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不知道入声字怎么发音,却还坚持用平水韵写诗?
实际上 , 有很多证据表明 , 在唐代的时候 , 入声韵尾合并消失的过程就已经开始了 , 这个过程持续了很久 , 一直到现在仍在继续 。
譬如 , 很有名的一个例子是下面这首诗:
戏妻族语不正(唐) 胡曾呼十却为石 , 唤针将作真 。忽然云雨至 , 总道是天因 。“十”是入声字 , 韵尾是[-p];“石”也是入声字 , 韵尾为[-k] , 两个不同的韵尾开始合并 。这个例子被很多音韵学家认为是入声消失的先声 。
到了宋代的时候 , 实际上日常说话和写诗的语言体系已经不尽相同 , 时有诗歌作品将日常说话的口音带入到了诗歌作品中 , 譬如辛弃疾就有将“绿”这个入声字(拟音为[liok])当作去声入韵的例子 。
而到了元明清 , 北方官话中的入声韵尾实际上已经大规模消失了 , 元人的《中原音韵》可资佐证 。朱元璋开国定《洪武正韵》 , 有参考南方方言 , 恢复入声的举动 , 可见北方官话的状况 。
文章插图
但是 , 大家有没有发现 , 从唐到清 , 基本上没有诗词大家因为“便读”而在创作的时候废入声字 。这一千年里 , 卓越的文学家多如繁星 , 智识超越我们的大宗师也不在少数 。
我们是不是该想想 , 难道他们不知道说话的口音已经发生变化了么?他们不知道很多时候自己写出来的东西朗读出来是不押韵的么?
他们为什么没有改动?
这就涉及到一个诗体成型的问题了:现存的若干诗体 , 出现在历史上的次序先后有别 , 黄金期也不尽相同 , 后人搞创作的时候 , 不能因为自己的便利而妄加更改 , 让这一诗体中最优秀杰出的一批作品成了“不押韵的”“写错了” 。
从古到今 , 大体上都是后人因循前人 。
譬如:
近体诗成熟于唐 , 所以用韵基本上符合唐的实际 , 用韵比较严格 , 邻韵不可通押 。(比如“东”“钟” , 我们现在读是押韵的 , 唐人那里算邻韵 , 不押韵 。)
后来宋人写近体诗的时候 , 实际上的语音已经不符合这种状况了 , 但他们没有因为口音不符就乱来 , 而是依照唐人的准则来操作 。
但是 , 词这一诗体成熟于宋 , 所以词的用韵就比近体诗宽松很多 , 唐人所谓的邻韵在词里是可以通用的 。(比如“东”“钟”用在词里头 , 就算押韵了 。)
到了元代 , 口音已然剧变到更类似我们如今而非唐代了 。但元人写近体诗 , 依然依照唐的严格要求 , 写宋词的时候 , 仍然依照宋人的规律去做 。
但 , 成熟于元朝的曲 , 则根据元人的口音来操作了 , 譬如元曲里平、仄都是通押的 , 这更类似于如今大众的认识 。
……
发现没有 , 这个问题并不是我们如今才有的新问题 , 口音的发展也不是今天才有 , 从有人类以来就没停过 。怎么压韵的问题 , 上千年来 , 我们一直就是这么走过来的 。
举个例子 , Windows开发新版本的系统 , 必须考虑兼容性的问题 , 这个处理不好 , 大版本更新之后 , 很多软件就会出现不兼容的情形 。我们把“近体诗用韵”视为系统 , 将唐代伟大的近体诗视为永远不会更新的伟大软件 , 您更新系统到如今 , 难不成就抛下这批最典型成就最高的东西?
文章插图
今人的语音?宋有词 , 元有曲 , 明清有戏曲 , 现如今不是有新诗么?
实际上很多人存在一些重大的误解:古人就是按照《平水韵》说话的 。
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 , 《平水韵》只不过是一个拟音系统 。
啥意思呢?用通俗的语言说:语言会在时空中不断产生差异 。
从空间来说 , 很容易理解 , 距离远了 , 口音就会有很大不同 。我们现如今 , 不同的国家会有不同的语言 , 一个国家内 , 不同的地方会有方言有口音 。
注意 , 我们现在如此 , 古人也是如此 。
从时间来说 , 三千年前的人和两千年前的人 , 说话绝不一样 , 两千年前的人和一千年前的人说话也不一样 。
注意 , 我们现在如此 , 古人也是如此 。
所以 , 假设你作为一个清代科举考试的主考官 , 你要在考试中考察写诗歌 。就会面临一个标准化的问题 , 不然就会出现以下问题:
【为什么很多人不知道入声字怎么发音,却还坚持用平水韵写诗?】俺们老家就是则么说话的 , 你咋个能说我没压韵尼?(全国方言种类繁多 , 很多省份甚至隔壁县说话都不一样 , 这样无疑是无法定成标准的 。)
我这个诗押韵和唐人杜甫一样 , 你怎么能说我是错了?(依照传统 , 是没毛病啊 , 总不能说杜甫写错了啊 。)
所以 , 这个用韵的标准 , 必须兼顾历史传统和地域方言 , 这套东西 , 实际上就是《平水韵》 , 在宋代 , 这东西叫《礼部韵略》 , 在清代 , 这东西叫《佩文诗韵》 , 都是政府颁布 , 考试执行的 。
文章插图
这套东西的意义在于取一个最大公约数 , 保证任何时代任何地区的人 , 都有一个比较大的概率是统一的 。比如 , 假设宋代的西南方言 , 有百分之九十是符合的;今天的普通话 , 有百分之八十五是符合的 , 这就够了 。
所以 , 历史上也没有任何一个人 , 完全按照《平水韵》来说话 , 这套东西是拟定出来的 , 而非反应某一时期语音的实际 。
很多问题 , 比我们聪明很多的大脑已经想过了 , 着急反对是比较幼稚的表现 , 而先想明白苏东坡为何不改、周邦彦为何不改、姜夔为何不改、龚自珍为何不改 , 偏偏轮到我来改?
其他网友观点今人写诗填词用的《平水韵》是清代《佩文韵府》的106韵部版本 , 其与宋末刘渊所编的107部版本已经略有区别 。
文章插图
事实上 , 自隋朝沈约等人从梵音由获得启示 , 归纳出平、上、去、入四声 , 再到陆法言等人综合南北口音 , 编出影响至今的《切韵》后 , 每一个朝代的语音都在发生变化 , 这也至使每一个朝代都重修了韵书 , 如唐代的《唐韵》 , 宋代的《广韵》 。就正如起文所述 , 即使是在当下仍在使用的《平水韵》也在不断依口音变化作出调整 。
但有一点 , 由唐朝至清朝 , 所有韵书的重修 , 都是以《切韵》为基础 , 所以习惯上又将这些韵书归为《切韵》音系 。其修订的方法基本上是合并简化一些韵部 , 再为一些因语音变化变得不押韵的字音 , 重新拟音 。所以可以一脉相承 。
从陆续出土的《切韵》残本可考证 , 其并非一部语音字典 , 而是综合各地方言 , 经集体讨论 , 取最大公约数作定音的韵书 。也就是说《切韵》音系 , 是拟音音系 。
文章插图
在今音中 , 入声字已脱落 。这句话的表述也并不准确 。只能说入声字已在普通话中脱落 。在南方的大部分方言中 , 入声字依然存在 。例如通过粤语 , 我便可以从语感上直接分辨出入声字 。
那为什么在普通话地区 , 仍然有超过90%的诗词创作者 , 采用《平水韵》 , 而不采用更切合今人口音的《中华通韵》进行诗词创作呢?
最重要的一点 , 源自语言的因素 。
每一种文学形式 , 都有自己的语言 。同样 , 诗词也有诗词的语言 。语言是由语音、语词、语法三个要素组成:
文章插图
诗词语言中 , 以韵律为语音 , 以意象为语词 , 句法、章法为语法 。三者是相互维系的 , 我们很难就某单一要素去作改变 , 就正如不能用现代汉语语法去写文言文一样 。
在诗词语言中 , 意象(语词)体系 , 全部都是在《平水韵》体系(语音)下产生 。诗词声律结构的改变 , 也就意味着配套的意象使用习惯方式也全部要改变 。在没有新意象体系配套的情况下 , 单独改变语音 , 会在创作上 , 变得难堪 。特别是在诗词创作技法相对成熟后 , 会更加明显 。这也是为什么不论多年前冯永军在《当代诗坛点将录》点定的百名当代诗词大家 , 还是先两年徐晋如推举的当代国诗八大家 , 以至诗词作品广受大众欢迎的毛主席 , 都无一人不是采用《平水韵》进行创作的原因 。
文章插图
毫无疑问的 , 在普通话中入声字的脱落 , 会让不少诗词创作者感到困惑 。而掌握话语权者又不依历代传统 , 用拟音法重修《平水韵》 。在当下没有相应的语词和语法体系 , 去匹配《中华通韵》体系(语音)的情况下 。诗词创作者也只能依智者所言:“两弊相衡取其轻 , 两利相权取其重 。”继续采用平水韵体系进行创作 。
其他网友观点哈 , 死抱框框 , 食古不化 , 看来骂声一片啊!对同一事物 , 讨厌的人 , 任你说破天 , 也总是讨厌的;喜欢的人 , 当然也会有喜欢的缘由 。就象一些人 , 看着洋人过圣诞节 , 也跟着热闹一番 , 总不能指责人不知圣诞为何物 , 跟着瞎起哄、瞎胡闹吧?
我们中华民族 , 经历了五千年风风雨雨 , 走到现在 , 仍保持本色不变 , 为何?其实这就是传统的力量 , 传统文化就是我们民族的基因 , 虽有变化 , 却仍旧青山不改 , 绿水长流 , 成为民族的骄傲 。
古典诗词就是我们民族文化中最璀璨的明珠 , 无论风侵雨蚀 , 还是人为抹黑 , 历史终将荡去其尘埃 , 还她本来风采 。
入声字已在现代汉语四声中消失 , 那只是在通行的普通话中 。在南方方言 , 你侬我侬中 , 却无处不在 。在北方人最喜爱的京剧里 , 入声字更是神一般的存在 , 可以说 , 没有入声字 , 就没有京剧的唱念 , 京剧就不成京剧 , 成了外国人说的“北京的歌剧” 。
我们作为中华民族子孙 , 有必要对传统文化保持一定的敬畏 , 你不喜欢归不喜欢 , 没必要不分缘由 , 一概贬斥 。不喜欢格律诗 , 不是还有民歌、自由诗嘛 , 民歌自由诗写得好 , 一样会被人尊为“诗人”!
格律诗不只是给人看的 , 更多的是让人吟诵的!只有了解了古典文化内在精髓 , 才能把握其韵味 , 一板一眼才不致跑调 , 水深着呢 , 不是谁想否定就能否定的 。
任何文化都需改革和创新 , 但那是在充分吃透其精髓的情况下 , 否定之否定是为扬弃 , 而不是推倒重来 , 沙漠之上不深挖基础是盖不起高楼的 。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
- 为什么人失恋的时候,会变成诗人呢?
- 灌篮高手为什么三井寿人气也很高
- 汉朝大部分陵墓为什么是一字排开建在咸阳塬上?
- 狗为什么突然对人不友好
- 谷歌无人自行车为什么不倒
- 为什么有些人很喜欢苏轼?
- 柳永的诗词为什么会流传这样广?
- 你最喜欢哪首宋词?为什么?
- 贝克汉姆为什么叫做圆月弯刀
- 为什么从玉米中提取乙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