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统治印度190年,为什么印度很少拍抗英神剧?

举个例子 。2008年印度曾拍摄纪录片《革命》(Bhagat Singh),片中便提到了1931年3月29日,甘地对沙希德·巴加特·辛格(Shaheed Bhagat Singh)的看法:

巴加特·辛格和他两个同事一同被绞死,国会曾多次试图挽救他们的生命,政府也对此寄以厚望,但一切徒劳无功 。
巴加特·辛格在殉死,他拒绝道歉,也不想上诉 。虽然他不是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信众,可他也不崇尚暴力信仰 。他是因无助才选择了暴行,只是意图捍卫自己的家园 。在绝笔信中,他是这样说的:“我在此前的战斗中被捕,但我不能接受任何形式的绞刑架 。把我放进大炮里,开火 。”
这些英雄无畏死亡,让我们向他们无数次致敬 。但我们不应该模仿这些行为 。因为在我们这片有着数百万赤贫和残废者的土地上,如果用通过谋杀去寻求正义的实践,就会出现极为可怕局面,我们的穷苦者会因我们的暴行而受害 。因此,虽然我们赞美这些勇者的无畏,但不应该支持他们的行为 。我们的宗旨是按耐下自身的愤怒,遵守非暴力的规则,履行自己的职责 。


从1857年,第一次独立战争以来,时至建国为止,印度并未真正尝试太多的流血和牺牲 。而甘地的非暴力运动也让印度人相信,铁与血无法赢得最终的胜利 。在此期间,如1916年美国拍摄的默片《坎普尔的乞丐》(The Beggar of Cawnpore),也侧证了当时在1857年印度兵变后,甘地所描述的那种苦难 。所以印度极少以极端暴力的方式,去拍摄制作抗击英国殖民者的影视剧 。


但是对于现在来说,无论是民族起义,亦或沙希德·巴加特·辛格(注,沙希德即Shaheed,烈士、英雄之意)的行为都有了另外的含义 。即可能刺激印度现有的民族矛盾(比如印度教民族主义,或是原住民仇视情绪等等) 。对比1946年印度曾拍摄过的,相对较为暴力的《1857》是可以猜到这一点的 。


可以说,是印度内部的民族问题,让他们随着时间的发展,愈发无法轻易允许这类影片的出现 。因此在印度,英国侵略者更多涉及反衬角色和背景形象 。比如1977年的讽刺电影《棋手》(Shatranj Ke Khilari),或是1980年的泰卢固爱情史诗《Sardar Papa Rayudu》 。后者还曾在1985年被翻拍为印地语影片《Sarfarosh》(非1999年译制片《义无反顾》) 。这些电影,或有贫富差距,或说阶级压迫 。虽然都涉及英据殖民地时期,侵略者的一些劣行,但本身还是在反应印度内部的社会问题,这从阿米尔汗出演的《印度往事》也能看到 。

【英国统治印度190年,为什么印度很少拍抗英神剧?】

说到“印度教民族主义(Hindu nationalism)” 。虽然印度教创立了十分灿烂的历史文化,但今日像屠牛禁令、人口信仰比例等问题,都能看出印度教对印度本身的负面影响 。除原有的穆斯林矛盾外,印度一些邦其实并无印度教历史,比如纳加族地区 。2015年时,持续了20多年的“纳加民族解放运动”,甚至让印度军队“追剿”至缅甸领土 。


而印度教中涉及的至上思想也蕴含了较为浓郁的排外主义,所以历年可见矛盾频发不断 。回思《三傻大闹宝莱坞》、《P.K》、《小萝莉的猴神大叔》这种影片,可以发现它们涵盖了印度几乎所有的问题,印巴关系、宗教冲突、民族仇视、官僚制度、厌战思想、人文关怀、女性权益等等……而且并非只是某部单一涉及,是复数存在的 。这些问题的核心,其实就是在直指因印度教原教旨主义而诞生的那些不怎么灿烂的历史文化 。


相较于抗英,如何解决这种问题矛盾,才是印度的当务之急 。

其他网友观点

除了1856年的反英大起义之外,印度人并没有什么激烈反抗 。

英国统治多年,婆罗门及上层基本被英化,说英语吃西餐,从骨子里认同英国及西方的主流意识形态,所以控制宝莱坞的这些印度人当然不会拍那些反英影片 。

最重要的是,反抗压迫不符合印度教教义 。印度教不断要求教徒忍受,逆来顺受,死后才能投胎转世到高种姓 。所以,反抗压迫是印度教的禁忌话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