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十年代生产队时,我国玉米亩产一般能到达多少?

六七十年代,我们国家玉米种植面积很少 。

六七十年代,我们国家主要农作物(粮食)是,水稻,小麦,高粱,小米 。

由于当时农业生产技术落后,没有良种(所有的种子都是各自从收获的粮食中,选择好的留下来的),没有化肥(耕地以动物粪便为最好最优质的肥料,普通的肥料就是农家肥,农家肥是植物秸秆和家里产生的垃圾混合体,由于肥料比较短缺,不够耕地使用,有些耕地干脆就成了卫生田,就是什么肥料也不上),没有各种能够生长激素,粮食产量普遍比较低 。

以小麦为例,当时的计量单位是:合,升,斗,石 。

合:一合相当于一个人的双手合十所装的数量 。

升:十合为一升 。

斗:十升为一斗 。

石:十斗为一石 。

小升约合一市斤(十六两) 。

大升约合一市斤八两 。

这样算下来,一石如果是大斗只有一百伍拾斤 。小斗只有一百斤左右 。

一般风调雨顺年谨,一亩小麦只能生产两石粮食 。

由于玉米是引进品种,又没有杂交品系,再加上种植技术没有完全掌握 。在整个玉米生长期管理不到位 。亩产量最高也就是两石左右,折合现在也就是三百多斤 。

现在我们国家的玉米产量已经相当高,这主要依赖于良种(单,双倍体杂交),化肥(耕地的地力)和各种农药激素类 。很多春播玉米,产量已经达到了一吨以上 。


六七十年代生产队时,我国玉米亩产一般能到达多少?

文章插图

其他网友观点

我们家乡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初,由于没有优良种子,也没有使用化肥,我们生产队种植的普通的白玉米,亩产只有200多斤,有的年份甚至不足200斤 。单位面积产量低的原因是:

每年秋收时,就从自产的玉米中挑选穗头较大的辫到一起晒干,第二年就成了种子 。

没有化肥和农药及地膜,只是春种时和种子一起往垄沟撒一些农家肥(主要是牛羊粪),也没有化肥再往青苗的根部上追 。

最重要的是等到秋天玉米穗成熟的时候,夜间偷着掰玉米穗的人防不胜防 。因为每年到了秋天,新粮食还没有下来,陈粮食已经吃完了,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很多人家几乎是没有隔夜之粮,断顿现象时有发生 。生产队也曾派人夜间看护,可以说看不过来 。也曾到公社报案,那时候全公社就一个公安特派员(也叫公安助理员),挨家去找玉米棒,据说是偷吃玉米的人,把剩下的玉米棒都烧火了,谁也没有查到,只能不了了之 。等到白露过后,生产队收割时,发现较大的玉米穗都没有了,这才是玉米减产的最大原因 。

后来到七十年代初,我们生产队就不种玉米了 。据我了解,现在的玉米亩产量一般都在1500斤左右,再也没有偷玉米的人了 。

其他网友观点

五、六十年代之交發生的粮食危機,灾難深重,影响彌久 。從記事起的七零年至七八年,無論豐年歉年,社員們苦干加巧干,每到冬春,各家各户的當家人,無不是愁膓滿腹,總為一家老小能吃飽肚子而熬煎 。

我們村雖然處在關中平原的臺塬地帶上,但各隊干部群衆,却没多太受階級鬥爭政治生活的影响 。農田基建年年搞,水利設施比較建全,粮食生産基本不因天氣的旱澇變化而發生大的波動 。玉米地基夲上澆灌亟時 。只要是平整的田块,畝産平均五、六百斤是没有問題的 。甚至水肥豐足苗齊苗壯的個别地块,玉米産量能達八百斤都没有問題 。當然,為补不足,在低作物的旱地裏,時常稀疏地套種些玉米 。雨水豐霈的年季,可畝收百拾來斤 。如遇大旱,能不能收回播下種子的份量都不敢說 。

每到秋收,人歡馬叫 。男女社員,勤勞有加 。收获的玉米運回隊部倉庫的院子裏,絡繹不绝 。女勞力剥玉米皮,男勞力搭玉米人,忙前忙後多要持續一兩周之久 。以後便是脱粒凉晒,過稱入倉 。等交罷了公糧,留足庫存,才把多餘的部分,按勞按人口分配到各家各户 。其實真正分到社員手中的,已是少之又少 。會精打細算過日子的,粗細搭配,菜糧相參,免強能够吃到次年麥收 。娃多勞力少又缺少酬算的,全年所分的,能撑過三荒臘月,已然萬幸,免不得又要東賒西借,而養得存活 。

七八年新的“土改”之後,農村整個風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大變 。地還是那些地,人還是那些人 。但粮食產量,連年增加 。百分之九十七八的家庭,交過公的賣餘的,誰家庫存,也在千八百斤(缺吃少穿的日子過怕了,多有嬴餘,人心不慌嘛) 。别的地方不知道 。單是我們臺塬上的逺村近寨,人們添衣置物,盖房子買農機的,就如春笋出地,向榮欣欣 。其時的農村,焕發出蓬勃的生機,光彩的前程來 。

【六七十年代生产队时,我国玉米亩产一般能到达多少?】然而近些年來,每每回鄉,却發現大片的農田,不是被林園替代,就是荒無弃耕 。與村庄整潔,花樹益彰村鎮景象,形成了顯明的對比 。糧食生産,已被當成了副而又副的行當 。行走村巷,十門八鎖 。村中所見,只存老少稀疏 。青壯出門,盡村皆是,打工掙錢,年復年年 。長此一往,農粮生産,真怕生出隱患 。如何統酬發展,權衡輕重,是不是得要思之再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