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雪地旅行必学的求生课

【雪盲】
【冬季雪地旅行必学的求生课】雪盲是指人眼长时间处于太阳光强度过高、过于集中 , 并经过地面冰雪反射或经过云层中的冰晶反射的环境下,造成视力暂时消失的情况 。
症状:起初是在瞪大眼睛时 , 眼睛感觉相当敏感,接着便是不住地眨眼,伴有斜视,之后视线里会出现粉红色,并逐渐加深,有摩痛感 。
疗法:到黑暗的地方 , 蒙住双眼,把冰湿布置于额前 , 防止高温加剧疼痛 。
【壕沟足疾】
壕沟足疾也相当危险,当脚部长期浸在水中,或在冷湿的地方时间过长可产生此病,而不适脚的紧鞋会使病情加重 。
症状:脚部有强烈刺痛感,渐感麻木 , 疼痛不断向四周扩散 , 脚部呈紫色 , 伴有肿胀、水疱 。
疗法:使脚部保持干燥,不要摩擦,不要弄破水疱,不要人为加热,不要按摩,多加休息 。
【冻伤】
冻伤一般发生在气温降到零下1℃时 。人体容易冻伤的部位一是体表裸露的皮肤,如手、鼻、耳、脸等;二是人体远离心脏的区域,如双脚,这主要是因为远离心脏的区域受血液循环的影响最小 。症状:首先会感到刺痛,接着皮肤会出现苍白的斑点,伴有麻木感 。而后就会出现卵石似的硬块 , 伴有疼痛、肿胀、发红、起疱 , 最后减弱、消失 。
疗法:
初步冻伤:将冻伤部位放到温暖的地方 , 如把手夹在腋下,或将脚抵在同伴的胃部,但切忌与同伴呆的时间过久 , 恢复时会产生疼痛感 。
深度冻伤:发现后应及时防止伤势进一步恶化,最好的办法是将冻伤部位放在约为28℃~28.5℃左右的温水中慢慢恢复,但万不可用雪揉擦或用火烘烤 。
严重冻伤:此时可能发生的症状是起水疱,不但很容易受到感染,也很容易转为溃疡 。继而被冻伤的部位将逐渐变灰、变黑 , 坏死 , 最终剥落 。这时候要尽快送往医院治疗,不要把水疱挑破 , 也不要摩擦伤处 , 伤处受到热更会产生剧痛 。
【体温过低】
体温过低指在低温环境中,由于体乏脱力、穿衣过少、住所条件差、食物摄入不足或对低温缺乏知识和准备等原因,造成人体内部产生的热量小于身体散发的热量,导致体温降到正常值以下 。
体温过低在任何低温环境中都有可能发生 , 严重时会导致死亡,一旦发生,应积极对待 。
症状:起初行为烦躁 , 好动 。后表现为嗜睡,反应迟钝,对于一些问题和指导不能应付 。突然出现难以控制的颤栗 , 行动不协调,走路跌跌绊绊几致摔倒,头痛,视觉模糊,腹痛,瘫倒 , 昏迷 , 失去知觉 。
疗法:防止身体热量进一步散发,置身室内,避风 。脱去潮湿的衣服(不能脱光) , 每次脱件外套 , 换上干衣 。不要让病人躺于地上 , 采取保暖措施 , 如用身体或温热岩石暖的病人 。
病人清醒时,让其饮用热饮料,食用含糖食品 。
体温过低加重时,身体就无力再次自我加热,因此须从体内加热 。可将热体放在以下部位:腰背部、胃窝、腋窝、后颈、腕部、裆部,这些部位血液接近体表,可以携带热量进入体内 。不要服用酒精,这会使体表血管张开,体内的热量就会散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