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古诗有哪些(和端午)
![端午节的古诗有哪些和端午,和端午节有关的古诗有哪些](http://imgsh.easyfang.com/230609/121A11346-0.jpg)
文章插图
关于端午节的古诗有:
1、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
2、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
3、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
4、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
5、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
6、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 。
和端午节有关的古诗有哪些和端午节有关的古诗如下:
1、《端午帖子词二十首皇帝合六首天清槐露浥》(宋朝)欧阳修 。
天清槐露浥,岁熟麦风凉 。五日标嘉节,千龄献寿觞 。
2、《端午帖子太上皇后阁对席瑶池宴》(宋朝)周必大 。
对席瑶池宴,凭栏竞渡船 。薰风清漏坐,钩月夕侵筵 。
3、《端午内中帖子词皇帝阁采丝缠粽动嘉辰》(宋朝)王珪 。
采丝缠粽动嘉辰,浴殿风生画扇轮 。拂晓千门放金钥,玉阶还有谢衣人 。
4、《淑妃阁端午帖子宴寝奉朝鸣采玉》(宋朝)夏竦 。
宴寝奉朝鸣采玉,良辰袭庆表长丝 。仰承中壶垂芳裕,永播周南逮下诗 。
![端午节的古诗有哪些和端午,和端午节有关的古诗有哪些](http://imgsh.easyfang.com/230609/121A15D8-1.png)
文章插图
端午的多个名称由来:
1、龙日节龙是古代吴、越地区先民的原始信仰,源自天象崇拜 。东方苍龙七宿,春季于东方抬头,夏季于南方腾升,秋季于西方退落,冬季即隐没于北方地平线下 。《易乾》爻辞中所言的“龙”,实质是对苍龙七宿一年四时运行的阐发 。仲夏端午,是龙飞天的节日 。端午时苍龙的主星“大火”(心宿二)高悬正南中天,龙气(阳气)旺盛 。
![端午节的古诗有哪些和端午,和端午节有关的古诗有哪些](http://imgsh.easyfang.com/230609/121A11L5-2.png)
文章插图
2、浴兰节端午时值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节,而端午日是草木药性在一年里最强的一天,这天采的草药治皮肤病、去邪气最为灵验、有效 。民间有在端午采草药煲水沐浴的习俗,故称浴兰节 。汉代《大戴礼》云:“午日以兰汤沐浴” 。
端午节的古诗有哪些一二年级端午节古诗四句如下:
1、《同州端午》
殷尧藩 〔唐代〕
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
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
译文:白发垂到了肩膀一尺之长,已经在异乡过了三十五个端阳了 。小孩子见了很高兴又很惊讶,却问哪个方向是故乡?
2、《午日处州禁竞渡》
汤显祖 〔明代〕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
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
译文:我刚刚从莲城踏青回来,只在家置备了菖蒲、竹叶青酒,我觉得这样就可以过端午了 。我明知屈原不是沉溺在我们的瓯江,何必要劳民伤财以如此豪华的龙舟竞渡来凭吊屈原呢?
3、《己酉端午》
贝琼 〔元代〕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
译文:端午突遇风雨天气昏沉阴暗,汨罗江上无人凭吊逝去的屈原 。盛开如火的石榴花好像也在笑话我,陶渊明即使不喝酒,也一样仰慕屈原卓然不群的清醒 。
![端午节的古诗有哪些和端午,和端午节有关的古诗有哪些](http://imgsh.easyfang.com/230609/121A13U2-3.png)
文章插图
4、《和端午》
张耒 〔宋代〕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
译文:龙舟竞赛是为了悲悼屈原的千载冤魂,但是忠烈之魂一去不返 。国破身死后现在还有什么呢?只留下千古绝唱之离骚在人世间了!
5、端午日赐衣
杜甫 〔唐代〕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
译文:端午佳节,皇上赐予名贵的宫衣,恩宠有加 。香罗衣是细葛纺成,柔软得风一吹就飘起,洁白的颜色宛如新雪 。来自皇天,雨露滋润,正当酷暑,穿上它清凉无比 。宫衣的长短均合心意,终身一世承载皇上的盛情 。
关于端午节的古诗有哪些端午节,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 。历代诗词中有不少贺端午的诗词佳作,下面就整理了一些描述了端午景象,缅怀古人的诗词:
一、古人眼中的端午景象:
宋代诗人陆游在《乙卯重五诗》是这样描写端午的: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
这首诗具体描写了当时人们在端午节这天的生活习惯,平淡的闲言琐事在诗人的笔下变得瑰奇纯粹 。
这首诗的意思是端午节到了,火红的石榴花开满山村 。诗人吃了两只角的粽子,高冠上插着艾蒿 。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 。忙完了这些,已是太阳西斜时分,家人早把酒菜备好,他便高兴地喝起酒来 。
在南宋代诗人张孝祥笔下《点绛唇》中的端午则是这样的:
萱草榴花,画堂昼永风清暑 。麝团菰黍 。助泛菖蒲醑 。
兵辟神符,命续同心缕 。宜欢聚 。绮筵歌舞 。岁岁酬端午 。
张孝祥笔下的端午节是色彩缤纷,热闹欢快的,把端午当天的景色,饮食和宴会都描写的无比美好 。
这首诗的写的是萱草满地,榴花红艳,敞亮的庭院房间,白天绿荫满院,风消暑气 。甜美的汤圆粉团,青绿可口的粽子,还有解渴解暑的菖蒲酒 。身上挂着香囊神符,臂上戴着五彩丝缕,大家欢聚一起,互相祝福健康美好盛大的宴席上,有歌舞助兴,年年好个端午佳节 。
![端午节的古诗有哪些和端午,和端午节有关的古诗有哪些](http://imgsh.easyfang.com/230609/121A1J44-4.png)
文章插图
二、关于端午节第一个就会想到肯定是爱国诗人屈原,而古代在端午诗歌也会缅怀屈原 。
宋代诗人张耒在《和端午》中是这样缅怀屈原的: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
作者从端午竞渡纪念屈原的千载冤魂说起,虽然忠烈之魂一去千载哪里还能回还啊,国破身死的屈原现在还能有什么呢 。只留下千古绝唱之离骚在人世间了 。
在元代诗人袁易的《重午客中》中是这样写的:
往恨湘累远,他乡楚俗同 。流传存吊祭,汩没见英雄 。
竹叶于人绿,榴花此日红 。未须嗟旅泊,吾道岂终穷 。
这首诗歌描写了袁易对爱国诗人的惋惜之情,希望自己也能和屈原一样为了民族大义奋不顾身 。
这首诗歌的意思是作者从前总很湘江太远,无法亲自祭拜屈原,但是我在漂泊之中,看到了端午节和楚国一样的风俗 。人们也在水边祭祀屈原,在国家败落的时候,也涌现了很多铁骨英雄 。
今天是端午,我看到竹叶向着人,四季常青,我看见石榴花在眼前特别鲜艳 。我不需要感叹自己旅途漂泊,因为我走的是一条有着无限希望的大道,那条路,就是像屈原一样,将爱国进行到底,这条路不会有尽头,也永远没有尽头,因为民族是存在和向前的 。
这是一个爱国者在历史和现实中清醒清晰的定位 。他的心像石榴花一样鲜艳,致敬屈原,致敬宋国 。
唐代诗人文秀的《端午》是这样写的: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
诗人感叹世道的不公平,如此大的江水却洗不清爱国忠臣的冤情 。
这首诗的意思是节气中端午节的来历是因谁开始的,自古以来传闻是为了纪念屈原 。只能嘲笑楚江尽管空阔浩渺,也不能洗刷尽忠臣的冤情 。
![端午节的古诗有哪些和端午,和端午节有关的古诗有哪些](http://imgsh.easyfang.com/230609/121A14357-5.png)
文章插图
三、古诗里也描述了很多古人在过端午节的时候的风俗和热闹的活动的 。
在唐代诗人卢肇笔下端午节赛龙舟的景象,《竞渡诗》: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
这首诗描绘了端午时节龙舟赛上,鼙鼓初击,兽头吐威,万人助喊,多船竞发的动人场景 。
这首诗歌的意思是在石溪住久了开始思念端午时节的场景,在驿馆楼前观看开始行动的时机 。鼙鼓初击时似雷声,兽头吐威,万人冲破齐声呼喊,跳跃着的浪花与飞鸟争先恐后 。多条船像龙一样的向前冲去,果然获得了锦标归来 。
唐代诗人陈义在《菩萨蛮·包中香黍分边角》 中描述了包粽子,佩戴五色丝线,挂菖蒲的小习俗:
包中香黍分边角,彩丝剪就交绒索 。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 。
这首诗记录了作者在端午时节包粽子和编织五彩丝线小习俗,而所编织的彩线的来历是古代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所以在端午节佩戴五色丝线以辟邪 。门口挂菖蒲也是古代端午小习俗,因为菖蒲作为“天中五端”之首,它的叶子形状非常像是古代的宝剑,所以在民间过去也称它为“水剑”,说它能“斩千邪” 。端午节期间把菖蒲悬挂在家门口,既能驱邪避害 。
![端午节的古诗有哪些和端午,和端午节有关的古诗有哪些](http://imgsh.easyfang.com/230609/121A1G19-6.png)
文章插图
宋代诗人苏轼的《六幺令·天中节》中,则是一幅幅生动的民俗风景画: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 。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 。
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 。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 。
苏轼在这首端午的诗中,描绘端午的习俗:童之臂、门之艾、菖蒲之剑、风筝漫舞、对酒当歌、龙舟竞发、诵君之赋,哪个不是美轮美奂的图画?
这首诗的意思是旧时人们用绫罗布帛等制成小虎形,缝缀儿童臂上,认为可以避恶消灾 。将青翠的艾叶悬于堂中,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以辟邪驱瘴,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天上的纸鸢在飞舞,粽叶香飘十里,用樽装酒水吃着肉 。江面上龙舟竞发,彼此呐喊助威,还有一些人在江边悲壮地大声吟诵屈原的《离骚》!
![端午节的古诗有哪些和端午,和端午节有关的古诗有哪些](http://imgsh.easyfang.com/230609/121A13R5-7.png)
文章插图
为了更好了能理解这些古诗词,下面介绍一些关于端午节的小知识: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 。端午节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 。
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跳汨罗江自尽,后人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由于端午日天地纯阳正气汇聚最利辟阴邪以及这天的草药神奇特性,因此自古传承下来的很多端午习俗都有辟阴邪与祛病防疫内容,如挂艾草、午时水、浸龙舟水、拴五色丝线辟邪以及洗草药水、薰苍术祛病防疫等等习俗 。
【端午节的古诗有哪些和端午,和端午节有关的古诗有哪些】
推荐阅读
- 如何证明开发商提供的是格式条款
- 郭姓女孩牛年起名大全 有内涵的郭姓女孩名字
- 伤感寂寞思念说说
- 金针云耳绍菜汤的做法 金针云耳绍菜汤的烹饪方法
- 必须重置网络配置的解决办法 win10千万不要重置网络
- 一分二的利息怎么算 一分二的利息就是1.2%
- 生抽是什么材料做的
- 论语中关于诚信的格言
- 硬盘转速快有什么用的
- 母亲节一首歌,献给伟大的母亲,母亲节祝福母亲的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