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明天跟未来是两回事

“我14岁那年,一位会看相的同乡对我母亲说:你儿子眼眸无神,骨架瘦弱,未来恐难成大器 。他安分守己,终日乾乾,勉强谋生是可以的 , 但飞黄腾达,怕没有他的福分!”当李嘉诚缓缓走上讲台 , 台下掌声雷动 。面对后辈新学,这位华人最知名的企业家讲起了自己的身世 。
【李嘉诚:明天跟未来是两回事】这是长江商学院10周年庆典的现场 。虽然凭借着高超的运作手段,长江商学院迅速崛起,跻身世界顶级商学院前列,但是“俱乐部门”、“明星集中营门”亦令其深陷舆论漩涡 。此刻 , 作为“金主”,李嘉诚似乎认为有必要重申企业家的使命感,以为长江商学院提振精神 。该院正是由李嘉诚基金会支持而得以兴办 。
李嘉诚接着说:“我妈妈刚刚失去丈夫不久,这番话令她多心酸 。妈妈把失望放在一旁,安慰和鼓励我,说:‘阿诚!天命难算,上天一定会厚待善良、努力的人 。再艰难,只要一家人相依一起就不错啦 。’我当然相信母亲,但我更相信我自己!我请妈妈放心,我内心相信,只有自己双手创造的未来,才是唯一能信任的命运 。”
豪言易出,英雄难觅 。彼时的李嘉诚身在战乱、父亲病故、贫穷三重合奏的悲歌中,抬头望天,亦不免忧愁 。只是心中的信念如火光照前:建立更好的自己,才能建立更好的未来 。
李嘉诚认为,未来跟明天是两回事,天命和命运是不同的 。明天只是新的一天,而未来是自己在一生各种偶然性中,不断选择的结果 。“追求自我,努力改善自己是一股正面的驱动力,当你把思维、想象和行动谱成乐章,在科技、人文、商业无限机会中实践自我;知识、责任感和目标融汇成智慧,天命不一定是命运的蓝图 。”他说 。
来上长江商学院的人很少有宿命论者 。他们多是昂扬进取之士 。李嘉诚的话自是说到他们心坎儿上了 。前车后辙 。他的成功和荣耀亦令众人痴狂 。
不过 , 李嘉诚话锋一转,问道:“你成功追求自我,前途光明远大,你下一阶
段的追求是什么?你的价值取向,你的理想是什么?我们活着又是为了什么?世界上千千万万的人,今天依然活在悲惨、孤寂、贫病的绝望之谷,承担社会的责任,是不是我们的义务?”
台下默然 。在当今中国,追求成功,拼命挣钱,已经不需要鼓励 。然而,成功之后的生活却常常令人困扰 。不少富豪感到,当钱不成为问题时,生活本身却没有了意义 。
李嘉诚说,“人最大的悲哀是无聊 , 患上漠不关心的冷淡症 , 套上自命不凡的枷锁,在专业、行业和权力的高岗上 , 掌控庞大社会资源和机会,却失去自重心,那些沉醉在过往,滞留在今日 , 那些对社会问题视而不见、无动于衷的借口大王 , 一定被社会唾弃和淘汰 。”
他认为,有能力的人,要为人类谋幸福,这是任务 。历史中有很多具有创意、有抱负的人和群体,同心合力,在追求无我中,推动社会改革进步 。天地之间有一不可衡量、永恒价值的元素,只有具使命感的人才能享有 。
这是3岁小孩都懂的道理,却并非人人做得到 。李嘉诚回顾过往,认为无愧于心——那个同乡看不起、瘦弱、无神的少年,一直凭努力和自信建立自我,追求无我 。
他希望,长江商学院的学子不一定做拯救世界的英雄 , 却一定要“谨守正知、正行、正念 , 应该可以高声回应社会:我们一生未曾不仁不义、不善不正” 。
这是李嘉诚一贯的想法 。多年以前,他是以“赚钱的艺术”的演讲拉开长江商学院的序幕的,却最终以“奉献的艺术”做结 。显然,他觉得,“善其身,济天下”的古老情怀该是长江商学院的建院之基 。非为如此,不能成就一个更好的人、更好的企业家,也不可能成就一个更好的商学院 。
“我盼望,为下一代建立和守望未来,是每一位长江商学院同学的承诺,让我们一起共勉,同塑更美好的世界,世世代代能在尊严、自由和快乐中,活出我们民族的精彩 。”他最后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