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特色民居建筑:林路大厝在哪里
要是有来泉州旅游的同学应该都知道,泉州本地随处可以看到大厝,这就是闽南的特色,红砖砌墙,琉璃瓦,远远望去夕阳下别有一番美景,闲话不多说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中国著名景点林路大厝吧 。
光绪末年,林路在家乡后埔村建造一座半宫殿式民居,即“林路大厝” 。中间为正屋、叠楼,两旁为祖厅、书房,共有房屋99间 。主体建筑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竣工,全部工程至民国初才完成,建筑材料采用钢筋、水泥、红砖、釉瓦,不用杉木,开泉州新建筑风格之先 。南安一带曾流传“有林路富,无林路厝”的谚语,充分反映其建筑的独特与华丽 。林路在厦门鼓浪屿田尾亦建有钢筋水泥楼房,以供国内部分眷属和子弟返乡读书居住 。
林路大厝位于福建南安市省新镇满山红村,建于清光绪戊申年前后(1908年),全部工程至民国初年完成,距今102年大厝前后三落(进),有住宅、宗祠、花园、书房、梳妆阁和亭台水榭等,占地6.5共有大小房间99间 。当时建厝时所需的墙砖、地砖和水泥,均运自海外,可见当年林路的林路富贵显赫 。如今,大厝仅存民居3座,宗祠和书房各1座,占地面积不到原来的一半 。虽然林路大厝历经百年风雨,附属建筑都已被拆除,围墙也没了,但现存的宗祠、住宅、书房三座各自独立又互为一体的汉式古大厝成“一”字形整齐排开,东西长200米,碧瓦红墙、飞檐翘脊,依稀可见当年风光 。
林路身为着名的华侨建筑家,林路大厝在传统的闽南建筑风格基础上求新求变 。与传统的闽南大厝不同的是,林路大厝主体厅堂建有二楼阁楼,东西护厝的前端也各盖有六角形角楼,在富有闽南特色的大厝(古厝)中暗含一点西式洋楼的味道,别具一格 。整个建筑群典雅、古朴、精湛、壮观 。林路大厝的另一特点是它集宗祠、住宅、书房、水榭池亭于一体,且设计了防火通道,结构完整、布局合理 。据《南安县志》载,大厝创建者林路是新加坡着名的华侨建筑家 。据林路的后人介绍,林路从小家境贫困,靠给大户人家放牛、捡柴糊口,深知没有文化的苦楚 。
于是他特别注重兴教办学,特意建了一座大厝(古厝)专门作为书房 。书房的建造别具一格,为二进三开间硬山顶建筑,穿斗式木结构,厝前建有小花园,中部有一方亭,还有假山流水,花鸟鱼虫,后进为二层楼阁 。很可惜后进已经倒塌,只剩下一堆残垣断壁 。据说这座书房名为“养浩斋”,不仅供林路子孙使用,还供全村孩子使用,他出资聘请私塾先生,对后代进行启蒙教育 。林路的十多个儿子都在“养浩斋”就读,其中最出名的是他的第十一子林谋盛 。林路1929年病逝,林谋盛继承父业 。抗战爆发后积极参与抗日救国,最后不幸被日军逮捕,壮烈牺牲 。
他的亲属多人同时被杀害,可谓一门忠烈 。为纪念这位抗日英雄,在新加坡的伊丽莎白公园建有林谋盛烈士纪念碑 。林路的后代多数生活在新加坡及欧美等国家,只有第四世裔孙两家仍在故里居住 。林路厝设计精致,尤其它的梁坊、斗拱、雀替等木构件雕工十分精细,流光溢彩,富丽堂皇 。巧妙将外来设计和闽南传统林路厝
【闽南特色民居建筑:林路大厝在哪里】林路大厝历经百年风雨,且在文化的大革命中受到冲击,附属建筑都已被拆除,围墙也没了,但现存的宗祠、住宅、书房三座各自独立又互为一体的汉式古厝成“一”字型整齐排开,那碧瓦红墙、飞檐翘脊在阳光下仍熠熠闪光,依稀可见当年风光 。
推荐阅读
- 台湾特色小吃凤梨酥的做法(港台菜)
- 厦门有哪些特色小吃 厦门特色小吃推荐
- 鸡汤烩面的做法(豫菜)
- 豆沫油条独具河南特色的美味早餐的做法(豫菜)
- 河南特色野菜的做法(豫菜)
- 特色小吃陕北洋芋擦擦的做法(西北菜)
- 具有泉州地方特色:泉州刻纸
- 去大庆一定不能错过的特色美食
- 长春特色小吃 长春小吃推荐
- 双鸭山有什么特色风景区,你都去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