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生的5大爱情定律 爱情定律

有人说,世界是圆的,人生是圆的,人生也是圆的 。
其实爱情也是 。
绕来绕去,来来去去,绕不开的词遇见,爱,错过,再遇见 。
当爱情和时间交了手,我们会发现每个年龄段的爱情都有自己独特的悲伤和特点 。
8岁,24岁,30岁......
总结一下,其实都有自己的恋爱规律 。
01.
18岁——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如果你担心某事发生,那么它更有可能发生 。
18岁的爱情是什么样子的?
在我看来,有点像那些漂浮在无边无际的蓝天上的白云 。
简单,纯粹,美好 。
往往越美好的东西,越容易消散;越容易得到的东西,越害怕失去 。正如九夜茴在《匆匆忙忙》中所写的:事实上,你越害怕失去,就越容易失去 。
电影中的陈迅和茴香也是如此 。
一个是阳光帅气的男神,一个是文静的邻家女孩 。
两人在《爱的种子》的年纪相遇、相知、相爱,却又错过了彼此 。
这是福也是祸 。
幸运的是,他们在最好的年纪相遇;可惜他们相遇早,人生太漫长 。
所以年轻的时候会担心以后能不能一如既往的爱对方,能不能和对方白头偕老 。
在王菲的《匆匆》中,有一句评论是这样写的:
“2015年5月临近高考 。我和他一起看了《匆匆那年》,问他那年我们会不会去闯 。他发誓他不会;2015年高考失利,选择复读 。他去了四川大学,一年在不同的地方见了五次面 。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2016年高考后,6.18我们在川大分手,我在外面哭了一夜 。6.22考上了川大,但是回不去了 。最后一个人去了北方,我们再也没见过他 。”
一句再也没见过的话,为那次青春的邂逅,轰轰烈烈的爱情,画上了句号 。
回首往事,曾经深爱的爱人成了过客;曾经害怕的损失变成了现实 。
所以我终于发现:
原来18岁的爱情是一个关于思念的故事 。
02.
24岁——不确定性原理
不确定性原理: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存在不确定性 。
24岁,不大,但也不小 。
总会有那么一两个人,会在心里留下深深的烙印 。
我也看过别人的故事,里面写着爱,保护,背叛,逃避 。......
这个年纪,我们不再对爱情充满期待,也不会像18岁时那样,把最纯粹最真实的爱给一个人 。
因为我们都被爱过,被深深伤害过 。
一个女生在后台留言说“被伤害过的人真的很难再相信爱情了 。”
是的,受过伤的人,再加上满满的孤独感,在爱情面前变得小心翼翼 。
毕竟这世上美好的东西都不坚定,人心是最善变的 。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思想、情感和生活,这些都是不确定的 。
《女人的爱》里,Selina在和家人聊天的时候说起了往事 。她说,“我其实相信爱情 。它仍然存在,但我是否相信它会发生在我身上是另一回事 。”
我们曾经以为爱有一个不同的名字,永远 。
后来才知道,爱情的别名是不可捉摸的 。
我们无法预测身边的人什么时候会走散;
我们无法预知是否还能相信爱情;
我们无法预测爱情是否会发生在我们身上 。
24岁的我们突然明白了史铁生的那句话:“爱情是孤独的证明” 。
24岁的爱情是孤独的证明 。
03.
30岁——正是时候 。
合适定律:把合适的人放在最合适的位置上 。
“老板不年轻了,该结婚了 。”
这是我们在30岁时最常听到的一句话 。
“别等他了,他不会来的 。”
这是30岁的我们反复强调的一句话 。
于是,三十岁的我们,最终选择了向现实妥协 。
Zhihu,#到了年龄,到底要不要结婚#的话题下,一个男人说:
“他不如我的前任,但对我来说刚刚好;我不可能像爱他一样爱前任,他也是 。其实不是凑合的问题,是迁就的问题 。年纪大了,没有再遇到喜欢的人 。选一个各方面都合适的人也不错,因为慢慢的我们会发现,两个节奏一致的人会走得很远 。”
的确,只有两个人彼此并驾齐驱,并驾齐驱,才能走得很远 。
我想这也是很多人选择30岁凑合的原因吧 。
毕竟这个年纪,我们真的拿不下自己的青春,等不到一个素未谋面的人,也真的花不起精力去陪伴一段稳定的感情 。
我想起一个哥们 。29岁那年,我结束了六年的感情,和谈了半年的女孩结婚了 。
当时我就很疑惑,问他,为什么是这个女生?
他说,因为她适合我 。
“适合”二字,是对六年感情最大的讽刺;是合适,但又是现实,迫使他做出无奈的选择 。
我看过这句话:“有的人适合一辈子,有的人适合错过一辈子 。”
你可能不喜欢和你共度余生的人;
值得记住的人,不一定能陪你到老 。
这就是现实,也教会了我们一个30岁的道理 。
04.
36岁——费希纳定律
费希纳定律:当你习惯了一件事,你的心态就会改变 。
都说婚姻有七年之痒 。
这种痒叫习惯 。
习惯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当你习惯了一个人,激情会消散,感觉会平淡 。然而,爱情想要的更多 。
正如宋丹丹所说:
【人一生的5大爱情定律 爱情定律】“本来我只想要一个拥抱,不小心又多了一个吻 。然后你发现你需要一张床,一个套间,和一张证书...离婚的时候,你记得你只想要一个拥抱 。”
原来你以为你床边的人眉清目秀,他每天送你一朵花你就能兴奋一整天 。后来你发现他的眉毛眼睛都很普通,每天送的花也没什么新意 。
一开始,你觉得和他在一起的每一天都充满了活力,但后来,你发现,重复的日子就像清晨的蝉鸣,嘈杂又无聊 。
36岁,生活的不断压力,婚姻的繁琐而矛盾的膨胀,让你疲惫而无聊 。
于是,习惯就被另一个词取代了,那个词就是“长期结婚的夫妇” 。
“结婚了还看什么电影?”;
“结婚了表现出什么样的爱?”;
“我是老夫老妻了,但我还是在乎我做什么”;
\"......\"
老两口的格局成了你和他之间最大的杀手锏 。
《美国心理学杂志》曾经发表过这样一项研究:
“婚姻触礁的真正原因,不是之前普遍认为的夫妻矛盾,而是婚后关系变得平淡、平淡 。”
平淡后的感情也开始变得平淡无趣 。
软弱是36岁的你最深的感受 。
05.
42岁——牛顿第三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发生 。爱与恨是一样的,种下了就会得到 。
有人说:婚姻有两种,一种是伴侣关系,一种是余生 。
在我看来,婚姻还有另外一种状态:初心是余生,日常伴侣 。
明明是两个要走一辈子的人,结果却成了室友 。
这是很多人没想过,但又不得不面对的情况 。
台湾省有个短片叫《餐桌上的陌生人》,讲的就是这个 。
短片的主角是一对结婚多年的夫妇 。
他们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却成了彼此最熟悉的陌生人 。他们曾经无话不谈,现在他们的谈话除了日常必要的交流,也只是敷衍了事 。
一个忙工作,一个忙生活 。表面上他们是夫妻,暗地里他们只是室友 。于是在42岁的时候,我一直期待的婚姻终于变成了“丧偶”婚姻 。
很多人想不通 。为什么会这样?是他变了还是我变了?
其实都变了 。
感情问题,任何一方都有责任 。
当我们觉得对方变了,变得不再体贴,不再温暖,变得冷漠自私,也许,那时的我们已经变了 。
可能变得更不满足,更强大,更脆弱 。......
时针不停转动,一切都在变化,包括42岁的你,42岁的你的爱情 。
我们对爱情没有任何奢求 。我们只要日子,可以和他和平相处 。
而这是人生最大的奢侈 。
朱生豪说道:
“大概是一个人,年轻时是诗人,中年时是小说家,老年时是散文家 。”
这句话,来形容一个人对爱情的理解,同样贴切 。
年轻的时候,爱情是一首诗 。
随着太阳升起,随着月亮不变,随着糖滋润你的嘴 。
青春里,爱情是一部小说 。
底色是悲伤的,而过程是酸甜苦辣的 。
很长一段时间,爱情都是散文集 。
在长流的日子里,处处都是小事 。
而我们是有笔有墨的作家 。
每个时代的爱情都是对我们的挑战 。
是谴责方遒还是隐藏它完全取决于我们 。
-结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