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昌族的厚重文化体现在什么地方?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上下五千年所继承下来的传承是不可估量的,不管是物质上的还是非物质的 。而多民族是其中的原因之一,更多的是每一个民族所继承的传承种类繁多 。
那么,在继承的阿昌族文化中,他的厚重文化体现在什么地方呢?随小编去看看吧!
阿昌族人口共有2.7万余人,是云南省特有的民族,主要聚居云南省西部地区德宏州的陇川县、梁河县及潞西市,保山腾冲县、龙陵县也有少量分布 。陇川县的户撒地区和梁河县的遮岛是最集中的地方 。阿昌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文字 。阿昌语分为户撒和梁河两种方言,大多数阿昌人都会讲汉语、傣语,户撒的阿昌族还会讲缅语和景颇语,他们中有不少人能通五六种语言 。
历史
“阿昌”还有“峨昌”、“莪昌”、“俄昌”等称谓 。因居住地区不同,还有一些如“勐撒掸”、“衬撒”、“汉撒”的自称 。先民早期生活在滇西北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流域 。约在公元13世纪,经过多次迁徙,逐渐定居到现在聚居的地方 。阿昌族人民从驻守边疆的汉族屯兵那里学会了耕种水田、打制铁器的技术,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商品经济有了初步发展 。唐宋时期,阿昌族地区属南诏和大理政权管辖 。明清时期,一直实行土司制度 。解放前,阿昌族地区处于封建领主经济,地主经济已有一定的发展 。
礼仪
阿昌族热情好客,尊老爱幼 。待客有劝饭习俗,劝饭时,无论已饱否都应伸双手捧碗相接,不过,通常劝饭是象征性的,通过劝饭讲情说意,乃至唱劝饭山歌抒情,表示欢迎客人才是真正的缘由 。遇敬酒倒茶,忌不礼让就接受 。在劝酒、劝茶时,无论会喝酒、喝茶否,忌讳客人不接受 。双手接递或起身行礼,视为恭敬 。
节庆
阿昌族过去普遍信仰小乘佛教 。在梁河、潞西一带的阿昌族主要奉行鬼神崇拜和祖先崇拜 。主要宗教节日有进洼(关门节)、出洼(开门节)、烧白柴、泼水节等 。除宗教节日外,还有具有本民族特有的传统节日 。火把节、窝罗节、浇花节和春节 。其中以火把节和窝罗节的规模较大,活动内容较多 。
婚俗
阿昌族同姓忌婚配 。有招婿入门习俗,上门男子须改名随女方姓 。婚礼举行3天,如解除婚约婚誓,须退回盟誓的相片及头发 。婚宴上,先要请新娘的舅舅坐在上首,并摆上一盘用猪脑拌制的凉菜,酒宴后舅舅要送新娘一条约4.5千克的带猪尾巴的后腿,称为外家肉,表示新娘要永远不忘娘家的养育之恩 。
服饰
阿昌族的服饰简洁、朴素、美观 。男子多穿蓝色、白色或黑色的对襟上衣、黑色长裤,裤脚短而宽 。妇女的服饰有年龄和婚否之别 。未婚少女平时多着各色大襟或对襟上衣、黑色长裤,外系围腰,头戴黑色包头 。
饮食
阿昌族喜吃芋头,但以米饭为主食,也常用大米磨粉制成饵丝、米线作为主食 。肉食主要来源于饲养的猪和黄牛 。
建筑
阿昌族人家的住宅,皆建造为三合或四合院样式,三合一照壁的形式居多 。木头皆是阿昌族人家起屋建房的主要材料,过去的木框架虽然已经改变为今天的钢筋水泥框架,但房屋的内壁却仍然是木料 。阿昌族人家都喜欢在这内壁上镂刻各种各样的图案 。
禁忌
阿昌族禁止在正月初一杀家畜和伤害动物;妇女生孩子未满7天时,忌讳别家男子进入院内 。家堂上忌乱放杂物,忌放刀放枪 。火塘上的锅脚石或三脚架或木柴头,忌用脚踏踩或坐在上面,忌向火塘吐口水,也不能从火塘上跨过 。阿昌族人家的门槛多为方形木料,忌站,忌坐,忌用刀砍,其观念中门槛代表门风好坏和家道人丁的兴盛 。阿昌族的卧房分布在正堂两边,老者居左边,其他居右边 。男性长者忌进已婚晚辈的卧室 。未婚男子可住厢房或厢房楼上 。女性忌住楼上;男子在楼下,忌妇女上楼 。忌妇女跨踩农具工具 。
宗教
【阿昌族的厚重文化体现在什么地方?】阿昌族地区的人民普遍信仰南传佛教和道教,他们崇拜动植物、神灵、鬼魂等,宗教色彩浓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