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故事:苗族关于龙的传说

龙对于中华各个民族来说 , 都是一种权利和身份高上的象征 。尤其是在汉族 , 龙是权利最高的代表 。因此在古代人们习惯把皇帝的位置称为龙椅 , 把皇帝的衣服称为龙袍 , 而把皇帝日常的喜怒哀乐成为龙颜 , 而苗族文化中 , 对于龙的尊重并不亚于汉族 。而且还有一个很美的传说 ,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苗族文化吧!
【民族故事:苗族关于龙的传说】苗族 , 作为中华56个民族中的一员 , 对龙的崇拜并不亚于汉族 , 苗族人民对龙有着许许多多美丽的传说 。
相传 , 很久很久以前 , 苗疆腹地的台江遭受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旱灾 。河水断流了 , 水井干涸了 , 田土绝收了 , 山上的树木全死了 , 很多人因为没水可喝也相继死去 。为了找水 , 为了拯救这些无助的村民和这片干涸的土地 , 人们四处找水 。虽然 , 历尽了千难万苦 , 但天照样干 , 地照样渴 , 人们照样没有水喝……
村子里有一对相依为命的母子 , 母亲70多岁了 , 虽已白发苍苍 , 却心地善良;儿子20出头 , 为人正直勤劳勇敢 , 但还未谈婚论嫁 。儿子很孝敬母亲 , 母亲也十分疼爱儿子 。看见人们焦急地四处找水 , 母亲便对儿子说:“儿子 , 你也出去找水吧 。”儿子说:“我去找水 , 谁来照顾你啊 , 要知道找水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 。”
母亲说:“为了找到水 , 为了让乡亲们得救 , 你应该出去找水 , 只要找到水 , 我就是死了也心甘情愿 。”在母亲的极力劝说下 , 儿子含着热泪依依不舍地告别了母亲 , 踏上了找水的艰难路程 。他不畏山高路陡 , 不顾杂草丛生和荆棘满地 , 找啊找 。几天过去了 , 尽管他精疲力竭仍然一无所获 。有一天 , 他来到了一座险峻的山峰 , 刚坐下来稍稍休息 。
忽然 , 他看见不远的一处悬崖峭壁下有一丛十分茂盛的青草 。他想 , 天这么旱 , 山上的草木几乎枯死了 , 为什么这草如此的茂盛?他断定这里一定有水源 。于是他艰难地爬了过去 , 用力把那蓬草拔了出来 。顿时 , 奇迹出现了 。一股清泉喷涌而出 , 并且越流越涌 。泉水流过了山岗 , 流过了田野 , 流进了村民的心田 。
村民们得救了 , 大片干涸的土地又重新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原来 , 这股清泉是龙潭的泉眼 , 龙王就盘踞在这崇山峻岭之中 。因为这位年轻人把龙潭的水给放了 , 因而得罪了龙王 , 龙王要惩罚他 , 要他变成一条永远臣服于龙王的龙 。于是 , 这个年轻人回到家后 , 昼夜不思油盐 , 只想喝水 , 并且水量惊人 。
他年迈的母亲每天为他端水 , 开始用小碗、大碗 , 后来用小桶、大桶;再后来 , 干脆扶着他来到村边的井口 , 小井喝干了喝大井 , 大井喝干了就来到了清水江边 。就这样 , 他不分白天黑夜、不论刮风下雨地喝水 。一个漆黑的夜晚 , 瓢泼的大雨下过不停 , 一声炸雷过后 , 这位年轻人突然变成一条青龙跃向了江心……
这位年轻人走了 , 他的母亲很伤心 , 她哭啊哭 , 哭肿了双眼 。因为她的儿子是为大家而死的 , 因此大家都来照顾她 , 让她度过晚年 , 为她养老送终 。同时 , 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年轻人自发地来到江边为他磕头烧香、感激他的大恩大德 。据说 , 现在台江的施洞、老屯一带每年的农历五月二十五日的“龙舟节”就是为了纪念这位年轻人 。
由此看来 , 苗族人民对龙的崇拜有着较深的历史渊源 。对苗族来说 , 龙除了具有一种至高无上的神的力量以外 , 还是一种精神源泉 , 一种图腾和信仰 , 更是一种喜庆和吉祥 。虽然 , 苗族没有像汉族那样 , 把龙当成统治阶级的最高统治者 , 但同样把它当成崇拜的偶像 。
关于这点 , 从苗族青年游方对歌的歌谣中可以得到印证:“回家了阿妹 , 明晚来相会 , 莫要等你像条龙 , 等得人心乱哄哄”、“等你等得好心焦 , 好像等得龙一条……”等就足以证明 , 龙在苗族人民心目中的地位 。
的确 , 台江当地的苗族 , 对龙是相当崇拜的 , 除了农历五月二十五的“龙舟节”以外 , 还有台拱一带正月元宵的“玩龙灯”以及遍及台江的“接龙”习俗和老人死后安埋要选“龙脉”等无不充满着对龙的图腾与崇拜 。
总之 , 龙是苗族人民心目中圣洁的“神” 。我们常说“只有民族的 , 才是世界的” 。所以说 , 苗族关于龙的传说 , 关于龙的文化遗产 , 也是中华民族不可多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