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因素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因素

文章插图


对于下半年的猪肉需求,受季节性原因影响,下半年的需求会比上半年好,主要是秋冬季节,天气转凉,有利于猪肉食品消费;还有就是,下半年的传统节假日多,中秋、国庆、元旦等备货需求提高 。


预计9-12月生猪消费将出现供需两旺局面,猪肉价将小幅上涨,最高可达到25-26元/公斤 。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因素

文章插图
对于这个数据,肯定离不开我们消费者对猪肉的高需求啦 。
那么,你喜欢吃猪肉吗?借着今天这个话题,我们来聊点“猪”的文化 。
在世界很多国家,猪肉都是餐桌上的必备食物,可以说,大多数人的生命都少不了猪 。但是呢,在另一些文化中,比如伊斯兰教和犹太教,是不允许吃猪肉的 。这是为什么呢?仅仅只是因为信仰的差别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要从人和猪之间的漫长关系说起 。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猪在人们眼中的形象也发生了各种各样的变化 。一些文化认为猪不可或缺,是很好的食物来源,另一些文化觉得猪很肮脏,污秽不堪,不适合人类食用 。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因素

文章插图
这是为什么呢?


追溯到远古时期,在公元前大约1万年的时候,人类开始定居,跟他们一起住下来的还有家猪 。要说人跟猪之间的联系,其实一直以来都很紧密,人类定居后,有了固定的社区,猪对人就更重要了 。


在世界各地的几个远古村落遗址中,都发现了人类和猪的遗骨 。在土耳其东南部的赛米遗址,研究者们发现所有的猪骨头都来自年龄不到一岁的猪,这说明它们是被人类宰杀吃了 。


不过,对家猪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它们不仅仅是肉食的来源,还是村里的清道夫,剩菜剩饭、日常垃圾,统统都被猪清理得干干净净 。有证据显示,远古人类因为没办法处理垃圾,一到垃圾堆得不能再堆的时候,就得搬到别的地方住 。你想想,几个月就要搬一次家得多麻烦啊,好在,有了猪这种移动垃圾处理站,人们就不用老是搬家了 。


1.由于地位和宗教原因,许多有钱人开始不吃猪肉


虽然猪既能给人类提供食物,又能帮着清理垃圾,人不是得很感谢猪吗?很可惜,在人的眼中,猪从来都不是什么值得尊重的动物 。


在中东地区,随着文明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当地的气候并不适合养猪 。我们知道,中东地区,气候干燥,气温又高,动物要想生存,必须在这种又干又热的环境中走很远才能找到食物,猪呢?天性喜欢阴凉,吃得又多,生存在那里简直就是折磨 。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因素

文章插图
同时,社会的上层人士开始拒绝猪肉 。像当官儿的和神父之类的有钱人,为了显示身份,偏偏要享用穷人吃不起的牛羊肉 。猪,自然就身受富人鄙视了 。不过,猪也并没有就此消失,相反,它们用最擅长的技能活了下来——吃垃圾 。
这下穷人可开心了,吃垃圾都能长大的猪,自然价格便宜,平时吃不起肉的人家这下也有好东西吃了 。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因素

文章插图
然而,就是因为猪不挑不拣,什么都吃,也包括人类的尸体和粪便,让人们对猪的印象越来越差 。在古埃及和两河流域的文明中,吃猪肉是严重的禁忌,谁要是吃了猪肉,就会被看作是不纯洁的、肮脏的 。牛吃草,而猪吃牛粪,可想而知,当时的人会觉得牛肉很干净,猪肉很肮脏 。


后来,犹太人甚至在圣典《托拉》中明令禁止吃猪肉,这条规定带来的影响更加深远 。不论走到哪儿,犹太人都会奉行这条规定,它甚至还影响到了另一个宗教——伊斯兰教 。到今天,全世界一共有1400万犹太人和16亿穆斯林不吃猪肉 。


难道猪的名声就只能这样遗臭万年了吗?在古罗马和古希腊,猪的地位出现了转机 。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因素

文章插图
2.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给了猪重生的机会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呢?对,就是那个最早提出“体液学说”的古希腊医生 。不过你知道吗,他还认为猪肉是所有肉之中最好的肉 。


古希腊人有着自己的一套文化和饮食习惯,随着亚历山大大帝和他的继承者们征服大片欧亚大陆,这些文化和习惯也被广泛传播到了各个国家 。


就拿安条克四世来说,他在攻占耶路撒冷之后,要求所有人平起平坐,还强迫犹太人放弃他们不吃猪肉的传统 。根据《玛加比二书》记载,当时德高望重的犹太知识分子以利亚撒,被安条克四世的官员逼着吃猪肉,以利亚撒宁死不屈,把猪肉全吐了出来 。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因素

文章插图
在古希腊人之后,热爱美食的罗马人当然也不会放过好吃的猪肉 。在拉丁语中,跟猪肉有关的词,比其他任何肉都要多,比如说,卖活猪的人、卖新鲜猪肉的人、卖猪肉干的人,还有卖火腿的人,描述这几种人都有各自不同的单词 。


对古罗马的统治阶级来说,食物不仅重要,它还是笼络民心的一大因素 。奥古斯都皇帝决定给民众提供免费的粮食和面包,后来到了公元270年,奥勒利安皇帝决定把猪肉也加进免费食物的行列 。


全国上下这么多人都能白吃,哪来这么多食物呢?为了提供足够的粮食和猪肉,古罗马人建立起了世界上最发达的农业贸易体系 。虽然古罗马的农业一开始可以自给自足,但随着人口增加,东西不够吃,挨饿的人越来越多,于是他们开始从埃及、西班牙和叙利亚等地进口粮食、橄榄油和腌肉 。当时,罗马75%的食物都靠进口 。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因素

文章插图
由此可见,从古希腊到古罗马,猪在人们的生活中继续保持着重要作用 。到了近代,猪依然在人类社会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其实,要不是哥伦布最早把猪带到了新大陆,人们可能永远不能在那儿定居 。这是怎么回事呢?


3.猪在人们探索美洲大陆过程中的起了重要作用


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的故事,我们都不陌生,不过他成功的背后还少不了一个功臣,那就是猪 。


当时,包括哥伦布在内的西班牙探险者把各种动物带到了美洲,然而,没有一种能像猪一样繁荣兴旺 。比如说,牛需要时间去适应新的气候,甚至经过了好几代才真正安顿下来,只有猪,就跟老鼠一样,到哪儿都能生存,没过多久就完全适应了新环境 。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因素

文章插图
自从踏上新大陆的那一刻起,猪就做好了吃和繁殖的准备 。它们繁殖的速度实在惊人,这么一来,欧洲移民就有吃不完的猪肉 。当时,人们会把几只猪放到荒无人烟的小岛上,任由它们繁殖 。探险者们一般不能杀猪,但是如果猪足够多,他们就可以想拿几只就拿几只,只要保证留下一对来继续繁殖就行 。


也就是说,猪保证了西班牙探险者的食物供给,让他们在旅途中不饿肚子 。当然了,英国殖民者也离不开猪的帮助 。


对早期殖民者来说,猪是最理想的食物 。不像大多数其他动物,猪不需要太多照顾就能长得很好,在一开始农场人手不足的时候,猪给人们省了不少劲儿 。然而,这些猪可不是一般的猪,就是西班牙人最早从加勒比海地区带来的丛林猪 。事实证明,这些猪在美国殖民地也能活得很好 。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因素

文章插图
就这样,猪在新大陆上随意漫步,大量繁殖,在困难时期给殖民者们提供了充足的肉食 。不管是什么样的生活环境,猪似乎都能轻松适应,当殖民地慢慢发展成了城市,猪又有了新的用武之地 。具体是什么呢?


4.随着城市发展,猪成了垃圾处理的新方式


我们之前说过,猪吃东西不挑不拣,既帮助村庄保持干净,也让它们在一些文化里成了负面形象 。不过到了19世纪末,猪什么都吃的特性又要派上用场了 。


随着城市迅速扩张,猪成了长着四条腿的垃圾处理机 。20世纪初,城市的垃圾处理是个大问题,不过幸运的是,猪完全可以胜任这项工作,成本还很低 。这其实跟远古人的做法差不多,只不过现代人的活猪垃圾处理队伍更加庞大 。


1920年,美国马萨诸塞州的伍斯特市用2000头猪清理垃圾 。这还不止,这些吃垃圾长大的猪最后还被人们当猪肉卖掉 。就这样,用垃圾养猪,两年内给城市增加了5.9万美元的收入 。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因素

文章插图
后来,越来越多人意识到,原来养猪真的很赚啊!农民发现,给猪喂玉米效果非常好,因为要论从玉米饲料到产肉量的转化率,猪比牛要高出两到三倍,也就是说,猪对玉米的吸收效率特别高 。


这是为什么呢?关键就在猪肠子的长度,肠道越长,就意味着越能充分吸收饲料中的营养物质,从而减少浪费 。野猪的肠子是它身体长度的10倍,而后来的家猪,比如波中猪和巴克夏猪,这个比例达到18:1,所以对营养的吸收效率更高 。


发现了这个秘诀,农民纷纷开始养猪赚钱了 。


5.现代养猪场对环境和猪都没好处


不少人之所以喜欢猪肉制品,是因为它们便宜又好吃 。然而,这种廉价的背后却是高昂的代价 。


首先,养猪场对环境危害非常大 。现在的养猪场规模都非常大,因此需要巨大的蓄粪池来收集排泄物 。1995年,美国6000万头猪的排泄物总量相当于2.66亿人的排泄量 。对如何处理人的排泄物,大多数国家都有着严格的规定,至于怎么处理猪的排泄物,却无章可循 。


这种差异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比如说,1960年6月,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一场大雨,让一个装有9万多立方米猪排泄物的池塘满溢,粪水流到了周围的大豆地和烟草田里,并且继续蔓延,最终导致河里的上百万条鱼死亡 。不过,更常见的后果是粪水进入地下水系统,进而污染附近的井水和溪流 。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因素

文章插图
另外,猪本身还会排出甲烷、氨气以及其他气体 。今天的养猪场密度非常高,可以想象养猪场的味道有多大,附近的居民根本没法居住 。有时候,非常易燃的甲烷气体还会引发爆炸,在2011年,美国爱荷华州的一个养猪场发生爆炸,瞬间被夷为平地,导致1500头猪死亡 。


总之,我们跟猪的联系比大多数人想象中的要密切 。自从有人类文明开始,猪就已是我们社会的一份子,给我们提供食物,帮我们清理环境 。虽然不同文化对猪的看法不尽相同,但不论如何,这种重要的动物都是我们人类历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下次再吃猪肉的时候,别忘了在心里感谢一下这平凡但又不普通的动物吧 。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因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