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养殖饲料利用率低怎么办?

只有有效的改变饲料利用效率和投喂管理模式才能最终改善水质和底质,为对虾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

一、如何改善饲料的物理特性?

一般的硬颗粒料耐水性差,营养物质在水中溶失率较高,这不仅造成浪费,而且会严重影响到对虾的养殖环境 。此外,硬颗粒料普遍采用高含量淀粉作为黏合剂,高糖会增加肝胰腺的代谢负担,引起疾病暴发 。

那么具有什么样的物理特性的饲料才能改善对虾养殖环境呢?全熟化饲料先进的制粒技术采用低淀粉含量即可完美解决饲料的粘合问题,生产出的全熟化料在水中软而不散、耐水溶、耐撕咬,符合对虾抱食特点,不易产生啃食碎屑 。同时,较少的淀粉添加量和较高的熟化度可以显著提高对虾的消化率,减轻肝胰脏代谢负担,并且对虾排出的粪便易成型,显著降低水质污染 。全熟化料的这些物理特性使其成为工厂化棚虾养殖户的首选饲料 。

二、量化投喂管理,选择合适饲料粒径

量化投喂管理是养殖成功的关键,直接决定对虾的生长速度和最终的养殖产量效益 。若饲料投喂不足,会影响对虾的生长;若过量投喂,不仅会浪费饲料,而且污染水质与底质 。

主要养殖区域在对虾不同规格时期的投饵率

如东地区的小棚虾养殖户平均投喂量仅为山东莱州地区的工厂化模式50%-75%,经分析主要是由于如东地区养殖户为了调控水质,因而控料严重,养殖前期的投饵率一般控制在6%-10% 。由于前期投喂不足,转肝之后的养殖中后期上料慢,养至40-50头/斤的出虾规格则需要90多天 。

浙中南地区的工厂化大水体模式中习惯在转肝期采用较高投饵率,且标粗期和8公分中后期阶段的投饵率也略高于如东地区的工厂化模式,生长速度略超过如东模式,养至40-50头/斤的出虾规格需要约80天,但饲料系数往往偏高,存在一定比例的过量投喂值得引起注意 。

广东地区高位池合理控制放苗密度模式下在投饵率并不很高的情况下,对虾产量却成果喜人,80多天就能达到30头/斤的出虾规格,主要是因为投喂不过量,并配合采用了合适的投喂粒径,有效提高饲料利用率 。

【对虾养殖饲料利用率低怎么办?】山东莱州地区由于采取大量换水,投放密度大(30万/亩以上),标粗期、转肝期、8公分中后期阶段的投饵率都远高于其他地区,因此在山东工厂化小水体养殖模式中,80多天就能达到30头/斤的出虾规格,不同阶段投饵率都超过如东小棚虾一倍水平,虾的生长速度也获得大幅提升,饲料系数并没有偏高 。

除了在投喂管理上做到量化外,选择合适饲料颗粒粒径也很重要 。目前,市场上对于对虾的投喂规格认知较为混乱 。同样为体长8cm的对虾,浙中南(舟山)高位池习惯用1.6mm粒径的饲料,而如东小棚虾选用1.3mm粒径、山东工厂化模式选用1.6mm粒径、如东工厂化模式选用2.2mm粒径 。对此,宁波天邦水产饲料研究所赵帅兵博士研发团队专门进行了试验,分别用6种粒径(1.3mm、1.6mm、2.2mm、2.8mm、3.3mm、4.3mm)的饲料投喂体长8cm的对虾,观察发现对虾的摄食可分为3类:小颗粒步足钳食,中颗粒颚足抱食,大颗粒步足抱食 。对于体长8cm的对虾,当饲料粒径大于2.8mm,需要步足辅助颚足抱食,因完全摄食一粒饲料耗用时间长达半小时,摄食后期饲料易产生碎屑;当饲料粒径为2.2mm时,对虾基本可以实现用颚足抱食;当饲料粒径小于1.6mm,对虾可以直接用步足钳端夹住饲料送进口器;但是当饲料粒径小于1.3mm时,对虾每餐则需要频繁用步足钳食,甚至多达几十次才能饱食(粒径太小,钳端饲料易滑落),这样会造成摄食能耗增加 。结合对摄食能耗和时间的综合考虑,建议体长8cm的对虾摄食1.6-2.2mm粒径的全熟化饲料为宜,而非粒径越小越好 。


对虾养殖饲料利用率低怎么办?

文章插图
对虾养殖饲料利用率低怎么办?

文章插图
对虾养殖饲料利用率低怎么办?

文章插图
对虾养殖饲料利用率低怎么办?

文章插图
对虾养殖饲料利用率低怎么办?

文章插图
对虾养殖饲料利用率低怎么办?

文章插图
其他网友观点

是说饵料系数高吧!这涉及的方面就很多了,如虾苗品系,快大的自然比高抗的长得快,料比低;如模式,散养通常比精养料比低;如增氧能力,溶氧高,摄食好,消化好,料比低;如管理,到位的,遵循四定原则,定点、定位、定量、定时,自然料比相对低 。还有很多种情况!水产养殖千变万化的,赚钱是硬道理!


对虾养殖饲料利用率低怎么办?

文章插图
其他网友观点

对虾养殖中,饲料的养殖成本较大 。对虾的养殖的利用率较低,是因为对虾的肠道不好,吸收营养物质的效率低 。在饲料中添加优兰宝可以有效的清理肠道垃圾,提高肠壁的通透性 。提高饲料的利用率,降低养殖成本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