床小被子暖着 , 炕头铺着一张废旧的电热毯护着床单 。 这样的陈设让我想起了我母亲的热炕 。
于是 , 我和她谈起我的母亲 , 我的兄弟姊妹 。 奇怪的是 , 我用着半土半洋的普通话 , 她说着地地道道的家乡话 , 但她想要表达的 , 我都能从她慈祥、和缓的语言中明了 , 同样我要说什么她也完全能明白 。 这种投缘 , 让我觉着我们前世本是亲人 , 只是今生才得以相见 。
说话间 , 奶奶突然溜下炕 , 从地上一个柜子里摸出一个黄色的苹果 。 这不多的几个苹果 , 是老人的孙子买给她们二老润口的 。
我因为老家盛产苹果 , 所以对苹果不太感兴趣 , 但为了让老人安心 , 还是痛痛快快吃了 。 看着我 , 老人面露喜色 , 并再次表示若我没吃饭 , 她给我做饭吃 , 我拼命劝住了老人的好意 。 一股暖流却涌上我的心头 。
尽管对舒适的热炕和这段邂逅的亲情无限眷恋 , 但我清楚此行的目的 。 两点过后 , 预计有学员陆续前来 , 我便告别了老人 , 她坚持下炕送我 。 出门时 , 我才看清奶奶房前的一块平台上 , 种着几株叫不上名字的木本花卉 , 有几朵不畏秋霜的花朵 , 尽管开得不太艳丽 , 却仍有几分明媚 。 不远处的空地上是一块菜园 , 里面种着萝卜、青菜 。 因为雨水充沛的缘故 , 长势格外喜人 。 这样的地方和这样的生活 , 让我从心底萌生出热爱和向往 。
这次我没有劝住奶奶 , 她坚持将我送到了门外 。 从她蹒跚的步履中 , 我再次想起了我的母亲 。
培训结束离开时 , 我没有去向奶奶告别 , 我害怕她跟出来送我 。 或许前世和今生 , 我们只能在来去匆匆间做一回亲人 。
回来的路上 , 一行人再次提到罐罐茶和热炕 。 有人突然说:“农村的罐罐茶和土炕 , 其实最应该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是呀!”大家深以为然 , 各自抒发着对岁月变迁的感慨 。
我则沉浸在没有再见奶奶一面的遗憾中 , 突发奇想:这种源自乡村 , 厚道、热情、自然、好客的淳朴民风 , 难道不是我们值得传承和保护的珍贵文化遗产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