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甲戏的发展历史及其兴盛历程
我们一起来看看高甲戏的发展历史及其兴盛历程,就像(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的“戏剧,作为一种艺术,并非什么永远存在和固定不变的东西,而是在晚上的那短短的几个钟头里不断生长、不断发生着的东西 。”
可能感兴趣》》高甲戏的传统剧目及其分类介绍
高甲戏,流行于以泉州为中心的闽南方言区和港、澳、台地区以及东南亚闽南华侨聚居地 。
高甲戏前身是“宋江戏” 。据老艺人陈坪(1884~1957年)称,听其师傅代代相传说:明末清初,闽南沿海农、渔村庄,每逢迎神赛会喜庆节日,村民们有装扮梁山好汉游行于村里的,间或就地作简短表演 。由此出现儿童演出宋江故事,时称为“宋江仔” 。清道光(1821~1850年)以后,由成年人扮演的戏班,群众称为“宋江戏” 。
【高甲戏的发展历史及其兴盛历程】宋江戏以武打为主,其套数多采用民间的“刣狮”(即由艺人装扮成武士,手执各种武器,分别与雄狮搏斗),现存舞台上的武打套数“冷煎盘”、“大碰场”、“凤摆尾”等保留着“刣狮”的传统表演,也吸收了提线木偶的武打,称为“嘉礼打” 。
乐器用大小唢呐,配以南锣、南鼓 。宋江戏保留下来的剧目有《李逵大闹忠义堂》、《抢卢俊义》、《扈三娘替嫁》等 。南安岭兜村的“宋江戏”艺人与漳州来的竹马戏艺人及一名归侨合办一戏班,班名“三合兴” 。它突破专演宋江故事的局限,演出半文半武戏,剧目有《郭子仪拜寿》、《困河东》、《斩黄袍》、《逼宫》等 。合兴戏出现后,很受群众欢迎,戏班也增多了 。
“合兴戏”在发展过程中,“宋江戏”仍然存在,二者除剧目可以互演外,基本功和表演程式也互相吸收 。当时有规定,进合兴戏的艺人,必须能演“桶内戏”(即宋江戏的定型剧目)才能入合兴班演“桶外戏”(即合兴戏的幕表戏),二戏逐渐融合,至清末,宋江戏与合兴戏统称高甲戏 。
高甲戏的称谓据传:因演出时搭高台,穿战甲,拿戈枪,故观众叫做“戈甲戏”(“戈”与“高”闽南语音同) 。另有一说:戏班到海外演出,侨胞称家乡来的戏是高等甲等戏,戏班回来就自称为“高甲戏” 。还有一说,是高甲戏有九个角色故称“九角戏” 。闽南观众则称之为“大班”、“土班” 。
20世纪20至40年代,高甲戏发展很快,在晋江、南安、惠安、同安、安溪、永春、德化就有400多个戏班,年年都有戏班到菲律宾、新加坡、印尼等国演出 。各班竞技激烈,先后涌现出“十大虎班”:“前五虎”为“福庆成”、“旧大福”、“福胜兴”、“福金升”、“金秀春”;“后五虎”为“新秀春”、“大祥春”、“金成兴”、“新大福”、“福联兴” 。最好的称“龙班”,即“金莲升”,故有“一龙破五虎”之说 。
20世纪30年代,有些戏班已不满足于在农村草台流动演出,他们继续走出国门,足迹遍及东南亚诸国 。这一期间,出国的戏班达到高潮,计有:新连兴(1929-1935年)、三妹班(1929-1938年)、福连芳(1930-1933年)、锡坑班(1934-1937年)、桑林社(1934-1937年)、全和兴(1934-1936年)、协义社(1937年)、福顺兴(1936-1937年)、金春宝(1936年)、尚义社(1936-1937年)、小丁班(1936年)、新金春(1936年) 。1938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这些出国的班社于战前先后回国 。
1950年泉州市曾分期分批集中高甲戏艺人学习,以“泉州市高甲戏剧团”为例,它就是在那时“戏改”中,从五个民间职业剧团――“新秀春班”、“三合和班”、“福庆成班”、“新连升班”、“通华兴班”――中抽调最优秀演员数十人,组成的 。
他们是:董义芳、吴远宋、施纯送、许仰川、柯贤溪、刘再生、林秀来、陈子良、柯贤克、蔡秀英、黄秀郎、林固子、陈玉燕、林贤殿、施义烧、蔡文煌、田鸡仔、吴尊荣、肖迪频、肖光椅、姜金龙等 。
后又陆续调入一批对编剧、导演、作曲、舞美等具有专业水平的新文艺工作者,他们是:王冬青、吕文俊、杨波、张伯萍、陈枚生、王振权、王大弼、蔡展龙、佘楷模等人,与艺人长期合作,高甲戏从此开始由草台艺术转入剧场艺术 。
推荐阅读
- 戏说戏剧,泗州戏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 藏戏的开山鼻祖是谁?唐东杰布
- 比划猜词游戏题目 以及关于这个游戏的规则是什么
- iqoo是什么牌子手机 iQOO手机的发展历史
- 戏曲浅谈——柳琴戏的艺术特点与特征
- 闽南地方戏剧剧中,歌仔戏的由来
- 浅谈泗州戏的历史分布与地域变化
- 睡前小故事 玩游戏的小房子
- 曲艺有专攻!高甲戏角色名家大全
- 人与鬼神的较量,关于傩戏的传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