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玄(343—388年),字幼度 。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 。谢裒之孙,谢奕之子,谢安之侄 。东晋时期军事家、文学家 。谢玄有经国才略,善于治军 。
文章插图
谢玄自幼丧父,跟随其叔父谢安长大 。他天资聪慧,勤奋好学,深得谢安器重 。有一次,谢安出于对晚辈的厚望,把所有子侄召集在一起,问大家:作父母的为什么期望儿孙们个个都能出类拔萃、有出息呢?众人闷不作声,谢玄答道:“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 。大意说:好的子弟就象香花佳木一样,都愿意让它们长在自家庭院里 。谢安听后很满意,久而久之,人们就把以谢玄为代表的谢家子弟誉为“谢家宝树” 。谢玄成年后,经国治军才能逐渐显露出来,朝廷几次征召,他都推辞不受 。后来,晋明帝的女婿桓温钦佩谢玄的才华,将其与王洵(王羲之的侄儿)一起聘入府中,作为幕僚 。谢玄后又转为征西将军桓豁的司马,监北征诸军事 。受到桓温的礼遇和器重 。
当时,东晋偏安江南,北方处于十六国封建割据的时期 。谢玄八岁那年,原在今甘肃的氐族首领苻健率部进入关中,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市西北)建立前秦政权 。苻健死后,其侄苻坚杀君夺位,自立为大秦天王 。苻坚重用汉人王猛治理朝政,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前秦 “兵强国富”,势力迅速发展 。晋海西公太和五年 (370年),东向灭了鲜卑慕容氏建立的前燕; 简文帝咸安元年(371年),吞并了同族仇池; 孝武帝太元元年(376年),灭了鲜卑代和汉族张氏建立的前凉; 宁康元年(373年),占领了东晋的梁(今陕西汉中)、益(今四川成都)二州 。整个黄河流域及长江、汉水上游均在其控制之下 。前秦拥有骑兵近三十万人; 步兵可征集六七十万人 。与江南东晋相比,无论在地域、军事实力等方面均占优势 。当时前秦苻坚多次侵扰东晋边境 。东晋朝廷于是下令征召能够抵御外患的良将 。谢安任人不避亲,推荐了谢玄 。
文章插图
中书侍郎郗超历来与谢玄不和,但听到这一举荐,也不得不叹息说:“谢安敢于冒触犯众怒的风险举荐亲侄子,的确是英明的;谢玄一定不会辜负他叔叔的推荐,因为他确实是难得的人才” 。当时许多人都不赞同郗超的看法,郗超说:“我曾经与谢玄共同在桓将军幕府做事,亲眼见他用人能各尽其才,即使是一些细小事务,他也安排得非常恰当 。因此我知道他一定能成功的” 。朝廷于是召谢玄入朝,授其为建武将军、兖州刺史,领广陵相,监江北诸军事 。谢玄到任后,广募顽强勇敢之人,刘牢之与何谦、诸葛侃、高衡、刘轨、田洛及孙无终等人都因为勇敢威武而入选 。谢玄授刘牢之为参军,命他领精锐“北府兵”为前锋,刘牢之不负众望,号称百胜将军,前秦对谢玄军颇为畏惧 。
太元三年(公元378年)秦王苻坚命其子、征南大将军苻丕督率兵马四路分进,会攻晋之襄阳 。次年二月,前秦军攻陷襄阳,守将朱序被俘 。与此同时,前秦另派大将彭超率兵七万分路进攻彭城、淮阴(今江苏淮阴东南)、盱眙(今江苏盱眙东北),企图东西并进,夺占江淮战略要点,为会攻建康(晋都,今南京)创造条件 。东晋方面遂发兵两支援救: 一由车骑将军桓冲率领,西上救援襄阳; 一由谢玄率领,救援彭城 。谢玄奉命率领兵万余援彭城,他探知秦军辎重存放在留城(今江苏沛县东南),便扬言派兵攻取留城 。彭超急忙率军回军保护留城 。谢玄则命后将军何谦领兵急驰彭城,解彭城之围,接彭城守将戴遂,返回驻地 。彭超见中了谢玄的调虎离山之计,当明白过来的秦将彭超再赶回来时,只得了一座空城 。秦军继续南下,又攻占淮阴,留下邵保驻守 。五月,秦军占领盱眙,并以六万人攻下晋幽州刺史田洛驻守的江北要镇三阿(江苏高邮西北) 。晋军抵敌不住,惊散溃败,东晋门户大开,形势十分危急 。
【为什么谢玄能在淝水之战中打败前秦国】彭超在三阿用六万军队包围晋幽州刺史(虚衔)田洛 。朝廷急命谢玄的叔父、征虏将军谢石率水军前往涂中(今安徽滁州),右卫将军毛安之、游击将军王昙之、淮南太守杨广、宣城内史丘准往堂邑(今南京六合) 。不久,盱眙(今江苏省淮安属县)城失陷,高密内史毛藻战死,毛安之等人惊恐,各自退军,朝廷为之震动 。于是命谢玄率“北府兵”二万余人自广陵援救三阿 。谢玄军进至白马塘,前秦俱难派部将都颜率骑兵迎击晋军,战于塘西,秦将都颜阵中被斩 。谢玄挥兵进至三阿城下,采取了勇猛迅捷、内外配合、水陆夹击、直冲敌营的战法,与围城的彭超、俱难所率的秦军展开大战 。彭超、俱难六万余秦军在白马塘一带被击溃,秦军大败 。彭超、俱难“相率北走,仅以身免” 。晋军趁势收复了淮北地区 。不知道东晋朝廷那根弦搭错了,命令放弃彭城,下邳两地南撤 。谢玄回到广陵,晋封为冠军将军,加领徐州刺史,封东兴县侯 。
文章插图
太元八年(383年),苻坚亲自率前秦军驻扎项城,征调全国兵马“戎卒六十余万,骑二十七万,旗鼓相望、前后千里” 。秦号称百万雄兵,大举伐晋 。前秦凉州之军抵达咸阳,向南顺流,幽并二州的军队也接连而至 。苻坚先遣苻融、慕容暐、张蚝、苻方等人至颍口,梁成、王显等屯驻洛涧 。
东晋命尚书仆射谢石为征讨大都督,谢玄为前锋都督,率领辅国将军谢琰、西中郎将桓伊等部共八万兵马前往迎敌,又命龙骧将军胡彬率水军五千救援寿阳 。谢玄受命后,对如何以区区八万之兵抵御秦军百万之众,没有把握 。他特意去向宰相、主持朝政的叔父谢安请教方略 。谢安当时坐镇建康 。并没有告诉谢玄任何方略,却召集谢玄等子侄及亲朋郊游,并约谢玄下棋,似乎并无敌情,至夜方回 。谢玄再问方略,谢安仅以“各当其任”四字为勉,只说了一句“都安排好了” 。
十月,苻融前锋部队攻克寿阳,慕容垂则进占郧城(今湖北安陆) 。晋援军胡彬退保硖石(今安徽风台西南) 。苻融进兵围攻硖石,同时派梁成率军五万驻守洛涧(安徽怀远西南),以遏止晋军救援 。梁成曾屡败晋军,所以谢石、谢玄等在离洛涧二十五里处扎下营寨,不敢轻进 。胡彬军粮草将尽,遣信使密告谢石,信使为秦军所获 。苻融得知晋军粮尽后,飞报苻坚:“敌少易擒,只恐逃走,宜速进兵” 。苻坚得报后,将大军留置项城,自率轻骑八千,兼程赶赴寿阳 。
苻坚打算依仗秦军声势,迫使晋军不战而降 。命原晋襄阳守将朱序为使前往晋军驻地劝降 。朱序来到晋军营中,私下对谢石、谢玄等说:“若秦百万之众尽至,诚难与为敌 。今乘诸军未集,宜速击之 。若败其前锋,则彼已夺气,可遂破也” 。谢石听说苻坚亲自到了寿阳,心存畏惧,不愿出战 。谢琰则力劝谢石听从朱序之言 。谢玄反复权衡利弊后,赞同速战 。苻坚进军驻扎在寿阳,在淝水沿岸布阵列兵,谢玄的军队不能过河 。谢玄派人对秦将苻融说:“你们那么远到我们的疆土,却在淝水边上列阵,这是不想速战速决 。请你们稍微退后一点,也好让我们的部队渡过河去同你们拼一拼 。看看到底谁厉害”? 苻融对苻坚说:“咱们人多,晋军人少,把他们堵在淝水河对岸 。情势一定是有利于我们的” 。苻坚却说:“只管让我们军队退后,让他们过河,等到他们过来了,我们再用铁骑数十万把他们全部赶进河里去,彻底消灭他们” 。秦军于是后退,谁知后退的命令一发出,秦军就一下子乱了阵脚,再也控制不住了 。
文章插图
谢石命令晋军乘势从后面进攻 。谢玄亲率谢琰、桓伊等精兵八千,涉渡淝水,直冲秦阵,斩杀秦将梁成,王显等十多人 。秦军惊溃,阵势更加混乱 。朱序等东晋降将又在阵后大呼:“秦兵败矣”!秦军兵马愈发退而不止 。苻融见秦军阵容已乱,急驰入阵中,想指挥秦兵停止退却,不料乘马在乱军中摔倒,晋兵冲到,杀死了苻融 。秦军失去前线统帅,大败奔逃,刘牢之断敌归津,纵兵追击,秦军败逃无路,争赴淮水,死伤近半 。营于寿阳城外,史称“自相蹈藉技术死者不可胜计,淝水为之不流” 。“其走者闻,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 。谢玄挥兵追击,直至青岗(安徽寿县西北),秦军溃逃途中,“草行露宿,重以饥饿,死者什七八” 。苻坚身中流矢,单骑奔向淮北 。晋军获得苻坚所乘云母车和堆积如山的军资器械、以及骡马十余万匹 。
文章插图
成语“八公山下,草木皆兵”、“风声鹤唳”都是说的这场战役的 。“淝水之战”因此也成了我国古代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 。淝水之战后,谢安向朝廷提出,宜乘苻坚丧败的时机,出兵北上伐秦,开始中原,以图恢复旧部基业 。谢安上奏朝廷,认为苻坚新近败丧,应乘有利时机,太元九年(公元384年)八月,东晋以谢玄为前锋都督,率冠军将军桓石虔直指涡、颍,经略旧都 。谢玄军所到之处,敌军无不闻风丧胆,彭城、鄄城,河南城堡、山东兖州很快全部收复 。十月,谢玄军攻秦青州(山东益邵)、伐冀州(河北冀县)、占济阳(山东茌平西南)、取滑台(河南滑县东) 。随后,谢玄大败桑据,攻克黎阳(河南浚县北) 。前秦苻丕此时正在邺城 (河北磁县南),无力抗晋,遣使请降 。此时谢玄的晋军声威大震,三魏无不惊恐,一一皆降 。
当时,东晋朝廷内部的斗争日趋激烈,谢安受到会稽王司马道子的排挤,自求北征,出镇广陵,不久病逝 。谢玄北伐大胜,刺激了司马氏朝廷的神经,让朝廷不是人想起了桓温的所作所为,十分猜忌 。深怕谢家出现一个桓温式的人物 。谢安去世之后,谢玄又失去了朝中的支持者,谢玄回到淮阴后,又患上疾病,只好上疏请求解除职务,诏令不许 。
文章插图
司马道子又以“征役既久,宜置戍而还”为名否定了谢玄巩固北伐成果,否定了他的谋划,削去他的兵权 。谢玄功业不成,又遭排斥,心灰意冷,上书说:“追寻前事,可为寒心 。臣之微身,复何足惜,区区血诚,忧国实深” 。不久,谢玄在归途中病情转重,于太元十三年(公元387年)正月病逝,终年四十六岁 。朝廷念起功,追赠为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号“献武”
推荐阅读
- 红酒为什么后劲足
- 岳母刺字的故事为什么会千古流传
- 为什么有人说二战时期的德国很强大
- 为什么河套粉很贵呢
- 为什么照相脸胖
- 为什么屏幕的分辨率突然自己变了
- 为什么有的动物不能被驯化或驯养
- 为什么雍正要杀年羹尧,雍正杀年羹尧真正原因
- 排骨汤为什么是白色的
- 不翻汤为什么叫不翻汤 不翻汤简单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