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味道 , 当你走过大街小巷时 , 当你闻到他时 , 你会唤醒记忆中的感觉 。每一种味道的背后基本都会有一个美丽的故事 。下面我抛砖引玉给大家讲几个我熟知的名菜传说 。
一、云南过桥米线的传说
说道过桥米线 , 人们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在彩云南端的云南 。云南过桥米线是云南滇南地区的一种特有的小吃 , 属滇特色菜 , 过桥米线源于云南蒙自 。
过桥米线由四部分组成:一是汤料覆盖有一层滚油;二是佐料 , 有油辣子、味精、胡椒、盐;三是主料 , 有生的猪里脊肉片、鸡脯肉片、乌鱼片 , 以及用水过五成熟的猪腰片、肚头片、水发鱿鱼片;辅料有来过的豌豆尖、韭菜 , 以及芫荽、葱丝、草芽丝、姜丝、玉兰片、氽过的豆腐皮;四是主食 , 即用水略烫过的米线 。鹅油封面 , 汤汁滚烫 , 但不冒热气 。
【一道菜,一个故事,中国名菜传说,你知道多少道菜】关于过桥米线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故事 。相传 , 清朝时滇南蒙自市城外有一湖心小岛 , 一个秀才到岛上读书 , 秀才贤惠勤劳的娘子 , 常常弄了他爱吃的米线送去给他当饭 , 但等出门到了岛上时 , 米线已不热了 。
直到有一天 , 娘子因临时有事 , 耽误了送饭 。她在忙乱懊恼之际 , 惊喜地发现汤碗竟还是热的 。原来鸡汤上覆盖着厚厚的那层鸡油 , 有如锅盖一样 , 可以让汤保持温度 。等到要吃的时候 , 再把把佐料和米线放进去的话 , 不仅是热的 , 还能更加爽口 。
后来 , 她试着先把 肥鸡、筒子骨等熬好清汤 , 上面覆盖一层厚厚的鸡油;米线在家烫好 , 将各种配料都切得薄薄的 , 到岛上后再用清汤将配料烫熟 , 之后加入米线 , 就可以享用了 。
![一道菜,一个故事,中国名菜传说,你知道多少道菜](https://www.w856.com//img.w856.com/uploads/images/article/20230126/1674698640_63d1df902741c.jpg)
文章插图
过桥米线
这秀才也没辜负了他妻子的心血 , 不久之后 , 他在高中解元 。故事传开后 , 我们所有人赞美他们彼此相爱 , 也学到了“过桥米线”的做法 。这种独特味道的过桥米线很快就传疯了 , 由于其独特的口味 , 味道鲜美在食客中非常受欢迎 。此法一经传开 , 人们纷纷仿效 , 因为到岛上要过一座桥 , 也为纪念这位贤妻 , 后世就把它叫做“过桥米线” 。
说清咸丰年间 , 临安(建水旧称)县城鸡市街有一家名为宝兴楼的米线馆 , 老板叫刘家庆 。某日 , 一个举止文雅、穿着讲究的人到宝兴楼吃米线 , 不过这人不走寻常路 , 偏要按自己的方法吃米线:跟刘家庆叫了碗刚开锅的肉汤 , 另用一碗抓入米线 , 再来盘片好的生肉片 , 然后将生肉片和米线先后挑进滚烫的肉汤中一涮 , 便开吃了 。
后来这人天天来吃 , 天天如此 , 就引起刘家庆的注意 , 自己也照着吃了一次 , 发现味道果然不一般 , 连忙请教 。原来这人叫李景椿 , 清道光乙未(1825年)进士 , 多年来在外省做官 , 常常吃 " 涮锅子 " , 返乡后便到宝兴楼仿照用 " 涮锅子 " 方法吃米线 。被问及这叫什么米线 , 李景椿用筷子指着门外的锁龙桥笑答:" 我从桥东来到桥西吃米线 , 人过桥 , 米线也过桥 , 我这吃的是过桥的米线 。"
![一道菜,一个故事,中国名菜传说,你知道多少道菜](https://www.w856.com//img.w856.com/uploads/images/article/20230126/1674698640_63d1df9044796.jpg)
文章插图
建水过桥米线
二、建水汽锅鸡
早在清代乾隆年间 , 汽锅鸡就流行在滇南一带 。相传是临安府(今建水县)福德居厨师杨沥发明的吃法 。那年皇帝巡视监安 , 知府为取悦天子 , 发出布告征求佳肴 , 选中的赏银50两 。
杨沥家贫 , 老母病重 , 为得重赏 , 他综合了当地吃火锅和蒸馒头的方法 , 创造了汽锅 , 又不顾生命危险 , 爬上燕子洞顶采来燕窝 , 想一道燕窝汽锅鸡应征 。不料汽锅被盗 , 杨沥被问欺君之罪 , 要杀头 。
幸而皇帝问明真相 , 免杨沥一死 , 并把福德居改名为"杨沥汽锅鸡" 。从此汽锅鸡名声大振 , 成滇中名菜 。那时汽锅鸡的做法很简单 , 但味道很正 。
![一道菜,一个故事,中国名菜传说,你知道多少道菜](https://www.w856.com//img.w856.com/uploads/images/article/20230126/1674698640_63d1df906b7db.jpg)
文章插图
建水汽锅鸡
三、石屏烧豆腐
石屏人吃烤豆腐 , 那更是一道奇特的景观 。不管是县城、乡镇的小集镇 , 还是嘈杂的集贸市场、街头巷尾 , 都随处可见街边小吃烧豆腐 。
相传 , 六百多年前 , 石屏县城有一户人家 , 住着一对夫妻与母亲 , 可惜婆婆待媳妇并不好 , 日常生活中 , 婆婆连普通的豆浆都不愿让媳妇多饮 。
有一天 , 婆婆要出远门两三日 , 婆婆前脚刚一走 , 媳妇后脚便开始磨豆子、煮豆浆 , 但当豆浆正开锅时 , 院子里传来了脚步声 , 媳妇害怕是婆婆回来了 , 见着会挨骂 , 便赶忙端起了烧好的豆浆 , 往灶上的瓦坛里倒 。
当她出门一看 , 原来是丈夫回来了 。于是 , 她喜滋滋地拉着丈夫进屋喝豆浆 。谁知 , 揭开瓦坛盖子一看 , 豆浆已全部凝固成块了 。原来 , 瓦坛子内盛着一些她刚打来不久的井水 。
无奈之中 , 夫妻俩勉强尝了尝 , 惊奇地发现 , 与过去用石骨卤水点制的豆腐不同的是 , 这释固的豆浆味道意是那样的质嫩味美 。掺入卤水后凝固的豆浆 , 居然比平时用卤水点制的石骨豆腐还要鲜嫩 。
这一惊人的旷世发现 , 使石屏豆腐以其独到的制作方式和别具一格的口味 , 名噪天下 , 流传数百年之久 。清朝时 , 石屏豆腐就曾一度成为贡品 , 成了皇室桌上的美味佳肴 。
![一道菜,一个故事,中国名菜传说,你知道多少道菜](https://www.w856.com//img.w856.com/uploads/images/article/20230126/1674698640_63d1df908b447.jpg)
文章插图
石屏烧豆腐
四、腾冲大救驾
据说明末清初 , 李定国 , 刘文秀等大西军于1656年拥永历帝朱由榔辗转来到昆明 。两年后 , 清军三路入滇 , 吴三桂率军逼近昆明 , 永历帝与李、刘二将率军西走 。至腾冲时 , 曾几断炊断 , 危及性命 。腾冲老百姓炒饵块奉上 , 才算解围 。永历帝叹:这真是救了朕的大驾 。因此 , 腾冲炒饵块就被称为"大救驾" 。
“大救驾”是将饵块切成薄如纸的三角形 , 佐料以鸡蛋、糟辣子 , 番茄、白菜心、葱为主 , 只用盐调制咸味 , 决不放酱油 , 。因此 , 其色彩如水粉画 , 清新明快 , 红、黄、白、绿 , 甚是清秀雅洁 。食之 , 味道也较清爽 , 香辣适度 , 别具一格 。
![一道菜,一个故事,中国名菜传说,你知道多少道菜](https://www.w856.com//img.w856.com/uploads/images/article/20230126/1674698640_63d1df90ab865.jpg)
文章插图
腾冲大救驾
五、宜良烤鸭
相传 , 在明人洪武年间 , 朱元璋封颍川候傅友德为征南首领 , 率领千军万马奔赴云南 , 同时带上了自己的御厨——南京著名的烧鸭师傅“李烧鸭”李海山 。
后来云南一统 , 傅友德被朱元璋赐白绫而自缢身亡 。“李烧鸭”闻讯后不敢回京 , 便隐姓埋名先后在宜良狗街、宜良蓬莱乡的李毛营 , 经营起烧鸭生意 , 开了家"滇宜烧鸭店" , 从此宜良烤鸭在云南开枝散叶 , 代代相传 。
![一道菜,一个故事,中国名菜传说,你知道多少道菜](https://www.w856.com//img.w856.com/uploads/images/article/20230126/1674698640_63d1df90cacb2.jpg)
文章插图
宜良烤鸭
六、烧饵块
饵块的起源有着很多不同的说法 , 广西、贵州、云南都有人称为饵块的发源地 。烧铒块是用做成薄饼形的饵块在无烟炭火上烤 , 到微焦黄时 , 在表面涂芝麻酱、辣酱、油辣椒等 , 还可夹入牛、羊肉冷片或油条 , 是美味的地方特色小吃 。
不过有个故事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 据说很久以前 , 知府的衙门不知道为何被火烧了 , 知府下令三个月内所有人家不得生火做饭 , 突然有一个人心生一记 , 既然不让我们做饭 , 我们就在炉子上烤粑粑吃!渐渐地这个消息就传开了 。又因为当时有一句话这么说:“溲米面蒸之则为饵” 因此 , 人们把这个粑粑叫做“饵块” , 并流传至今 。
![一道菜,一个故事,中国名菜传说,你知道多少道菜](https://www.w856.com//img.w856.com/uploads/images/article/20230126/1674698641_63d1df9106191.jpg)
文章插图
烧饵块
七、澄江藕粉
康熙年间 , 云南澄江府人赵士麟在朝为官 , 任吏部左侍郎时 , 把母亲带到京城奉养 , 对母亲非常孝顺 。
一日康熙帝召他议事 , 问及他母亲喜欢吃什么?赵士麟解答:“她喜欢把家乡出产的藕粉调羹食用 , 虽年已八十 , 但精神很好 。”
康熙帝听后便想尝一尝 , 赵士麟忙忙传令到澄江 , 叫地方官挑选上等鲜藕 , 精工制成毛片状的藕粉进贡 。康熙帝尝后备加赞扬 , 每日食用 , 澄江藕粉因此成为贡品誉满全国 。
![一道菜,一个故事,中国名菜传说,你知道多少道菜](https://www.w856.com//img.w856.com/uploads/images/article/20230126/1674698641_63d1df911e4ab.jpg)
文章插图
澄江藕粉
八、四川夫妻肺片
夫妻肺片是四川省成都市的一道传统名菜 , 属于川菜系 。该菜品由郭朝华、张田政夫妻创制而成 , 通常以牛头皮、牛心、牛舌、牛肚、牛肉为主料 , 进行卤制 , 而后切片 。再配以辣椒油、花椒面等辅料制成红油浇在上面 。其制作精细 , 色泽美观 , 质嫩味鲜 , 麻辣浓香 , 非常适口 。
早在清朝末年 , 成都街头巷尾便有许多挑担、提篮叫卖凉拌肺片的小贩 , 由于用的是牛角料 , 所以这种肺片的价格非常的低廉 。卖的也是非常的便宜 , 特别是车夫啊 , 学生啊 , 特别的爱吃 。其实这道菜出名的时候 , 大概在20世纪30年代左右 , 当时有一对夫妻专门卖这个 , 由于他们的做工精良 , 麻辣鲜香无比 , 所以吃的人非常多 , 并且很快就传到了全国 , 并且在国内大力的发展 , 经历过接近一百年的沉淀 , 就形成了如今的夫妻肺片了 。
![一道菜,一个故事,中国名菜传说,你知道多少道菜](https://www.w856.com//img.w856.com/uploads/images/article/20230126/1674698641_63d1df914074c.jpg)
文章插图
夫妻肺片
九、东坡肉
东坡肉又名滚肉、红烧肉 。是江南地区汉族传统名菜 , 属于浙菜系 , 同时也属于川菜系 , 以猪肉为主要食材。东坡肉的主料和造型大同小异 , 主料都是半肥半瘦的猪肉 , 加入配料焖制而成 , 成品菜都是码得整整齐齐的麻将块儿 , 红得透亮 , 色如玛瑙 , 入口软而不烂 , 肥而不腻 。
苏轼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大文学家 , 文学上造诣很高 。同时 , 他在美食方面也是个行家 , 苏轼自称“东坡居士” , 东坡肉便是以自己的名字命名 。
据史料记载 , 东坡肉是苏轼在黄州制作的 , 并且自己记录了下来:“黄州好猪肉 , 价钱如粪土 , 富者不肯吃 , 贫者不解煮 。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 。每日早来打一碗 , 饱得自家君莫管” 。由此可以看出 , 苏轼特别喜欢吃肉 , 并且技术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
但其实东坡肉真正被大众所熟知 , 是苏轼在杭州任职期间 。当时太湖泛滥 , 庄稼大片被淹 , 苏轼采取有效措施 , 使当地人民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 。杭州的老百姓为了感谢他 , 于是到过年的时候 , 就抬猪担酒来给他拜年 。
苏轼并没有独自享用美酒美食 , 而是指点人们将肉切成方块 , 烧得红酥酥的 , 分给参加疏浚西湖的人们吃 , 大家吃后无不赞叹 , 把他送来的肉都亲切地称为“东坡肉” 。
![一道菜,一个故事,中国名菜传说,你知道多少道菜](https://www.w856.com//img.w856.com/uploads/images/article/20230126/1674698641_63d1df91619f9.jpg)
文章插图
东坡肉
十、老婆饼
老婆饼 , 顾名思义老婆做的饼相传在广州 , 有一间创办于清朝末年的老字号茶楼 , 以各式点心及饼食驰名;某日 , 茶楼里一位来自潮州的点心师傅 , 带了店里各式各样的招牌茶点回家给老婆吃 。
想不到他老婆吃了之后 , 不屑地说:“茶楼的点心竟是如此平淡无奇 , 没一样比得上我娘家的点心冬瓜角!”这位师傅听了之后心里自然不服气 , 就叫他老婆做出“冬瓜角”给他尝尝!
老婆就用冬瓜蓉、糖、面粉 , 做出了焦黄别致的“冬瓜角”;这位潮州师傅一吃 , 风味果然清甜可口 , 不禁称赞起老婆娘家的点心!
隔日 , 这位潮州师傅就将“冬瓜角”带回茶楼请大家品尝 , 结果茶楼老板吃完后更是赞不绝口 , 问起这是谁哪一间茶楼做的点心?师傅们说:“是潮州老婆做的!”于是老板就随口说这是“潮州老婆饼“ , 并且请这位潮州师傅将之改良后在茶楼贩卖 , 结果大受好评!“老婆饼”因而得名 。
![一道菜,一个故事,中国名菜传说,你知道多少道菜](https://www.w856.com//img.w856.com/uploads/images/article/20230126/1674698641_63d1df9187022.jpg)
文章插图
老婆饼
对于这一道道美食来说 , 这样的美丽传说永远只是锦上添花的存在 , 真正能让大家记住它们的 , 还得是味道 。
上面10道美食你吃过几道呢?有机会一定要尝尝!
一道菜 , 一个故事 , 中国名菜传说 , 你知道多少?
![一道菜,一个故事,中国名菜传说,你知道多少道菜](https://www.w856.com//img.w856.com/uploads/images/article/20230126/1674698641_63d1df91a6f25.jpg)
文章插图
东汉年间 , 光武帝刘秀为躲避王莽追杀 , 日夜逃跑 , 很多天滴水未进 , 一日深夜行至洛阳附近 , 见到一户人家 。便想讨些饭食 , 可主人家太贫穷 , 只有几把干面条 , 和一些已经放酸的绿豆磨的浆水 。刘秀饥饿难耐也顾不了许多 , 主人就用酸浆 , 把面条、菜叶、杂豆下入锅内烧熟 。刘秀狼吞虎咽 , 竟然觉得香气扑面而来 , 吃得那叫津津有味 。日后刘秀当了皇帝 , 虽然有山珍海味伺候 , 却依然对当年落难中的浆面条念念不忘 , 以至于御宴中就有了浆面条这道菜 。
![一道菜,一个故事,中国名菜传说,你知道多少道菜](https://www.w856.com//img.w856.com/uploads/images/article/20230126/1674698641_63d1df91c21ea.jpg)
文章插图
洛阳城中 , 火车站、集贸市场、大小街道卖浆面条的随处可见 。它的独特风味 , 给外地的客人留下了美好的回味 , 使一些大饭店也得给它提供上席的机会 。
凡是喝过洛阳浆面条的人 , 提起这味小吃 , 立时会觉得余香满口 , 回味无穷 。浆面条还有开胃的作用 , 使人吃了还想吃 。回味无穷 。
虽然过去了很多年 , 但是这个浆面条一直都被保留下来了 , 现在的生活条件已经非常的好了 , 但是浆面条仍然是很多人喜欢吃的美食 。
![一道菜,一个故事,中国名菜传说,你知道多少道菜](https://www.w856.com//img.w856.com/uploads/images/article/20230126/1674698645_63d1df95aee98.jpg)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
- 总咳嗽是怎么回事
- 关于孤单的歌曲的句子
- 南瓜怎么做菜 南瓜的做法
- 一个人旅游文案短句干净治愈
- 现在的一个微信号能加多少人
- 一个堪一个不都是倒着写啥成语
- 一个成功的企业家该看哪些书
- 摩托车空气滤芯在哪 滤芯是进气系统中一个重要的部件
- 鞋子划伤怎么处理
- 历史上第一个举办过夏季和冬季奥运会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