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刘备在新野被曹操追杀,他为何要带百姓一起逃亡?

承蒙邀请,受宠若惊!此题还能答,说说我的观点!刘备带百姓逃亡,有很多的无奈!

三国演义中刘备在新野被曹操追杀,他为何要带百姓一起逃亡?

文章插图

一、人口基数的影响

早些时候,回答过类似的问题,三国时期这几十年的征战,人口下降是非常严重的 。汉桓帝时期,人口数量一度达到鼎盛,有官方统计的数据,全国上下人口5600万,这在当时是非常了不起的数字 。但是随后出现的土地兼并、各种自然灾害、黄巾之乱、诸侯争霸等,人口减少是非常严重的 。到公元263年蜀国灭亡的时候,有一份人口统计表:蜀国人口94万;吴国人口230万;魏国人口443万 。

早期争霸,各地诸侯对百姓重视度不够,军功又是以人头为标准,滥杀百姓这样的事情时有发生 。甚至军粮不足,都有吃人的现象 。

到了争霸中后期,各诸侯也意识到人口问题的严重性 。没人就意味着没法征收赋税、没有兵源 。各诸侯一方面稳定本地区的人口,另一方面还要掠夺外势力的人口,比如曹操放弃汉中,就将汉中一地的人口大部分都迁走,使得刘备得地不得人 。比如诸葛亮一出祁山连夺三郡,因街亭失利,不得不撤退时,就迁走三郡不少百姓 。

三国演义中刘备在新野被曹操追杀,他为何要带百姓一起逃亡?

文章插图

二、兵马来源的影响

刘备前期打仗不行,但是治理地方还是有两把刷子,从安喜县到平原县再到新野县 。刘备的口碑一直不错,在新野县期间更是有民谣歌颂刘备“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

新野是不能守了,如果不迁走百姓,这些人口财富都会留给曹操,换谁也不甘心!

此外,刘备在新野期间,招募了不少士兵,如果只带兵走,留下士兵的家眷,难保不会出现士兵叛逃的情况!

襄樊之战,东吴奇袭荆州,关羽派使者打探消息,带回一堆士兵家书,造成大批士兵叛逃就是“后车之鉴” 。当然“后车之鉴”没什么借鉴性,但是这些情况,有政治眼光的人是可以预见的 。为保险起见,必须迁走士兵家眷 。那么迁走士兵家眷是迁,迁走全县百姓也是迁,干嘛不全迁走?

三国演义中刘备在新野被曹操追杀,他为何要带百姓一起逃亡?

文章插图

迁走全县百姓其实是有可行性的,因为他最初的目的地是襄阳 。走到襄阳中途也没有发生什么意外 。只不过襄阳被蔡瑁等占据,打乱了刘备的计划 。此时刘备已经是骑虎难下,去江陵路途遥远,不得不转道去江夏,在当阳被曹军赶上 。

这些百姓事后也没有被曹操斩尽杀绝,而是将他们全部遣送回原地 。可见此时人口少的硬伤,已经引起了诸侯们的重视!

其他网友观点

首先,人就是一大资源,再者刘备逃跑时带上诸多百姓,就是曹操追上,混在人群中,找个刘备也是增加难度的 。曹操作为一方诸候,他攻下一地,也决不会大开杀戒的,我想刘备一定作了宣传:曹军杀到,鸡犬不剩 。百姓也就跟着跑了 。

其他网友观点

故事是刘备势力弱小,曹操势大,不能硬碰只好逃跑,但刘备逃跑前在想自己走了新野的老百姓怎么办?万一曹操占据新野后屠城,变成刘备自已一个人的事牵连这么多老百姓性命,于是大仁大义的刘备就连同据说十万的老百姓一起逃跑,老百姓也宁死也要追隨刘皇叔,这是多么动人的事情,满滿的正能量 。

可惜,演义描写的如何可歌可泣,也改变不了事情严重的不合理,更掩饰不了真相 。

长话短说,首先刘备在新野不停散播曹操会屠城的消息,逃跑前一把火把百姓家园烧掉,如此情况下百姓跟隨刘备逃跑,这些百姓有兩个作用,首先在古代最重要的资源就是人囗,有人口才有生产力才有兵力,如果能成功直奔江夏,这些老百姓就是重要资产,马上增加生产力和兵力 。如果逃不掉的话,这十万百性就可以充当人肉盾牌,而后来发生的事情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 。

是个人都知道以刘备当时实力被曹操铁骑追上必死无疑,带着众多百姓最起码可以制造混乱而诊机逃跑 。最后结果就是一贯套路,曹操大军一到,刘备还管什么兄弟妻儿,马上利用自己的逃跑天赋逃之幺幺,这不是偶然事件,刘备早有前科,刘备逃跑到袁绍账下时就是自己先跑,还关心什么鬼兄弟,这回只是旧调重弹,兄弟妻儿死了不要紧,自己能跑掉最重要,没有这么多百姓参杂一起,赵云还能趁混乱去帮刘备找妻儿? 当然那些老百姓也是混乱中死伤无数 。

【三国演义中刘备在新野被曹操追杀,他为何要带百姓一起逃亡?】刘备的确是千古奇才,千古第一伪君子当之无愧,绝活就是会装,会赖,逃跑跑的快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