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海军礼仪那么多

我曾经在国外呆过两年,刚去那里觉得吃西餐无外乎就是会用刀叉,有什么可学的,直到我的经销商法籍华裔维克多先生教会我太多,这里面学问太大了,至今回国后一直不会忘记他说过的话 。

为什么海军礼仪那么多

文章插图

说西餐礼仪多,其实中餐也不少,你看哪个朝代的皇宫贵族不是一些繁文缛节,只不过中国经过8年抗日,再加上几年的闹饥荒,老百姓能有的吃就不错了,哪还有什么礼仪,而今天的中国早已富强民主开放,吃西餐也是日常了 。
【为什么海军礼仪那么多】从踏进西餐厅的那一刻到用完餐离开,这短短几个小时里,我们会遇到千百种用餐礼仪方面的问题 。不过,往往就是一些小细节,会决定你给别人的第一印象 。
西餐礼仪为什么会很多?
第一.西餐厅一般比较宽敞,环境幽雅,在环境优雅,清音曼妙的情景中,人会不由自主的发自内心的配合场景 。自然而然的注重言谈举止 。

为什么海军礼仪那么多

文章插图


第二.在西方国家,有时候吃西餐不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这么简单,更是为了一次商务合作的洽谈,也是一些人社交活动的方式 。细嚼慢咽,每一个手势,每一套餐具摆放,面包如何粘酱,沙拉盘怎样摆都是礼仪,是尊重,因此,在公共关系宴请中,是一种比较受欢迎又方便可取的招待形式 。

为什么海军礼仪那么多

文章插图

第三.受到西方国家贵族绅士的影响,餐桌礼仪也很讲究,西餐源远流长,又十分注重礼仪,讲究规矩 。慢生活细嚼慢咽是一种享受食物带给我们的恩惠 。
所以,了解一些西餐方面的知识是十分重要的 。如粗略地划分,西餐大致可以分为二类:一是以英、法、德、意等国为代表的“西欧式”,又称“欧式” 。
简单的细分一下西餐礼仪的繁冗:
入座:一般西餐活动都会有席卡位 。
餐巾使用:餐巾是用餐时防止衣服弄脏而准备的,一般在点完餐后再打开 。但在正式场合,需要等待主人先把餐布打开,放在自己腿上之后,才可摆放自己的餐布 。打开餐布的时候不要使劲的甩,大的餐布叠一半使用,小的可以全部打开平铺在大腿部分 。
如果中途需要离开的话,把餐布放在椅子上就可以了,但要注意别把使用过的一面接触椅垫 。吃完的时候,餐布可以放在盘子的左侧 。
餐具: 摆在左右的,通常从外往内用就可以,摆在盘子上方的叉勺是用来吃甜点的,最后使用 。
西餐进餐时一般以右手拿刀,左手拿叉 。

用餐有事离席:用餐中途离席把刀叉摆成八字型放在餐盘上 。

为什么海军礼仪那么多

文章插图

用餐结束后:刀叉平行的斜放在盘上一侧 。将刀叉并排置于盘子里11点钟方向,就表示你已经用好这道菜,可以撤下去了 。这一点很重要,我在国外闹过笑话,维克多先生帮我解的围,尤其在一些非常正式的宴会中,如果没有摆放好餐具,不仅没有素养,服务生取走你的盘子即使你没吃饱,会不会很尴尬 。
其他注意事项:
1.如果主菜中鸡肉鱼肉,有细小的骨头或鱼刺需要吐出来,千万不要直接吐到桌上啊!可用手拿着餐巾遮挡住嘴,然后把叉子伸到嘴边,将骨头吐到叉子上,再将叉子上的骨头放入碟子靠自己的那一边 。
2.喝汤时不敢乱吸溜,我跟我老板一起去吃西餐,我老板不拘小节,喝汤声音大的我都不敢喝生怕别人以为我也吸溜,全餐厅的人都看我们 。
3.口红要提前擦掉,以免沾杯尴尬造成不干净的印象 。
总之西餐礼仪之所以多也跟他们国家民族习惯有很大关系,西方人用餐不仅是吃饭也是享受交谈合作的手段 。所以繁冗的礼仪也日渐被国人所欢迎 。
西餐我们经常在电影里看到,比如电影《王牌特工》,特工学院花专门时间培养特工的餐桌礼仪,从动作、话术、餐具、杯具的使用,都让特工一一学习到位,以便他们更好的融入社交场执行任务 。

为什么海军礼仪那么多

文章插图


西餐礼仪比较讲究,网上有很多的教程,在这里我就不再说了,我就重点的解答问题,为什么西餐的礼仪这么多?
我想可能的原因如下 。
1.绅士文化,英国崇尚绅士文化,西餐礼仪是绅士在餐桌上的体现 。比如去高档的西餐,男士都要搭西装领结,这是对其他人的礼貌,也表示尊重,也表示隆重 。
2.说明西方人对晚餐的重视 。
如果重视一样东西的时候,都会特别讲究 。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西餐是一个很隆重的活动,不能随便对待,因为西餐可以提供美食,放松和交流 。

为什么海军礼仪那么多

文章插图

3.西餐也表达了西方人的一种思维方式 。
西餐的餐具都比较多,比如杯子,有水杯,葡萄酒杯,香槟杯 。刀具有水果刀,牛油刀,牛排刀,鱼刀等,叉子也分很多种 。
这反映了西方人比较严谨的做法,做什么事儿都有量化 。比如西方的菜谱都写清楚食盐多少克,而我们的菜谱会食盐少许 。
4.西餐也是教育小朋友的一个场所 。其实是小朋友也要学习餐桌礼仪,而我们的小朋友都没有讲过餐桌礼仪,大声喧哗,吃饭无礼,看中的一盘菜直接端到自己面前,狼吞虎咽,看着特别不雅 。
我们应该向西方学习餐桌礼仪,形成我们独特的中餐礼仪 。
为什么海军礼仪那么多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