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里的杨修该不该死

从三国演义里来杨修的所做所为来看,杨修死的不冤 。
众所周知,三国里曹操是跟爱才的,很多敌方的优秀人才都被曹操拉拢过来了,比如张辽徐晃张颌等,这些人都能为了曹操出生入死,而杨修也算有才之人,可曹操为什么不赏识他呢,最后还除掉了他,这是为什么呢?我的看法是杨修才华过于外露,而且杨修干预了曹操立储,在曹操儿子中搞站队,这无疑是触犯了曹操的底线 。
杨修的才华不容置疑,要不然也不能呆在曹操身边,可是当时曹操帐下人才济济,杨修和荀彧程煜他们比起来无论是战功还是资历都差很多,杨修也知道这一点,所以杨修选择了投机曹操的儿子,当时曹操已经年老,开始考虑选接班人了,杨修就选择了曹值,当时曹值才高八斗,可是曹值好酒,论玩政治肯定不是杨修对手,在曹操考核曹丕曹值时,杨修参与其中也曹值出主意,曹操知道后大怒,因为曹操知道要真传位于曹值,那将来大权肯定旁落于杨修,这杨修野心也太大了,曹操做为一代枭雄岂能容他,所以最后借口鸡肋除了杨修 。
杨修其实算不上是政治家,也没有大智慧,也就是有点小聪明,但是在曹操面前玩心眼,杨修是自寻死路 。
杨修 为人恭敬,学问渊博,极聪慧 。从描述上来看似乎并没有负面评价 。因为这是我们作为后世人或者说局外人的角度给他的评价 。
而在曹操的角度,其实杨修就无法如此全面的展露自己的优秀表现 。曹操曾在和杨修父亲杨彪信中说 足下贤子,恃豪父之势,每不与吾同怀,既欲直绳,顾颇恨恨 。所以在曹操看来杨修是个和自己不同心的人,想要纠正他时候,却得到他的嫉恨 。
而在小说《三国演义》中杨修的作死故事更多,其中一合酥、阔门事件、梦中杀人 鸡肋事件,都是杨修一步步作死心路 。
曹操长期在立嗣上犹豫 。自己儿子形成了拥护曹丕和拥护曹植的两个派系 。其中拥护曹植的杨修是个智谋过人的谋臣,同时又是曹操的主簿,对曹植争夺世子地位十分有利,在他出谋画策之下,曹植在这场争夺战中占据先机,有多次机会能当上太子 。在夺嫡问题上杨修从中兴风作浪,曹操毫无疑问地加重对杨修的怨恨与猜忌 。
续汉书 有白修与临淄侯曹植饮醉共载从司马门出,谤讪鄢陵侯彰 。太祖闻之,大怒,故遂收杀之 。杨修极聪明,但是却对自己太自负,参与司马门事件,犯了曹操的大忌,结果曹植也因此太子之位无望 。
可以说杨修是从先天到后天都让曹操一步步的加重了曹操对他的嫉恨使得曹操欲杀之而后快的人,所以对曹操而言,杨修该死 。甚至即便是历史走向来看,即使有杨修,也不一定对曹魏有益 。
【三国演义里的杨修该不该死】

三国演义里的杨修该不该死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