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是水或冰在空中凝结再落下的自然现象,也是水在固态的一种形式 。在北方的冬季,常常可以见到漫天飞舞的雪花,甚是漂亮 。水的变化和运动造就了我们今天的世界 。又液化成非常小的小液滴,也就是水汽;大气里以固态形式落到地球表面上的降水,叫做大气固态降水 。雪是大气固态降水中的一种最主要的形式 。冬季,中国许多地区的降水,是以雪的形式出现的 。大气固态降水是多种多样的,除了雪花以外,还包括能造成很大危害的冰雹,还有我们不经常见到的雪霰和冰粒 。
由于天空中气象条件和生长环境的差异,造成了形形色色的大气固态降水 。这些大气固态降水的叫法因地而异,因人而异,名目繁多,极不统一 。为了方便起见,国际水文协会所属的国际雪冰委员会,在征求各国专家意见的基础上,于1949年召开了一个专门性的国际会议,会上通过了关于大气固态降水简明分类的提案 。这个简明分类,把大气固态降水分为十种:雪片、星形雪花、柱状雪晶、针状雪晶、多枝状雪晶、轴状雪晶、不规则雪晶、霰、冰粒和雹 。前面的七种统称为雪 。
由气态的水汽变成固态的水有两个过程,一个是水蒸气先液化变成水,然后水再凝固成冰晶;还有一种是水汽不经过水,直接变成冰晶,这种过程叫做水的凝华 。所以说雪是天空中的水汽经凝华而来的固态降水 。
文章插图
冰云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的 。这些小冰晶在相互碰撞时,冰晶表面会增热而有些融化,并且会互相沾合又重新冻结起来 。这样重复多次,冰晶便增大了 。另外,在云内也有水汽,所以冰晶也能靠凝华继续增长 。但是,冰云一般都很高,而且也不厚,在那里水汽不多,凝华增长很慢,相互碰撞的机会也不多,所以不能增长到很大而形成降水 。即使引起了降水,也往往在下降途中被蒸发掉,很少能落到地面 。
【雪是怎样形成的,雪是怎么形成的?】最有利于云滴增长的是混合云 。混合云是由小冰晶和过冷却水滴共同组成的 。当一团空气对于冰晶说来已经达到饱和的时候,对于水滴说来却还没有达到饱和 。这时云中的水汽向冰晶表面上凝华,而过冷却水滴却在蒸发,这时就产生了冰晶从过冷却水滴上“吸附”水汽的现象 。在这种情况下,冰晶增长得很快 。另外,过冷却水是很不稳定的 。一碰它,它就要冻结起来 。所以,在混合云里,当过冷却水滴和冰晶相碰撞的时候,就会冻结沾附在冰晶表面上,使它迅速增大 。当小冰晶增大到能够克服空气的阻力和浮力时,便落到地面,这就是雪花 。
当靠近地面的空气在0℃以上,但是这层空气不厚,温度也不很高,会使雪花没有来得及完全融化就落到了地面 。这叫做降“湿雪”,或“雨雪并降” 。这种现象在气象学里叫“雨夹雪” 。
雪产生的条件
文章插图
一 水汽饱和
空气在某一个温度下所能包含的最大水汽量,叫做饱和水汽量 。空气达到饱和时的温度,叫做露点 。饱和的空气冷却到露点以下的温度时,空气里就有多余的水汽变成水滴或冰晶 。因为冰面饱和水汽含量比水面要低,所以冰晶生长所要求的水汽饱和程度比水滴要低 。也就是说,水滴必须在相对湿度(相对湿度是指空气中的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空气的饱和水汽压的比值)不小于100%时才能增长;而冰晶呢,往往相对湿度不足100%时也能增长 。例如,空气温度为-20℃时,相对湿度只有80%,冰晶就能增长了 。气温越低,冰晶增长所需要的湿度越小 。因此,在高空低温环境里,冰晶比水滴更容易产生 。
二 空气里有凝结核
有人做过试验,如果没有凝结核,空气里的水汽,过饱和到相对湿度500%以上的程度,才有可能凝聚成水滴 。但这样大的过饱和现象在自然大气里是不会存在的 。所以没有凝结核的话,我们地球上就很难能见到雨雪 。凝结核是一些悬浮在空中的很微小的固体微粒 。最理想的凝结核是那些吸收水分最强的物质微粒 。比如说海盐、硫酸、氮和其它一些化学物质的微粒 。所以我们有时才会见到天空中有云,却不见降雪,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往往采用人工降雪 。
雪是我们北方经常见到的自然物理现象,是水汽上升在空中遇到凝结核凝结成水滴和小冰晶,这些小冰晶在相互碰撞时,表面会持续增加热量,从而边缘会出现些许的融化,但是在冰冷的环境中又会迅速凝结起来,而凝结时,空气中的水汽和蒸发的水滴则会因为冷却作用产生凝华不断被冰晶所“吸附” 。
当然,这只是雪的形成,而通常,我们对雪的形成可能不那么好奇,因为当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天空中总是会出现雪的点缀,但是当我们摊开手接住正在下落的雪花时,神奇的一幕便发生了,不是植物开出的花朵,也没有经过谁的精雕细琢,但每一片雪花都如盛开一般,呈现出十分规则的对称星装图形 。
那这些美丽的图形又是怎么形成的呢?
原来,冰晶本身在凝结的过程成中因为水汽密度的差异会形成带有棱角的初始形状,融化凝结的过程促进了体型的增长,而在这一阶段,也是冰晶在消耗水汽的过程,所以,越靠近冰晶的地方,水汽越稀薄,过饱和度也会随之降低,从而就会形成冰晶附近水汽密度的差异,而密度的差异又会影响到水汽的空间运动,当水汽因为密度差异而不断向冰晶移动时,首先触碰到冰晶棱角和突出的部分瞬间产生凝华并迅速增长,这一过程中便形成枝杈状,而反复的过程中,枝杈又会形成类似的小枝杈 。
这个过程会反复很多次,而在反复的过程中,冰晶的重量会因为水汽和蒸发水滴的加入而不断增加 。当小冰晶的重量大于当时空气的阻力和浮力时,便会落到地面,也就是我们所看到的下雪的现象 。
我们所看到的雪是在冰晶之间不断的碰撞和挤压以及不断凝华的过程中形成的,也可以称为是受完美力学的控制作用,所以就想所有的力都存在着水汽、气压等种种因素的印象,即使每一片雪花非常相似,但实际上都不会一样 。
推荐阅读
- 什么是所知障
- NBA单场得分记录者是谁
- 比萨斜塔之所以是倾斜的,意大利比萨斜塔为什么是斜的
- win10怎么开启屏幕键盘
- 龙卷风属于多少级风
- 怎么样戴耳机才是正确的,空气导管耳机的正确佩戴方法
- 浴球的挑选方法是什么
- 晚上喝酒朋友圈说说
- 干饭人是什么意思? 干饭人是什么意思什么梗
- 2022年5月31日是装修吉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