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猴年马月”中的“马月”,指的是几月份? 马月是几月?

【成语“猴年马月”中的“马月”,指的是几月份? 马月是几月?】每当人们觉得某件事遥遥无期 , 甚至不可能实现时 , 就会用“猴年马月”这句话来表达内心的无奈 。久而久之 , 这个成语成了世人的口头禅 。但是 , 这里的“马月”指的是几月 , 几年才有一个“猴年马月”?估计很多人不太了解 。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 。
虽然古代科技落后 , 但古代中国人的智慧是惊人的 。早在四五千年前 , 黄帝时期就发明了干支纪年法 。据《世界书》记载:“荣成造历 , 雷达造甲子 。他们都是黄帝的官员 。自黄帝统治以来 , 他们开始用甲子来标记日子 , 甲子每六十天持续一周 。”可见我们的祖先绝不是在开玩笑 , 对他们的崇拜就像一条无尽的河流 。
先秦时期就出现了与地支相对应的十二生肖 , 如松鼠、丑牛、阴户等...在十二生肖中 , 除了龙之外 , 其他动物都极为常见 , 就不讨论龙是否真的存在了 。现在我们用公历(公历) , 但以前的历法是农历(阴历) , 月份是正月和二月...腊月 , 而“马”对应的是农历的五月 , 相当于阳历的六月、七月 。
也就是说 , 每年农历的五月都可以称为“马月” 。根据生肖 , “猴年马月”每十二年会出现一次 。成语都要有出处 , 那么“猴年马月”最早是从哪里来的呢?查了一些古籍资料 , 知道是由“猴年闰月”演变而来 , 引出三个问题 。什么是“闰月”?“闰腊月”多久能出现一次?历史上“猴年闰腊月”是什么情况?
众所周知 , 每四年有一个闰年 , 但“闰月”并不是四年一次 。这两者有很大的区别 。古人虽然没有天文望远镜 , 但他们从未放弃对天空空宇宙的观测和探索 。为了指导农业生产 , 通过多年的研究 , 他们制定了立春、雨水和蛰的24个节气 , 分为12个节气和12个中气 。而且每个农历月份基本上都有一个节气 , 一个中气 , 看起来很神奇 。
后来人们发现有些月份比较特殊 , 只有节气 , 没有中气 , 于是设立“闰月”来调整 。古人经过仔细计算 , 发现了闰月的规律 。每隔十九年 , 就会有七个闰月 。比较常见的闰月是农历的四月、五月和六月 , 而十月和冬季月份(十一月)的闰月比较少见 , 可能几十年才出现一次 。
然而闰腊月更是少之又少 , 几百年都没有过 。最晚的一个要到公元3358年 , 也就是1340年以后才会出现 。绝对是千年难得一遇 , 那一年又不是猴年 。照此推断 , 猴年腊月几乎不可能有闰 。估计几万年才能发生一次 。你震惊了吗?所以 , 如果只说猴年的话 , 我们可以十二年见一次 。周期不算太长 , 还可以接受 。但要想猴年跃进腊月 , 未来一两千年都不会遇到 。真的是遥不可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