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中丸加减治胃下垂医案

胃下垂是指站立时,胃的下缘达盆腔,胃小弯弧线最低点降至髂嵴连线以下,称为胃下垂 。胃下垂好发于老年人、瘦长体型、产妇、长期卧床少动和患消耗性疾病体质衰弱的患者,常与其他脏器(肝、肾、结肠等)下垂并存 。西医治疗没有切实可行的方法,一般多采用加强腹肌锻炼,加强营养和对症治疗为主,其疗效欠佳 。
本病的发生多是由于膈肌悬吊力不足,肝胃、膈胃韧带功能减退而松弛,腹内压下降及腹肌松弛等因素,加上体形或体质等因素,使胃呈极底低张的鱼钩状,即为胃下垂所见的无张力型胃 。轻度下垂者一般无症状,下垂明显者有上腹不适,饱胀,饭后明显,伴恶心、嗳气、厌食、便秘等,有时腹部有深部隐痛感,常于餐后,站立及劳累后加重 。长期胃下垂者常有消瘦、乏力、站立性昏厥、低血压、心悸、失眠、头痛等症状 。
胃下垂的症状与中医学中的“胃缓”、“胃脘痛”、“腹胀”、“嗳气”、“嘈杂”、“腹泻”等病证相似,目前现代医学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以往中医治疗多局限于“中气下陷”的认识,其疗效亦欠满意 。
临床发现胃下垂病人,除了有胃体下垂、腹部坠胀、便溏、气短乏力等中气下陷症状,还有口干苦思饮畏寒肢冷,脘腹胀满,食纳减少,恶心,呕吐,胸闷不舒,嘈杂泛酸,嗳气善叹息等症状 。因而有中气下陷、脾肾阳虚、胃阴亏虚型和肝胃不和等不同证型 。单纯采用益气升阳法治疗不会收到满意疗效,有时用补不当还会加重病情 。
临床根据不同证型,采用中药、针灸辨证论治能收到较满意的疗效
【临床应用】
谭成邦等随证灵活运用理中汤加味治疗胃下垂,获效甚速 。
张士金等2运用附子理中汤加味为主,辅以针灸,治疗脾肾阳虚型胃下垂14例,疗效甚佳 。脾肾阳虚型:主要症状:面色淡白,神疲乏力,畏寒肢冷,腹部坠胀疼痛,腹泻,纳少,形体消瘦,舌淡苔白,脉沉弱 。治以中药温补脾肾阳气、散寒为主,尤以补肾阳为要,因为肾阳为人体一身阳气之本 。方用附子理中丸、右归丸加减 。药物组成:熟地黄15g,山药10g,山茱萸10g,枸杞子15g,菟丝子10g,鹿角霜6g,杜仲10g,肉桂6g,制附子6g(先煎),干姜10g,五味子9g,甘草6g 。
取穴以背俞、任脉、足阳明、足太阴穴为主 。以灸法为主,针刺用补法,或平补平泻法,取穴:脾俞、胃俞、内关、胃脘、足三里 。
久病体弱甚者加关元、胸8~12夹脊;食积者加建里 。艾灸隔日1次 。关元用隔姜灸,建里可针刺 。疗效标准:治愈:症状、体征均消失,X线钡餐检查胃的小弯弧线最低点上升至正常范围好转:症状、体征明显减轻,X线钡餐检查胃的小弯弧线最低点较治疗前有或不同程度的上升 。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线钡餐检查胃的小弯弧线最低点无上升 。治疗结果临床治愈4例,好转10例,无效0例,有效率为100% 。
按:本病属脾胃虚寒证 。前医用补中益气之品,疗效欠佳,法虽,,对证,但终因脾胃虚寒太甚,使中气无力提挈胃腑,使之下垂而见一派虚寒之象 。故重用理中汤以温养阳气调理中焦,佐以温阳理气之品,使脾胃功能旺盛,中气充足而解除胃腑下垂之势 。
【病案举例】
刘某某,女,37岁 。患者形体消瘦,素感腹胀满不适,并以食后和情志不畅时加重,胃肠钡餐透视为胃下垂 。近1月来,患者自觉病情较前为甚,经补益中气、疏肝理气之法治疗,但疗效欠佳,即来就诊 。诊见面色白,腹中胀满,喜暖喜按神疲乏力,舌胖淡有齿痕,苔薄白,脉沉 。此乃中土久伤,脾胃虚寒治宜温补脾胃,佐以温中理气 。方用理中汤加味:党参20g,干姜10g,炙甘草10g,自术10g,木香10g,佛手12g,8g,草蔻10g,台乌12g.服上方5剂后,患者诸症消除,后以理中丸调服半月而收功81 。
按:本病的发生多是由于膈肌悬吊力不足,肝胃、膈胃韧带功能减退而松弛,腹内压下降及腹肌松弛等因素,加上体形或体质等因素,使胃呈极底低张的鱼钩状,即为胃下垂所见的无张力型胃 。
【理中丸加减治胃下垂医案】轻度下垂者一般无症状,下垂明显者有上腹不适,饱胀,饭后明显,伴恶心、嗳气、厌食、便秘等,有时腹部有深部隐痛感,常于餐后,站立及劳累后加重 。长期胃下垂者常有消瘦、乏力站立性昏厥、低血压、心悸、失眠、头痛等症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