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印度人 “绿色”消暑妙招

炎热夏季各种各样的消暑方法备受人们的喜爱,我们一起看年热带国家都有哪些绝妙的消暑方法吧!
学印度人 “绿色”消暑妙招
近日热浪席卷印度 , 中部德里地区的气温高达44.4摄氏度,再创新高,东部奥里萨邦气温直逼47摄氏度,高温造成81人死亡 。与此同时,南印地区也发生严重干旱 。《印度时报》报道称,今年1月至5月 , 纳加拉霍雷野生动物保护区已有23头大象死于干旱,而去年13头大象死于脱水或饮水污染导致的肠道感染 。
尽管印度每年都有上百人因热浪和高温而死亡,但印度人依然被冠以“全世界最耐热的人种” 。酷热气候锻造了印度人的抗酷暑能力 。首先是印度人的出行之道 。中产阶级人士在夏季出行前 , 都习惯通过广播、电视查看实时温度,“避开高温,减少出行”是印度人的“消暑之道” 。整个夏季 , 白天在户外活动的人很少,从上午11点至下午3点太阳照射最强烈的时段,新德里的大街上几无人影;所有的建筑工地空空如也,厚厚的水泥管子里,偶尔能发现一两个睡觉的劳工;在旅游景区和广场草地 , 中午时段更是人迹罕见 。
其次,印度人发明了不少避暑防毒的方法 。最简易的“防暑服”是无领或圆领的“古尔达”,棉布质地,肥大宽松,袖长至手腕,下摆至膝盖,透气吸汗,能够保持身体干爽,还能使皮肤避开烈日的烘烤 。印度拉贾斯坦邦的居民避暑的方法则更为奇特,他们通常会在长衫的口袋中放上几个去了皮的洋葱 。据当地居民介绍,洋葱可以吸收身体热量,起到降温避暑的效果 。在印度农村地区,农民们通常会选择一种陶罐来储水 。这种陶土罐制作简便,不用高温烧烤,定型晾干即可 。用陶罐盛水,放在室内避开阳光的角落里,就可达到冷却的效果,陶土本性较凉,能起到隔热降温的作用 。炎热的天气里,细菌传播快,印度人喝水时嘴不接触容器,避免感染传染病 。
【学印度人 “绿色”消暑妙招】第三,印度政府和学校的避暑措施人性化 。为保护儿童避免高温侵袭,印度政府要求学校根据酷暑变化情况决定暑假时间 。在印度校园中,通常都会看到饮用水冷却机,每天限量的市政供水通过屋顶储水罐沉淀后流入冷却机,学生们可以喝到冰凉的饮用水,这是除电扇外的第二个降温避暑的好选择 。
最后,高技术为印度人避暑带来了福音 。最近几年,印度开始使用配备有蓄电池、能用于临时储电供电的逆变器 。这种家用逆变器一般带有两块、四块或八块大型蓄电池 。停电时,逆变器将蓄电池内的电输送到电器上,只要平时确保充电,配有四块蓄电池的600至800伏安的逆变器 , 便能够在停电时保证四个吊扇和一台电视机的正常运行 。另外 , 印度当地的建筑师已经开始尝试用环保的建筑工艺来节约用电,比如加厚墙壁、在房子周围种上“树墙”,以及使用“地道空调”等 。目前,印度城市中最为常见的是一种简易的土空调 。土空调构造简单,外形好似一只铁皮百叶箱,三面均加装稻草 , 一面安装了排风扇,底部是蓄水槽,三根塑料管将一个小型抽水机与稻草相连 。接通电源后,水泵会将水抽起,打湿稻草 , 再由排风扇将水气吹出,起到降温和加湿的双重作用,除环保外,其价格仅相当于分体式空调价格的十分之一,电耗也很低 。
美国:谷歌食堂的健康之道
位于美国加州总部的谷歌食堂历史悠久,以提供各式美食而闻名于世,几乎每个硅谷的工程师都以在谷歌食堂免费享受三餐为乐 。这里每周7天、每天24小时不间断免费供应各种食物,而且美味可口,皆采用本地、有机、可持续性食材烹制,很注重健康和环保 。厨师还特别对营养食品和非营养食品做了不同颜色的标牌标注,以调节员工的饮食结构 。
谷歌公司总部约有25个自助餐厅为员工免费提供小吃、饮料和其他食物 。这些食物上无一例外都有红、黄、蓝三色的标签 , 分别代表不同的含义——绿色,可以随便吃;黄色,不要吃太多;红色,偶尔可以尝一尝 。食物上不同的标签并不是随意加的,而是根据这些食物在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饮食金字塔上的位置确定的 。绿色标签的食物处在金字塔的底部、黄色标签的食物处在金字塔的中部,而红色标签的食物则在金字塔的顶端 。
对食物进行分类是健康饮食的基础,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零食 。谷歌总部随处都可以看到各种零食 , 零食的包装各不相同,分量也不一样 。每种零食上也都有红、黄、绿各色标签,主要标示出纤维素含量 。至于餐厅厨师为员工烹饪的食物 , 食堂也有另外一套策略鼓励员工用餐时做出健康的选择 。比如把最健康的食品放在最醒目的位置,使用小餐盘 , 所有食物中都加入蔬菜,任何时候都提供健康食物选择,提供方便的运动器材(谷歌自行车)等 。
在谷歌总部食堂 , 唯一需要为食物付款的地方是一台自动售货机 。所售食物的价格由食物的营养含量决定,依据也是哈佛的营养金字塔:每克糖1美分;每克脂肪2美分;每克饱和脂肪4美分;每克反式脂肪1美元 。即便食物中仅含有0.01克糖、0.02克脂肪、0.03克饱和脂肪或0.01克反式脂肪也都要计价,其总和就是食物的价格,以此让员工克制自己远离某些“垃圾食品” 。按这个标准计算,桂格燕麦条售价15美分 , 阿莫斯饼干售价55美分,大块哥罗多利巧克力售价4.25美元 。这个价格和食物的重量、所含热量都没关系 。
当然,谷歌总部为近三千名员工提供的这种饮食福利 , 并不是所有公司都能负担得起的,但是谷歌食堂的健康饮食之道,对每一家关注员工身体健康的公司及我们每一个爱惜自己身体的人 , 都应有一定的教益和启发 。
新西兰:不允许随便破腹产
近年来,在中国选择剖腹产的孕妇有上升趋势,但在新西兰,产妇的这种选择权完全被“剥夺”了 。他们的理念是,分娩是个生理过程,是人类最自然的生产方式 。
在新西兰 , 准妈妈和准爸爸都会接受助产士的产前指导课,助产士会明确告诉他们,自然分娩对妈妈和宝宝都好处多多 。如妈妈出血少、产后子宫恢复快,下奶也快 。宝宝能从母体获得一种免疫球蛋白 , 增强免疫能力 。因此,除非产妇的身体情况不允许,医院一律不赞成剖腹产 。
采访人员采访一名助产士凯西时 , 她说,我们实施剖腹产的情况通常有两种 。一种是约定剖腹,产妇过了预产期10天以上或者发现胎位不正、胎盘、胎儿有异常 。前些天有个孕妇怀孕35周时感觉胎儿不太动了,检查发现宝宝心跳很不规律 , 医院马上给她进行了剖腹产 。
另一种是临时剖腹,就是在分娩过程中,胎儿或产妇出现异常 。采访人员有个同事个子较矮,但胎儿较大 , 预产期过了10天后被安排到医院去催生,疼了十几个小时还是没分娩,产妇开始发烧,羊水变得浑浊 , 医生决定立即剖腹产 。采访人员还有个朋友也是接受临时剖腹分娩的,怀孕36周时,她去医院做常规检查发现血压高达190毫米汞柱 , 于是医院要求她立即剖腹分娩 。
凯西对采访人员说,不少新移民孕妇要求剖腹产,多数只是因为害怕 。这时,她会鼓励她们轻松面对这个自然生理过程 , 再告诉她们在新西兰只有医生有权决定孕妇是否可以剖腹分娩,孕妇不能自己选择生产方式 。
在新西兰,医务人员对孕妇从怀孕到分娩、产后都给予全程指导 。生产过程中,助产士一直陪伴并不停询问产妇的感觉,适时给予引导,柔声细语地鼓励 。当产妇疼痛难忍时,会让她吸入“笑气”(一种使人肌肉放松的气体)、打止痛药或腰麻来减轻痛苦 。医院对产妇入院生产时间也有严格要求,要等有规律的宫缩10分钟3次、一次持续1分钟以上才行 , 否则就算送到医院也不会收 。因为提前住院,会占用医务人员的时间和医院的资源 。
加拿大 儿童要的36件“小事”
加拿大多伦多一些儿童教育专家的一份研究报告称,时下越来越多的加拿大学龄前儿童,将自己的活动局限于看电视和玩电脑游戏 。他们不会玩他们的父辈幼时热衷的最普通的捉迷藏游戏,没见过湖水的色泽可能随季节改变 , 也不知道常见的蜻蜓就有数十种之多 , 更不明白如何在社交场合“察言观色”……
有鉴于此,加拿大的一些儿童教育专家,特意向家长和教师,提出了学龄前儿童在上学前不妨学做以下36件 “小事”的合理化建议
在大人的看护下 , 热天赤脚在小河沟里趟趟水 。
学学放风筝,即便飞不起来也不要紧 。
在草地上打滚 。
在平坦的操场上用最快的速度跑 , 直至跑不动 。
饲养小兔等小动物 , 全心全意照顾它们 , 并记录下它们最爱吃的食物 。
捏泥团玩 。
在晴朗的夜空看流星怎样划着光尾消失在天际 。
给淅淅沥沥的春雨录音 。
在夏雨后聆听玉米等作物的拔节声 。
用蜡笔制作连环画 。
利用废纸自制一本 “来客记录”,如不会写客人的名字则可用画画代替 。
去公墓看望亡故的亲友 。
去敬老院、孤儿院、残疾人团体看看,并给慈善机构捐一次节省下的零用钱 。
用硬纸板做面具 , 组织一次小型派对 。
试着种活一棵树、菜、花,即使栽种几根葱也行 。
钓一次鱼 。
观察一下雪花的图案有多美 , 再堆一个雪人 。
在大人看护下试着爬树 。
跟母亲做一次饭 。
给死去的小动物挖一个墓穴 。
给老师写一封信 。
用脚在沙滩上作画 。
跟随大人露营 。
愉快地为小伙伴提供服务(如帮助穿衣等) 。
辨认出至少10种鸟类 。
说出至少20种植物 。
区分出至少5种常用药 。
顺利做50以下的笔算和心算 。
记住父母亲的生日,参加爷爷奶奶的生日会 。
亲友生病时主动表示关心 。
对小伙伴的成功或成绩表示祝贺,并由衷地感到高兴 。
做错了事主动认错或向对方说“对不起” 。
拥有至少一个异性朋友 。
跟小伙伴们分享玩具或书籍 。
在背后说人家好话 。
对别人的帮助做一次“回报” 。
学说10个笑话 , 因为幽默是生活的润滑剂 。
在亮晶晶的雨珠中撒腿奔跑 (当然回家后不忘将身体和头发擦干) 。
拥有一个储蓄罐 。
节日给亲友送自制的贺卡 。
结语:每个国家对健康、对教育都有不一样的诠释,我们要做的就是取其精华,所以大家不妨试试上面的方法吧!(文章原载于《中外健康文摘》,刊期:2012.07 , 作者:周戎、刘晓梅、桂林、唐绿意 , 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 并不代表360常识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 , 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