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剧的传统剧目:花腔小戏、折戏和本戏

大家都知道在庐剧文化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旧社会,唱戏的艺人备受歧视,又屡遭外界因素的困难,使得戏剧文化举步艰难能保存下来是极不容易的事,所以他需要的是我们更多的关注及重视并保存下来让他得以发扬,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庐剧的传统剧目:花腔小戏、折戏和本戏 。
庐剧的确切形成年代,目前尚无定论,但从其历史上的记录来看,距今已有130多年历史 。1985年,在安徽省巢湖市发现一刻的石碑 。碑的上方刻有“正堂陈示”四个大字 。碑文约400字,是当年在巢县任知县的陈炳所颁示的禁约 。
禁约计为四条,第二条即提到倒七戏 。这块石碑的发现,不但证明了倒七戏这一剧种名称在130多年前已经出现,而且对其产生年代提供了较为可靠的线索:即倒七戏这一剧种形成的年代,能追溯到1840年前后(清代道光、咸丰年间) 。
合肥人李鸿章还曾经用家乡的庐剧、俗称“倒七戏”代替过大清的“国歌”呢!那是清光绪22年(1896年),李鸿章以大清国宰相的身份出访欧美六国 。在德国,德皇威廉二世为他举行盛大国宴,并陪同参观军事操练,还赠他红鹰大十字头等勋章 。
德皇在庆宴上,要求各国使节唱本国国歌 。当时,大清国还没有制定国歌,李鸿章没有办法,就唱了一曲家乡合肥流行的“倒七戏”代替国歌,蒙混过关了事 。不管此事是真是假,庐剧也就是“倒七戏”在当时的流行,是不容置疑的 。
庐剧的传统剧目分花腔小戏、折戏、本戏三类 。
花腔小戏以反映劳动人民生活情趣和爱情为主要内容,也有一些讽刺喜剧和闹剧,如《卖线纱》、《放鹦哥》、《上竹山》、《借妻》、《骂鸡》等 。此外还有部分反映清末人民斗争生活临时编演的剧目,如揭露鸦片鬼丑态的《打烟灯》,反映农民投奔太平军的《下广东》等 。
折戏多为本戏中抽出的“戏胆”(具有独立性的精彩部分),如《张四姐闹东京》中的《捣松》、《梁祝》中的《闯帘》、《蓝衫记》中的《张太和休妻》、《三元记》中的《教子》等 。有些虽然来自徽戏、京剧或其他剧种,但通过庐剧艺人长期在农村演出,剧中人的性格、感情、语言,都从主要观众──农民的角度出发,加以重新塑造、丰富、深化,因而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乡土特色 。
本戏以家庭悲欢离合、爱情、公案为主要内容,除本剧种独有的《柴斧记》、《手巾记》、《干旱记》、《河神》等外,大都移植改编明清传奇、鼓词和其他剧种的剧目,如《彩楼配》、《琵琶记》、《药茶记》、《孟姜女》、《天宝图》等 。
【庐剧的传统剧目:花腔小戏、折戏和本戏】【结束语】群众是戏曲繁荣的基础,庐剧的发展离不开人民群众生活的土壤 。庐剧的剧目更多表现的是我国历史上反侵略战争、反压迫斗争或富有生活情趣的题材 。丹纳曾说,艺术的起源与发展与地域密切相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