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什么说汉中“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对汉中富户做了什么

曹操为什么说汉中“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对汉中富户做了什么?
在回答时,首先要了解一下汉中这个地方在陕西的地理位置 。汉中在陕西的西南部,东临安康市,西接甘肃,南邻川蜀,北有秦岭 。秦岭,是中国气候和地理的分界线,分水岭 。山高路险,故《史记》言“秦之大阻也”,如同一个巨大的屏障 。东西横贯八百余里,南北绵亘四百余里 。翻越秦岭有四条道通往巴蜀,必经汉中,都是在高山、峡谷、溪流之间跨越,很多地方必须假设栈道才能通过 。行军翻越秦岭,最快也要七天时间 。诸多史籍皆有祥载其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陈仓道等军战之事 。如果在四条道口四方关隘要地驻劄重兵守护,加之树林层列,路道崎岖,“一夫当关,万人莫御,真四面险阻之奇观也 。”汉中自然就成了“天府之国,兵家必争地”了 。
汉中争霸战是汉末三国时期,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的战争 。此战由刘备从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发起,至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五月结束,战争持续近两年之久 。交战双方主帅分别为刘备、曹操 。刘备方参战将领主要有张飞、马超、赵云、黄忠、法正、黄权等,曹操方参战将领主要有夏侯渊、曹休、曹真、曹洪、张郃、徐晃、郭淮等 。根据《三国演义》的说法,汉中之战是刘备一方在战略上取得了先机,再加之有诸葛亮使妙计(以愚人说不算妙计,手段拙劣),半夜擂鼓吵得曹操睡不着觉;黄忠斩了夏侯渊,张飞大败张郃,赵云空营迎敌,吓得曹军自相践踏……最后,魏延还一箭射中曹操面门,使得老曹两颗门牙俱损 。曹操正在进退两难之际,才有了“食鸡肋”之憾叹!
恰在这个时候,北方的乌桓作乱,令曹操不得不分兵平叛;孙权也率江东军主力北上攻打合肥,迫使曹操进一步分兵 。曹操只得放弃汉中,还军长安 。汉中之战以刘备的胜利而结束 。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操撤出汉中时,曾问计于张既,张既建议曹操搬空汉中人口到长安及三辅(三辅,又称“三秦”,京兆、左冯翊、右扶风三个地方为三辅) 。刘备占据汉中阳平关后,大军逼近武都,曹操依张既之计,迁汉中十万人到关中,可劝氐人迁出,到粮食充裕的地方避敌 。并且对先至者予以重赏 。如此氐人必争相赶往 。曹操依计行事,派张既厕武都,徙氐人五万余至扶风、天水两郡定居 。
《三国志.魏略.武帝纪》:“从征张鲁,别从散关入讨叛氐,收其麦以给军食 。鲁降,既说太祖拔汉中民数万户以实长安及三辅 。其后与曹洪破吴兰於下辩,又与夏侯渊宋建,别攻临洮、狄道,平之 。是时,太祖徙民以充河北,陇西、天水、南安民相恐动,扰扰不安,既假三郡人为将吏者休课,使治屋宅,作水碓,民心遂安 。太祖将拔汉中守,恐刘备北取武都氐以逼关中,问既 。既曰:“可劝使北出就谷以避贼,前至者厚其宠赏,则先者知利,后必慕之 。”太祖从其策,乃自到汉中引出诸军,令既之武都,徙氐五万馀落出居扶风、天水界 。”
曹操这么做,给后来诸葛亮伐中原增加了极大的难度,汉中人口少了,军资征调困难,诸葛亮终因后勤保障不济而退军,伐魏功败垂成 。

曹操为什么说汉中“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对汉中富户做了什么

文章插图

曹操为什么说汉中“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对汉中富户做了什么

文章插图

曹操为什么说汉中“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对汉中富户做了什么

文章插图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出予三国演义中 。
曹操与刘备对垒于汉中, 两军相持不下 。曹操见连日阵雨,粮草将尽,又无法取胜,心正烦恼 。这时士兵来问晚间的口令,曹操正呆呆看着碗内鸡肋思想进退之计,便随口答道:鸡肋!当“鸡肋”这个口令传到主簿杨修那里,这家伙自作聪明,怂恿兵士们收拾行装准备撤兵 。兵问其故 。杨修说:鸡肋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 。今丞相进不能胜,恐人耻笑,明日必令退兵 。于是大家都相信了 。这件事被曹操知道了,曹操便以鼓惑军心之名砍了杨修的头 。这便是关于鸡肋的典故 。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意思是吃起来没有什么味道,扔掉又有点可惜 。比喻事情进行下去没多大必要,就此放手又舍不得 。也形容进退两难,犹豫不决,无可奈何 。
【曹操为什么说汉中“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对汉中富户做了什么】出自《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