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新疆奎屯地区发现我国大陆上第一起大面积地方性砷中毒,并率先进行砷中毒基因防治研究的新疆“氟砷防治组”近日传出喜讯 。新疆医科大学杨磊博士在防治组负责人王国荃教授、谢毅教授的指导下,在国内外首次克隆了人类抗砷相关基因的差异剪切体 , 并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了砷对细胞基因差异表达的影响,使我国在同类研究中跻身世界前列 。
【砷中毒基因防治很重要】新疆“氟砷防治组”成立于80年代初 。该小组于1994年开始研究砷中毒的基因防治 。近两年,他们在国外同类研究的基础上,发现一种新基因 , 并命名人类抗砷相关基因hARRG 。在对hARRG中有抗砷功能的CDNA片断表达及纯化后,又在国内外首次克隆了hARRG全长基因的差异剪切体,并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了其蛋白 。该基因已成功在基因银行――CenBank登录 。
以此为出发点,他们用短期染毒和长期染毒两种方法诱导细胞,抽取RNA后做基因芯片杂交 。结果发现,短期染毒与长期染毒基因的表达趋势有很大不同 。短期染毒细胞首先激活的基因是解毒功能相关的基因和一些蛋白质合成相关的基因 , 而一些信号传导通路上的蛋白受到抑制,反应出细胞接触砷毒后进入应激状态,合成最必需的与解毒有关的蛋白如金属硫蛋白及热休克蛋白等,而抑制不太必需蛋白的合成 。长期染毒的基因表达谱显示出与肿瘤发生相关的基因表达量升高,而与免疫功能相关的基因表达受到抑制 。
推荐阅读
- 防毒鼠强中毒措施
- 夏季如何应对食物中毒
- 重金属中毒的症状表现
- 蚕豆中毒应该如何急救
- 氰化物中毒有什么解毒措施
- 怎么饮食预防中毒方法
- 怎么防治生豆浆中毒方法
- 来苏儿中毒有什么预防措施
- 吃牛黄解毒片为何中毒
- 织纹螺中毒的急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