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关中药不良反应的记载
1.古代文献记载
中药在应用过程中会出现不良反应早在远古时代即为人们所注意,可以说中药不良反应是伴随中药学的发展而萌芽的 。古人在同疾病的斗争中同时注意到了某些自然物质的药效和毒性,即其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 。
1.1“毒药”是指一切药物的总称 。
药物之所以能驱邪治病,是因为凡药都具有某种偏性,这种偏性就是它的毒性 。所以,毒性具有普遍性,凡药均有毒 。如《周礼》记载:“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 。”《尚书》:“若药弗暝眩,厥疾弗廖 。张子和《儒门事亲》云:“凡药有毒也,非止大毒小毒谓之毒 。甘草苦参不可不谓之毒,久服必有偏性 。”《景岳全书》药以治病因毒为能所谓毒药,是以气味之有偏也 。盖气味之正者,谷食之属是也所以养人之正气;气味之偏者,药饵之属是也,所以去人之邪气 。其为故也,正以人之为病,病在阴阳偏胜耳 。”《药治通义》引张载人语:“凡药皆有毒也,非指大毒、小毒谓之 。”
1.2指药物对人体有损害的毒副作用、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即根据药物的功效和毒性将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 。上品“无毒”;中品“有毒无毒,斟酌其宜”;下品“多毒,不可久服 。”对于药物毒副作用的防治方法《神农本草经》提出药物配伍的“七情合和”理论,将药物之间相互配合应用及其可能发生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总结,概括为七个方面,称为药物的“七情”,即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认为正确的配伍可以增强药物的疗效,减轻或消除药物的毒性、烈性和副作用,而不合理的配伍则可降低药物的作用,甚至可以引起不良反应 。并指出使用毒烈之药,宜从小量开始,慎勿过量,“若用毒药治病,先起如黍栗,病去即止不去倍之不去十之,取去为度 。”同时还注意使用炮制方法减弱药物的毒副作用,“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者” 。
此后,历代有代表性的医药著作均明确记载药物的毒副作用,并提出其防治方法 。如:梁代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增列了“畏恶反忌表”、解百毒及金石毒例”、“服药食忌例”等篇章,专门论述了药物使用不当所致不良反应及其防治措施 。南朝雷敩的《雷公炮制论》专门叙述了药物通过适宜的炮制,可以减轻毒副作用、提高疗效 。其中很多有效的炮制方法和技术一直沿用至今,其后历代医药学家对药物的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都十分重视 。《诸病源候论》对药物毒副作用严重性做出了高度概括:“凡药物云有毒及大毒,皆能变乱,于人为害,亦能杀人 。唐代《新修本草》
《药性本草》对药物的有毒无毒、配伍禁忌进行了专门论述 。金元时期已明确认识到不恰当的配伍是引起药物不良后应的重要原因并将此类配伍禁忌归纳总结,得出了“十八反”、“十九畏”的概念《本草纲目》还对一些比较著名的医药书籍中的药物配伍禁忌服药禁忌、妊娠禁忌、饮食禁忌等进行了整理,并详细论述了药物的畏恶反忌,对药物的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的论述颇为详尽 。
2.现代文献记载
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进步和发展,有关中药的毒副作用不良反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有关中药不良反应的报道逐年增多,随着对不良反应的认识逐步深入,对药物相互作用有了进一步了解 。中药临床应用多以复方为主,各种药物的性味归经、化学成分理化性质及药理作用各不相同,所以配伍的结果,可因药物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出现一些理化性质或药理作用上的变化 。
有学者对1915~1990年408种医药学期刊中有关药物不良反应的文献进行了分析,发现在1165种中药中能引起不良反应的品种有460种,高达39.48%,其中单味药(包括有效成分单体)239种,中成药或制剂221种 。黄萍等人收集1960~1993年间有关中成药、中药注射剂、中草药药物不良反应的报道780篇,共3009例其中1970年以前占0.3%,1971~1979年占2.8%,1980~1989年占8.3%,1990~1993年占14.4% 。死亡173例,致死率为5.74%其中,中成药不良反应754例(死亡28例,占3.7%,中药注射剂184例(死亡10例,占5.4%)中草药2071例(死亡135例,占6.5%) 。不良反应涉及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血液系统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皮肤反应、肝脏损害、铅中毒等 。其中,中成药不良反应以皮肤反应、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损害为主 。中药注射剂以过敏反应和过敏性休克为多见 。中草药则以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损害为主 。有些经典、常用之中药及制剂的不良反应发生频率亦较高,如牛黄解毒丸(片)六神丸、云南白药、红花油、人参、乌头类中药、雷公藤及其制剂等 。唐镜波等对19801999年间文献报道10例以上的中药不良反应2747例进行分析,其中死亡132例,致死率为4.8%,主要损害为肝损害、肾损害、过敏性反应、呼吸抑制、心律失常 。其中,陈一凡等报告1983~1988年15年间中药引起肝损害报道427例,单味中药主要为雷公藤1例及黄药子(黄独)46例;中成药壮骨关节丸111例(主要是引起胆汁淤积),疳积散14例,复方青黛丸13例 。李爱群等报道1986-1996年间中药致肾损害达252例,死亡80例(31.74%),其中70例(98.8%)为急性肾功能衰竭 。其中≥10例有雷公藤136例,鱼胆35例,蜂蜜24例斑蝥1例 。赵军宁等收集了较常用的103种中药(99种植物药,4种动物药)的长期毒性和病理检查研究的文献进行分析,中药毒性损伤最多见的脏器是肝脏、肾脏和胃肠道 。此外,文献报道1980~1989年国内22种期刊共有中药不良反应报道502篇2316病例,而仅1995年国内期刊西药不良反应报道就有1336篇4008例,虽然用西药较中药普遍,但巨大的方差支持了中药不良反应较西药少的普遍经验 。然而,实际上见诸文献报道的中药不良反应也仅仅是一部分,中药及其处方制剂,在我国民间广泛应用,其发生不良反应的实际情况可能要严重得多,发生在民间者恐为数不少,这些尚未被人们所认识 。
【我国有关中药不良反应的记载】
推荐阅读
- 正确认识中药不良反应
- 营养的蔬菜浓汤做法
- 生离死别的伤心语录 有关生离死别的句子
- 高山漠土分布在我国哪些地区
- 珍珠粉美容外敷小秘招推荐 有关选购珍珠粉的诀窍
- 古代欧洲国王有没有后宫佳丽?
- 男人出轨后回归家庭的心理 有关出轨的心理介绍
- 生日快乐经典短句 有关生日快乐的说说
- 和爱情有关的昵称好听伤感的
- 中药的不良反应及处理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