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之空城计,三国演义小品空城计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所虚构的空城计故事,脍炙人口,妇孺皆知,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它甚至被兵家当作空城计的典型、样板 。戏剧舞台上也久演不衰 。然而,在历史上并无其事,它是小说家的虚构 。易中天先生在《品三国(一)大江东去》、《心平气和说空城》中,一再谈到《三国演义》所描写的空城计“ 不符合事实,也不符合逻辑”,“于理不合” 。
《三国演义》是文学作品,诸葛亮的空城计是以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为背景,郭冲三事的传说和历史上真实的空城计事例为素材,经过艺术加工和巧妙构思,创作而成的 。在历史上并无其事,我们只要对照一下《三国演义》的描写与史书的记载,就完全清楚了 。根据《三国演义》的描写,空城计是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街亭失守之后,司马懿率领大军兵临西城的情况下,诸葛亮被迫采取的无奈之举,它显然经不起史实的检验 。
根据《三国志》的《诸葛亮传》、《张郃传》、《王平传》、《马谡传》的有关记载,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简单过程如下 。公元228年,诸葛亮亲率大军进军祁山,魏派遣大将张郃率军五万抵御 。诸葛亮用马谡为先锋督诸军为先锋,在街亭与张郃相遇,被张郃打败,众尽星散 。马谡的副将王平所领千人,鸣鼓自持,魏将张郃疑伏兵,不敢进逼 。诸葛亮迁徙西县民千户,撤回汉中,王平收合了散兵,也率将士返回汉中 。第一次北伐无功而返 。从以上事实我们可以看出,《三国演义》描写的空城计与事实不符 。第一,人物不符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魏方的主将是张郃,不是司马懿 。第二,地点不对 。诸葛亮驻军在祁山,不在西城;一个在甘肃,一个在陕西 。第三,情节不对 。马谡被打败后,其副将王平用疑兵计阻止了张郃的进攻,使诸葛亮能够坦然的迁徙大量民户撤回汉中,根本没有遇上魏国的敌兵,何来空城计?
诸葛亮曾经发动过五次伐魏战争,哪一次也没有空城计的纪录 。说它 “不符合事实”,没有争论 。长期以来,由于历史知识的缺乏,不少人误把《三国演义》当历史,为了普及历史知识,帮助一些人正确认识《三国演义》与三国历史的区别,易中天先生反复强调诸葛亮的空城计不是事实,有其必要 。但是,说它在情节上“不合逻辑”、“于理不合”,则未必恰当 。
易中天先生在说明诸葛亮的空城计 “不合逻辑”、“于理不合”时,在《品三国(一)大江东去》中提出了三条理由 。后来,在《心平气和说空城》中又重复了这三条:第一,“司马懿不敢进攻,无非是害怕城中有埋伏 。那么,派一队侦察兵进去看看,行不行?” 第二,“司马懿‘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距离应该不算太远,那么,派一个神箭手把诸葛亮射下城楼,来他个‘擒贼先擒王’,行不行?” 第三,“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当时司马懿的军队有十五万人,诸葛亮只有二千五百人 。总之是敌众我寡 。那么,围他三天,围而不打,行不行?何至于掉头就走呢?”如果说易中天先生为了增加讲课的趣味性,在指出诸葛亮的空城计不是历史事实后,逗个乐儿,这样讲也未尝不可;但是,易中天先生不是逗乐儿,它是严肃认真地提出了一些辨别空城计的标准 。易中天先生不仅用三条证明文学作品《三国演义》中的空城计不合逻辑,还拿三条对照历史上真实的空城计,在《心平气和说空城》一文中,他逐条对照,说明曹操的空城计是合情合理、真实可信的 。依照易中天先生的意见,在空城计中,如果具备条件,就应该采取他所设想的三项计策;否则,就是“不合逻辑”、“于理不合” 。我认为,这种理论难以成立 。遇到空城计的情况,领兵主帅如果是个粗鲁莽撞的人,它可能冲进去;如果是个多疑主观的人,他就可能决定撤军;如果是个细心稳重的人,他就可能进一步观察,或者采取意中天先生的那些措施 。合不合乎情理,要看符不符合带兵将领的性格特征 。《三国演义》所描写的空城计,是否与司马懿的性格特征相悖,使读者感到“与理不合”呢?下面我们结合罗贯中所描写的空城计故事情节,仔细体会司马懿的中计过程,试做分析 。
在诸葛亮完成空城计的各项部署之后,司马懿大军向西城蜂拥而来 。司马懿前军哨先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 。” 司马懿听后,“笑而不信”,止住军队,自己飞马前去观察 。当他“远远望之”,亲眼看到“如此模样”后,“大疑” 。这时,司马懿有何心理活动?作者通过司马懿与司马昭的对话,孔明与众官的对话,告诉我们,司马懿根据孔明的性格特征,由大疑而断定:“必有伏兵”,既然断定“必有伏兵”,还有什麽必要再侦察呢 。他这时最担心的是怕陷入孔明的圈套,因此便马上回到中军,非常果断地命令撤军 。这时,司马昭怀疑是空城计,说:“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父亲何故便退兵?”面对司马昭的怀疑,司马懿作何反应?他说:“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 。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 。吾兵若进,中其计也 。汝辈岂知?宜速退 。” 生性多疑的司马懿认定必有埋伏,根本听不进去司马昭的怀疑,他当时最担心的就是陷入伏击之中,因此,主张“宜速退”,哪里还敢在此滞留,围他三天呢!对于一个患有严重多疑症的司马懿来说,为避免遭受突如其来的伏击,断然决定撤兵,是非常合乎情理的事情,怎麽能说不合情理呢!他望武公山小路撤退时,忽闻山坡后“杀声震天,鼓声震地”,他还感到非常非常侥幸,说道:“吾若不走,必中诸葛亮之计矣!”还庆幸自己判断的正确,担心中伏而立即撤兵,不是非常的自然,十分的合乎情理吗?
根据作者的创作意图,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抓住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典型性格特征,认真品读《三国演义》中空城计的故事,使人们感到合情合理,真实可信;毫无不合逻辑、于理不合之感 。当然,名人大都有自己独到的观点,罗贯中有罗贯中心目中的司马懿,意中天先生有意中天先生心目中的司马懿,各有千秋,可以共存;大可不必要求作品中的司马懿,按照自己心目中的司马懿去行动;否则,即扣以不合逻辑、于理不合的帽子 。
在现实生活的空城计中,或曰在历史真实的空城计中,也很少遇到过意中天先生的所设三策 。就拿意中天先生所说的曹操的空城计来说,意中天先生认为不具备围城、射王的条件,但吕布既然怀疑大堤、树林有埋伏,派侦察兵进林、进堤去看看总是可以吧,吕布并未如此办理 。按照意中天先生的说法,曹操与吕布在钜野诚外的这场战斗,是分两个阶段的 。第一天是空城计,第二天是伏击战 。意中天先生为了说明吕布曾有侦察的情节,说吕布曾“令轻兵挑战”但是,意中天先生自己也承认,那是第二天的事情,不是发生在第一天的空城计中;再说,“挑战”是“侦察”吗?
我们再举张守珪的空城计为例:开元十五年九月,吐蕃陷瓜州城,“尽取城中军资及仓粮,仍毁其城而去 。”闰月,新任瓜州刺史张守珪“督余众完故城,板筑方立,虏奄至,众失色 。守珪曰:‘疮痍之余,须权以胜之 。’遂置酒城上,会诸将做乐,虏疑有备,不敢攻,引去 。守珪纵兵击败之 。”这件事情在正史和《资治通鉴》中都有记载,应该真实可靠 。他的主要情节与诸葛亮的空城计非常相似,被毁城墙的缺口尚未堵上,张守珪并未在缺口处部署士兵把守,而是将众将招于城上,饮酒作乐 。敌将并未令神箭手射杀张守珪,也没有派察兵进城以探虚实,能说不合情理吗?能说不是事实吗?
【三国演义之空城计,三国演义小品空城计】除以上二例外,在历史上其他一些空城计的实例中,我们看到其最基本的特征是,施计者虚以示虚,中计者疑而退兵 。不见有疑而探之,疑而射之,疑而围之这些情况 。意中天先生所提出的反空城计的三项计策,不是在掌握大量空城计实例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共同规律,经不起实践的检验 。如果按照意中天先生的三条去对照,恐怕历史上真的就没有空城计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