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府逐瘀汤加减治坐骨神经痛医案
【病案举例】
案1
张某,男,34岁,双丰农行干部 。患者右臀部疼痛,牵引右下肢外侧,直至足背麻木胀痛已10年经县医院诊断为“坐骨神经痛” 。曾服中西药及用针灸、理疗等方法治疗,时愈时发 。
近日来右臀部疼痛加剧,牵引右腿,直至足背麻木胀痛,入夜尤甚,难以成寐,脉弦涩,舌净无苔 。
辨证:风湿痹阻,血行迟滞,经络痹阻 。
处方:生地15g,全当归10g,赤芍10g,红花10g,桃仁12g,川芎10g,枳壳10g,桔梗10g,川牛膝10g,木通20g,延胡索10g,茜草根10g,甘草5g
服药4剂右臀部及右下肢麻木胀痛大减,药已奏效,守方继进,服至20剂,右臀部及右下肢胀痛基本解除,并能上班工作 。
按语:关节筋骨疼痛,多属中医的痹证范畴,临床上一般多从风、寒、湿邪论治,独活寄生汤为其常用方剂本例患者,病情缠绵达10年之久,脉弦而涩,辨治从“久病多瘀”立论,处以血府逐瘀汤,是属常中之变也 。
案2
刘某,男,46岁,工人 。1994年9月26日初诊 。患者左、 。
臀、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疼痛间断发作4年,活动受限11个月,加重半月 。起始尚能忍受,但服消炎痛、阿司匹林片,用针灸、按摩、牵引等疗法均无效 。近半月来,因左下肢剧痛而卧床不起,动则疼痛加剧,寝食不安,家人抬送入院就诊 。查:表情,。
痛苦,右侧卧位,左坐骨神经分布区压痛明显,舌暗苔白腻,脉弦细 。X线腰椎片提示第3~5腰椎骨质增生 。西医诊断:左坐骨神经痛 。
辨证:气滞血瘀 。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
处方:血府逐瘀汤加减 。当归15g,桃仁12g,红花12g,赤芍12g,生地黄15g,桔梗15g,柴胡12g,川芎15g,牛膝18g,黄芪30g,杜仲15g,乌梢蛇15g,延胡索15g,杭白芍15g,香附15g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坐骨神经痛医案】水煎服,每日1剂,嘱睡硬板床 。服药6剂,疼痛明显减轻 。效不更方,再进10剂,症状基本缓解,行走自如 。上方减柴胡继服6剂,以资巩固 。随访3年,未再复发 。
按语:坐骨神经痛属于中医学“痹证”范畴 。风寒湿邪侵袭或气血虚弱,跌仆损伤,均可致气滞血瘀,经络不通而痛 。以血府逐瘀汤为主,辅以黄芪、杜仲、杭白芍扶正补虚,佐以乌梢蛇、香附加重理气通络之效,切中病机,标本兼治,虽非原方主证,却效如桴鼓 。
案3
李某,男,40岁,工人 。
主诉:腰痛3年,无外伤史,以腰骶为重,痛连膝足,晚上与起床时为甚,日间活动后减轻,西医诊断为坐骨神经痛 。局部压痛点行普鲁卡因封闭,即时痛缓,后继痛,舌质暗,经温经补肾、疏风祛湿等法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 。现症,腰痛连膝足,下肢静脉色紫,无水肿,舌边有瘀斑,脉细涩 。
治法:活血行气,通经止痛 。
处方:桃仁20g,红花、当归、牛膝、川芎、赤芍、乳香、没药、白花蛇各15g,生地黄40g,三七10g,血竭、细辛各5g,蜈蚣3条 。
6剂服后,腰痛大减,舌质瘀斑渐退,上方既效,酌加生地黄40g,白芍、桃仁、山药、山萸肉、吴茱萸各20g,黄芪50g,当归、甘草、木瓜各15g,川芎、附子各10g,细辛、血竭各5g,蜈蚣3条 。
服上方5剂,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自觉心烦寐差 。加酸枣仁20g,栀子10g,去附子、细辛,服6剂,寐可,不烦,舌质淡红,自觉无痛苦 。汤剂服之不便,上方按比例大其剂量,加工成散,装胶囊服之善后 。1个月后,随访患者,腰部活动如常 。
按语:“坐骨神经痛”属于中医之“腰痛”范畴 。初诊本病似属肾虚腰痛,血府逐瘀汤来治疗,似属风马牛不相及,但四诊合参,仔细辨证,该患是属于肝经血瘀气滞之证引起肾经腰痛之病 。因为肝藏血主筋,肾藏精主骨,肝肾同源,精血互生,血瘀则精瘀之故,这也是本病例辨证相符故取良效,而前医不效之因,但在临床应用时,尚需灵活随症加减施用本病3年,久病入络,所以减去行气化滞之桔梗、枳壳,加入搜风入络之白花蛇、蜈蚣,活血而不伤血之三七、血竭,消肿止痛之乳香、没药、细辛、生地黄,专治腰痛 。二诊加黄芪、附子以温经补气,山药、山萸肉滋阴补血;白芍、甘草,酸甘化阴;吴茱萸、木瓜,温筋柔络,皆属扶正求本之义 。三诊加入酸枣仁、栀子以养血清热除烦 。
推荐阅读
-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三叉神经痛医案
-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肋间神经痛医案
-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甲状腺机能亢进医案
-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糖尿病肾病医案
-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慢性肾炎医案
-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乳糜尿医案
-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胆结石医案
-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慢性活动型肝炎医案
-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急性阑尾炎医案
-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慢性结肠炎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