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的区别,间接故意和过失的区别举例说明

间接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的区别

间接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的区别,间接故意和过失的区别举例说明

文章插图
间接故意是在预见到危害结果可能发生,采取的态度是放任,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漠然,认为发生危害结果也无所谓,采取这种放任的态度,漠视危害结果的发生,就是间接故意 。
而过失犯罪是预见到危害结果可能发生,但是轻信可以避免 。在主观上,不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 。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跟间接故意的区别主要是对损害结果发生的态度不同,过失犯罪是对损害结果持否定态度的 。
二者的区别就在于主观上对危害结果的态度不同 。由于这种态度的不同,对社会的危害就不同,所以,在量刑上过失犯罪就比间接故意轻一些 。
【法律依据】
《刑法》第十五条: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
间接故意和过失的区别举例说明法律分析:过失与间接故意的相同之处在于:两者都预见到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但主观上都不是希望危害结果发生 。不同之处在于:过失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是不希望,间接故意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或不发生都不存在希望 。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五条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
间接故意与疏忽大意过失的区别间接故意与过失的区别为行为人的主观心理状态不同;量刑上不同,间接故意的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过失犯罪只有在我国法律上有明确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
过失和故意犯罪的区别我国刑法对过失犯罪和 间接故意犯罪 做了不同的量刑标准,对间接故意犯罪科以较重的处罚,而对过失犯罪,量刑就相对轻些但是,往往在司法实践中,容易混淆 。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个货车司机,在上路前,发现刹车有问题,认为自己注意点就不会出事,就驾车上路了,结果,由于刹车不灵,发生车祸,造成一死两伤 。该司机,是间接故意犯罪,还是过失犯罪间接 故意和过失 的相同之处:二者都是预见到了危害结果可能发生 。不同点是:间接故意是在预见到危害结果可能发生,采取的态度是放任,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漠然,认为发生危害结果也无所谓,采取这种放任的态度,漠视危害结果的发生,就是间接故意,而过失犯罪是预见到危害结果可能发生,但是轻信可以避免 。在主观上,不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 。二者的区别就在于主观上对危害结果的态度不同 。由于这种态度的不同,对社会的危害就不同,所以,在量刑上过失犯罪就比间接故意轻一些 。从这个案例的情况分析,该司机不希望危害结果发生,轻信事故可以避免,因此应当是过失犯罪 。
过失犯罪和间接故意犯罪的区别一、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指在过失心理支配之下实施的、根据刑法的规定已经构成犯罪的行为 。犯罪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的心理态度 。犯罪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两种类型 。
二、间接故意犯罪:
其有以下几种解释:一,是明知其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二,是明知其行为可能会发生某种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三,是明知其行为可能引起某种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有意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 。因此,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换而言之,预见到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而加以放任,就是间接故意 。
三、间接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的区别:
间接故意和过失的相同之处:二者都是预见到了危害结果可能发生 。
不同点是:间接故意是在预见到危害结果可能发生,采取的态度是放任,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漠然,认为发生危害结果也无所谓,采取这种放任的态度,漠视危害结果的发生,就是间接故意,
而过失犯罪是预见到危害结果可能发生,但是轻信可以避免 。在主观上,不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 。
二者的区别就在于主观上对危害结果的态度不同 。由于这种态度的不同,对社会的危害就不同,所以,在量刑上过失犯罪就比间接故意轻一些 。
根据题目,你弟弟在本案中应该属于共同犯罪里的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你弟弟16岁已经是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应以抢劫罪承担刑事责任,但介于他是从犯在量刑上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间接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的区别,间接故意和过失的区别举例说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