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汤加减治喉源性咳嗽医案

【麻黄汤加减治喉源性咳嗽医案】喉源性咳嗽系指因咽喉疾病所造成的咳嗽难能以内科中的咳嗽病辨证论治而获效 。其主要症状是以咽痒如蚁行及异物痰阻咽喉之不适感而咳嗽为主 。常为一阵咽痒就出现一阵咳嗽,咽不痒则无咳,或有异物感而出现“吭、咔、咯、吐”等频繁清嗓动作 。其解剖学病位在声门及声门以上,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上呼吸道感染”或“慢性咽炎” 。本病类属于中医的“咽痒”、“风热喉痹”、“慢喉痹”
范畴,其病因病机,一是风邪犯肺,肺气失宣,咽喉不利;二是脾气虚弱,运化无力,不能生津液而生痰,痰气交阻于咽喉;三是肺肾阴亏,阴液不足,咽喉失于濡养 。其病位在肺、脾、肾 。风寒郁闭于肺,常是外感久咳不愈之主要原因之一咽痒为咳的先兆,痒咳为该病证之特征,风盛则痒,痒甚乃咳 。故治咳先治痒,有痒多有风,痒除咳方止 。治疗当疏风利咽、宣肺止咳,用麻黄汤加减治疗此病常能获效 。
【临床应用】
田氏以麻黄汤为基础方治疗喉源性咳嗽,药物组成:麻黄、生甘草各3g,杏仁、金银花、丹参各10g偏风寒者,如鼻塞,或不闻香臭,或断续出现头痛等,加苏叶;偏风热者,如鼻涕黏稠,不易擤出,或间断出现黄涕,或咽干、口渴,酌加桑叶菊花、蝉蜕;咽痛者,酌加牛蒡子、玄参、射干、连翘;干咳无痰者,酌加沙参、麦冬、知母、瓜蒌、浙贝;咽部异物感明显,酌加半夏、厚朴、苏梗、、,,
玄参;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明显,或咽壁颜色发暗者,酌加赤芍、川芎、桃仁、红花等 。文火水煎两次,每次30分钟,共取汁300400ml,分早晚两次温服;或煎药机煎药,每次1袋(200m),每日2次,分早晚温服 。14天一疗程,效果令人满意 。
【病案举例】
田氏观察病例30例患者均系门诊病人,男14例,女16例;年龄最小者6岁,最大者60岁;病程最短3周,最长12个月胸部X线摄片或透视未见异常或肺纹理增多增重,血象中白细胞计数升高或降低,多数病人有感冒病史,经治疗后头痛、流涕等感冒症状消失,但遗有咳嗽 。咳嗽的特点为咽痒即咳,或咳欲呕,咳甚则牵掣胸痛或腹痛,或小便自遗 。每因遇冷空气或吸入油烟味而加剧,或自觉鼻咽部有黏性分泌物,咽痒,似有异物,痰不出则咳不止 。患者多有咽红或咽部暗红,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治疗方法以麻黄汤为基础方加减,服药期间停服一切抗生素,忌食生冷、油腻、辛辣之品 。治疗结果治愈:咳嗽及临床体征消失;内伤咳嗽在两周以上未发作,胸透未见异常,血象正常,为临床治愈,有23例占76.7%好转:咳嗽减轻,痰量减少,有5例占16.7% 。未愈:症状无明显改变,有2例占6.6% 。总有效率93.4% 。
典型病例:史某,男,30岁,干部 。2004年3月6日初诊 。主斥:咽痒、干咳3个月 。患者3个月前感冒经西医抗感染、消炎等治疗,感冒症状大多消失,唯咽痒、干咳不解,言语稍多则喉中不适,有痰感 。曾做胸部X线片、喉部检查,均未发现明显异常 。服用多种抗生素及止咳药无效 。舌淡红,苔薄白,脉略细咽部轻度充血,咽后壁淋巴细胞增生,诊为喉源性咳嗽 。方药:麻黄、生甘草各3g,杏仁、金银花、丹参各10g,桔梗12g,百部10g,沙参15g 。每日分早晚2次温服 。4剂后胸透正常,白细胞计数正常,痊愈 。
按:喉源性咳嗽是指因咽喉不适而造成的反复咳嗽,其特点是咽喉干涩奇痒,阵发性干咳,缠绵难愈 。检查咽喉部可见黏膜慢性充血,部分咽后壁有淋巴滤泡增生 。经胸片及血分析检查均无异常发现 。属中医咳嗽、喉痹等范畴,田氏对110例喉源性咳嗽患者进行病因学调查,结果发现大部分患者都具有慢性咽炎及上呼吸道感染史;并且对其进行纤维喉镜检查,发现炎症病变部位主要在咽部、声门上区、声门下区,而气管内病变不明显,从而进一步证明了咽喉部疾病是可以引起咳嗽的 。这从病理生理学角度对喉源性咳嗽的病机进行了探讨 。认为喉源性咳嗽是由于咽喉部炎症刺激了咽喉部某种感受器,兴奋了迷走神经,将神经冲动传人延髓,促发了一系列的协调反射效应,引起了咳嗽 。近年来,由于温室效应的影响,地球逐渐变暖而引起的空气干燥;工业对环境的污染;空气粉尘、异味气体的刺激及病毒、细菌感染,致使本病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 。还与患者叠进感冒药,滥用抗生素、止咳药密切相关 。西医药治疗多以抗感染、抗过敏、止咳处理为主,疗效欠佳,且费用较贵 。而采用中医药治疗本病疗效颇佳,且取材方便、药价低廉、副作用少 。笔者认为,风寒郁闭于肺,是外感久咳不愈之主要原因之一 。肺位居上焦,“上焦如羽,非轻不举” 。故中医学治咳用药主张简朴轻灵,以开达上焦 。而临证常见外感风寒误投辛凉或甘寒太过,或早用镇咳肃肺之品,至风寒郁闭于肺 。更有时医统以炎为热证,不论寒热,上呼吸道感染、流感、气管炎统统以消炎论治,均投类似寒凉中药之类的抗生素,或以清热解毒中药统治炎症,而致流弊无穷 。此病其病位在喉,病脏在肺 。咽痒为咳之先兆,痒咳为病证的特征,风盛则痒,痒甚乃咳 。故治咳先治痒,有痒多有,、
风,痒除咳方止 。三拗汤由《伤寒论》麻黄汤化裁而来,具有发散风寒,止咳平喘之功,用于外感风寒、鼻塞、胸满气短、咳喘痰多等症 。故笔者以《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三拗汤加味治疗喉源性咳嗽颇有疗效 。方中以麻黄“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
(《神农本草经》),用以疏风解表,宣肺利咽;杏仁宣肺利气止咳,金银花清在里之郁热,丹参活血,调理局部之瘀滞,甘草缓急止咳,调和诸药 。全方共奏宣肺止咳、疏风散邪、启门逐寇、活血调气,兼清郁热之功效,故能取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