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胆的设想,类似修建大运河的工程,如果打通长江与黄河,中间修两条水坝,来分解南北的洪涝灾害,可行否?
想法确实够大胆,相信不少人持赞同观点,不可否认黄河流域的连年干旱,再加上今年长江流域的洪水,都激发着这一想法落地,但现实中根本无法实现,不但与我国的地势落差有关,也与工程本身的体量有关 。
文章插图
首先说下我国的地势落差,长江和黄河一南一北,都是自西向东流,根据“水往低处流”的简单逻辑,就能非常明显得看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这也就是说,不管是干旱还是洪灾,都是东西方向进行,与南北方向关系不大,即便在两条河流之间修建运河,也无法引导洪水南北径流,除非长江的海拔远高于黄河,但实际这两条河流平均海拔几乎一致 。
另外还有分水岭问题,长江和黄河支流之间最近的距离不超过100公里,以河南省为例,长江支流丹江上游的老灌河,与黄河支流伊洛河源头,最近距离不超过30公里 。看似距离很短,但实际这里属于秦岭连绵山脉,想要通过运河打通水道,翻越的分水岭可不仅仅一个山头,而是整个秦岭山脉 。
文章插图
黄河干旱、长江水灾,基本都位于中下游,很不巧,单纯讲中下游地势地貌,黄河海拔略高于长江,从黄河夺淮入海、淮河向南流入长江就能看出 。像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虽然长江水往北流,但那是借助泵站扬水,根本不是落差自流 。而像京杭大运河,虽然连通南北,但水流方向并不固定,南向北、北向南,各段方向不相同 。
文章插图
说起京杭大运河,很多人可能认为,隋朝都可以修建南北运河,为什么现在的基建这么发达,反而却不能修建,其实运河与自然河流、现代水利设施完全不同 。不可否认京杭大运河堪称世纪工程,连接了南北历史经济重心,但上面说了,运河流向并不固定,更多是用来发展内河航运,用在缓解水灾方面无解 。
记得还有人提出过设想,建一条高度由南向北递减的直线通道,让长江水洪峰自流到黄河,这也只是纸上谈兵 。长江中下游全长1900公里,平均河道宽度两公里多,这么宽阔的河道都不能及时排洪,所以修建的南北直线通道宽度要大于两公里,但这样的通道建设,沿途涉及大面积迁移,工程成本巨大 。
文章插图
另外,长江中下游落差60米左右,这已经减缓了长江泄洪速度,也就是说修建引水通道,首尾落差要高于60米,否则起不到排洪作用 。但60米的建设落差,意味着到达黄河后,通道已经远低于黄河河道,这样一来洪水已经无法再汇入黄河,与分解南北洪涝灾害的初衷相悖 。
最后,纵观我国已经建设的大型拦河水坝,基本都位于一二阶梯,第三阶梯平原地形一座都没有,因为平原地形没有修建大型水坝的条件,像三峡库区如果放到华北平原,几乎能将整个华北淹没 。综上,此想法只存在于纸面 。
文章插图
欢迎点击关注,留言一起探讨 。
其他网友观点古时有云梦泽,那可是个巨大的大水洼子,地域包括今天湖南湖北大片地区 。吸纳长沙洪水应该沒有什么压力 。经过长江多年泥沙淤积,云梦泽被逐渐淤积变小. 剩下了洞庭湖,那还是个日月星辰若出其中的庞然大湖,浩浩荡荡,横无际涯 。自唐朝直至近代,一直雄霸中国第一淡水湖王座 。
随着长江中上游人口剧增,毁林开荒,长江水中裹挟的泥沙大量增加 。淤积的泥沙终于让洞庭湖让出了第一淡水湖的宝座,而沿湖大规摸地围湖造田,更加大幅度消减了洞庭湖容纳长江洪水的调度能力 。
现在设想搞个巨大的人工湖用来调度洪水,实际上已经建了一个,那就是三峡大坝 。至于三峡和葛洲坝以下,由于地势平缓,落差不大,可资利用建人工湖的地方实在有限 。
治理长江水患,首先还是要抓紧治理长江上游的水土流失问题,大规模地开展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力争大量减少上游泥沙入江 。还可以考虑在某些河道过于弯曲的地方采取截弯取直的河流改道工程,加速江水流速,起到冲刷河道泥沙的作用 。目前,洞庭湖已经有部分地方开始退田还湖 。应该尽力保持洞庭湖的容水能力不再下降 。我们不能让长江变成中国的第二条悬河,否则汛期一来,顶在长江沿岸城乡头顶的那个大水盆子,就是个随时可能引爆的不定时炸弹 。
其他网友观点我国降水在空间分布上并不均匀,其中南方较多,北方较少;东部偏多,西部偏少 。除此之外,我国降雨在时间上分布也不均匀,其中夏季较多,冬季较少 。正是因为我国降雨在地理以及时间上分布不均,所以才会经常发生干旱或者洪涝灾害 。
文章插图
降雨在时间分布上的问题比较容易解决,只要我们多修水库,扩大湖泊面积,就可以实现对水资源的有序调控 。比如:在旱季时多放水,在汛期时拦截洪峰 。就可以最大可能地减少干旱或者洪涝灾害的发生 。
既然降雨时间分布不均的问题能够解决,那我们能不能通过修建运河来解决降雨的空间分布不均呢?
京杭大运河与南水北调如果你对我国的地貌有印象的话,你会知道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所以河水自西向东流 。但也由于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使得我国的天然河流很少有从南向北流,所以南方的降水很难被北方地区利用到 。
在过去,隋朝时挖掘了连接南北方的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大运河的起始点是杭州余杭,北到北京 。
文章插图
京杭大运河不仅让南方的水运输到了北方,还加快南北方的交流,在过去人们只能通过陆运来运输货物,现在可以通过漕运,加紧了南北方的联系 。
除了京杭大运河之外,我国在近些年来也组织修建了“南水北调”工程,这大大缓解了北方的干旱压力,目前北京和天津等地区的饮用水,有一部分就来源于南水北调工程 。
运河既然京杭大运河以及南水北调工程能够解决一部分我国降雨在空间上的不均匀,那为什么我们没有多修几条连接南北方的运河呢?
其实是因为钱 。
虽然我国最缺水的地方是西部地区,但是东部人口多,对水的需求更多,所以会有限考虑在东部地区修建运河 。
文章插图
但是,东部人口的密度非常大,而想要修建运河需要将运河周围的人们移出;而且修建运河也会淹没周围的耕地、工厂等,需要对这些产业做出相应的赔偿,因此修建大运河所需要的资金非常庞大 。
更重要的是,我国已经修建了三条南水北调工程,这些工程也发挥了相应的功能,为北方运输了大量水资源,因此没必要再修建新的运河 。
文章插图
洪涝灾害
其实,南方的洪涝灾害并不能通过运河运输到北方来缓解,反而可能会造成运河两岸也发生洪涝灾害 。
我们知道,我国南北地势相差不大,所以河道平缓,水流速度较慢 。如果南方地区发大水,导致南方出现洪涝灾害,那么由于运河的水流速度较慢,也无法快速将南方洪灾运输到北方,反而会积蓄在运河地段,形成洪涝灾害 。
想要缓解南方的洪涝灾害,需要的是扩大当地的湖泊面积,这是因为湖泊就是天然蓄水池,如果当地发生洪涝灾害,湖泊可以起到分洪作用 。
文章插图
另外,大型水库也可以充当蓄水库,通过人为调控水库的出库水流量,来拦截洪峰,降低当地经济损失 。
以三峡大坝为例,前段时间长江3号洪水形成,三峡水库的入库流量达到了5万立方米每秒,而三峡大坝的出库水流量仅有3万7千立方米每秒,其余的水流量被拦截在三峡大坝中,慢慢泄洪 。
可以说,如果长江上游没有较多的大坝拦截洪水,削弱洪峰,那么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还会更加严重 。
文章插图
总结
修建南北贯通的运河并不能分担南方地区的洪涝灾害,反而会因为运河地势平缓,流速较慢使得运河两岸发生较大的洪涝灾害 。
【大胆的设想,类似修建大运河的工程,如果打通长江与黄河,中间修两条水坝,来分解南北的洪涝灾害,可行否?】南方洪涝灾害频发,为了治理水患,我国早就开始退耕还湖,修建水库,建造大坝等 。只是因为当地人口众多,且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势平坦,洪水容易冲出水道,导致洪涝灾害的发生 。
推荐阅读
- 人类活动是否也是引起发生地震的原因之一?
- 如果为长江,黄河等大河造就更高,质量更好的堤坝是不是可以长时间不怕洪水泛滥?
- 为何今年的台风比往年少许多?
- 紫薯的功效和作用
- 补血养颜茶的做法和配方喝了好气色好
- 怎么锻炼脸部肌肉
- 束腰带能减肥吗
- 82属狗女39岁大劫 1982年闰四月出生人的命运
- 桃花劫什么意思?
- 分裂的欧洲和统一的中国,为何说地理决定了中欧的不同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