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英宗继位后是怎么对待自己的亲生父母的?他是怎样达到目的的?

北宋第五任皇帝赵曙的生父,为濮王赵允让,母为仙游县君任氏 。宋仁宗因无子,将3岁的赵曙接入皇宫交曹太后抚养,赐名赵宗实 。数年后,宋仁宗生亲子赵昕,赵宗实“乃归濮邸” 。因赵昕早夭,1062年,赵宗实被立为皇太子,改名赵曙,是为宋英宗 。此前,其生父赵允让病逝,赵宗实为其守丧 。

宋英宗即位后,经过与曹太后磨合,曹太后撤帘归政,宋英宗亲政 。半月后,宰相韩琦等请求有司讨论宋英宗生父赵允让的名分问题 。此时,宋仁宗已崩14月,故宋英宗批示第25个月(大祥,父母丧后两周年)后再议 。

1065年,韩琦重提旧议 。宋英宗诏令交两制以上官员讨论,由此引发长达18个月的论战 。侍御史吕诲等人力主称仁宗为皇考,濮王为皇伯(皇帝的伯父) 。韩琦等则力主称濮王为皇考 。经过角逐,曹太后倾向于韩琦主张 。宋英宗就坡下驴,下诏停止讨论 。

于是,赵允让称“皇”,仙游县君任线与另外二夫人并称“后” 。宋英宗立濮王陵园,贬吕诲等出京 。总之,宋英宗利用韩琦等人,为亡父亡母争取到了最大利益 。

其他网友观点

中华文明之所以渊源流长,绵延不息,是由三个最主要的根原因相辅相成,即文化、宗族、血脉 。

宋朝英宗时期与明朝嘉靖时期,就曾经存在过宗族和血脉的争论——濮议之争与大礼议之争 。


宋英宗继位后是怎么对待自己的亲生父母的?他是怎样达到目的的?

文章插图

(濮议之争)

两者是一模一样的问题,都是生父和养父谁为传承正宗的争议 。

本文仅讨论宋英宗时的濮议之争即可解开这个令咱们后人困惑的问题——自己亲爹都不能给正名 。

先抛一个现实社会真实的小故事,大家思考一下 。

笔者老家在南方农村,是一个村庄一个姓的那种传统村子,大家都沾亲带故,上五代都是同一个祖宗的那种 。

村子里老人也很传统,有个一支独苗的族兄结婚时差不多40岁了,他娶的老婆也是38岁的超级大龄剩女 。两人结婚后,三年了,仍然不见族嫂怀孕 。

然后笔者听说族兄家里叫他们夫妻又是看医生,又是做试管婴儿的,折腾了好几年,耗费了无数钱财,依然不见族嫂怀孕 。后来族兄的老父母,商量着叫族兄领养亲戚家的一个新生男婴,以此来继承香火 。


宋英宗继位后是怎么对待自己的亲生父母的?他是怎样达到目的的?

文章插图

不久,笔者果然看到族嫂抱着一个婴儿在村里散步 。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领养文化,以此来传承族兄这一支血脉 。

要是族兄直到死去都没有领养继承人,那么他这一支独苗的血脉就此断绝,在族谱上永远的划上了句号,村里的老人迷信说,当血脉断绝时,祠堂里那支血脉的先人牌位夜晚会悲痛哭泣 。

我国宗族文化靠的是男丁的血脉传承,亘古不变 。但当血脉出现断绝时,古人们想到一个办法,那就是领养别人的男孩来传承,被领养的那家就叫过继 。

在北宋仁宗时期,虽然赵祯已经很努力的造人,但依然不见起色,生了三个男孩,都早早夭折了 。


宋英宗继位后是怎么对待自己的亲生父母的?他是怎样达到目的的?

文章插图

1035年,赵祯迫不得已之下,在皇室中领养了濮王赵允让第13个儿子赵宗实做嗣君 。就是后来改名的宋英宗赵曙 。

1058年,赵曙的亲生父亲濮安懿王赵允让逝世 。

1063年3月,仁宗病死,4月初一,赵曙继承皇位 。

1064年5月,宋英宗赵曙亲政,宰相韩琦提议给赵曙的亲生父亲赵允让一个逝世皇帝的名分 。被赵曙叫延后再议 。

1065年四月初九,韩琦再次提出,要给赵曙生父的一个皇考名号 。而赵曙本来就是个孝子,他自己当皇帝了,觉得理所应当要给亲生父亲一个名号 。所以按照程序把这个提议交给官员们商讨 。


宋英宗继位后是怎么对待自己的亲生父母的?他是怎样达到目的的?

文章插图

(开始濮议之争)

没想到,赵曙和韩琦这个举动捅了个马蜂窝,引出个持续18个月的“濮议之争” 。令整个大宋朝堂文官,都卷入了这场争论 。

“夏四月戊戌,诏议崇奉濮安懿王典礼 。”——《宋史*本纪第十三》

以宰相韩琦、欧阳修、曾公亮为首等,这一派大臣支持皇帝赵曙给过世的生父正名为“皇考” 。理由是生父和养父都是父亲 。

而以司马光、王珪、贾黯、吕大防等为首的台谏、御史为一派,反对赵曙的生父为“皇考”,皇帝过继给了仁宗,就应该是仁宗一脉,是承了仁宗的余荫才能坐上的地位,与生父一脉是不相关了的,所以不能称为“皇考”,而应该称为“皇伯” 。


宋英宗继位后是怎么对待自己的亲生父母的?他是怎样达到目的的?

文章插图

(台谏反对派)

这两派人争得是热火朝天,天天争,月月争,几乎不干其他事 。这场争议甚至形成了党派——洛、蜀、朔三党,中国历史上文官党派最早就诞生于此 。

党争一旦形成,那么政治斗争失败的就会受到波及,这是肯定的了,而且会造成严重的高层权力真空 。

朝唐高层的精力全部放在党争了,下面的人还不个个放飞自我?


宋英宗继位后是怎么对待自己的亲生父母的?他是怎样达到目的的?

文章插图

(濮议之争)

处于英宗的位置来说,他本身是个孝子,也是想要给生父一个名分 。但是党争开始后,他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实施“异论相搅”权术的机会,利用这个权术,进一步巩固、扩大皇权的影响力 。

起先,曹太后因为垂帘听政而与英宗有过权力冲突的矛盾,所以曹太后还政后,在“濮议之争”开始时,曾经下诏斥责韩琦不应该议“皇考” 。

但是一年后,曹太后看到朝堂争吵得乌烟瘴气,直接下诏说,准你老爹用“皇考”了 。

皇太后下书中书门下:"封濮安懿王宜如前代故事,王夫人王氏、韩氏、任氏,皇帝可称亲 。尊濮安懿王为皇,夫人为后 。"——《宋史*本纪第十三》

这场濮议之争就此结束,以皇帝和韩琦为首的一派胜利,然后就是清算政敌,宋英宗将台谏官员大肆贬逐,只留下三个台谏官员在京,当时民间有流言“绝市无台官 。”


宋英宗继位后是怎么对待自己的亲生父母的?他是怎样达到目的的?

文章插图

(贬逐台谏)

宋英宗用异论相搅的权术,达到了给他老爹正名和收权的目的 。

北宋朝开了党争先河,导致国力在上层内耗中进一步衰弱,后被金人灭亡,南宋又依赖长江天险,不思进取,步了北宋后尘 。

明也是一样,前期朱元璋和朱棣把蒙古按在地上摩擦,到土木堡之变后设九边兵镇防御,却连年被蒙古入寇,衰败在蒙古、满清手上 。

唉,文官治国固然好,武官却被阉割了,失去了进取性,加剧了内耗,再无汉唐天威出现 。

参考:《略论北宋英宗时代的濮议之争》

文:梁生

其他网友观点

【我是浮生若浅,很高兴和您一起探讨!】

宋仁宗是个子嗣稀缺的皇帝,在位四十多年时间,仅有三位皇子,却都早夭 。不得已,他早早地将年幼的赵曙接进宫中,养在曹皇后名下 。


宋英宗继位后是怎么对待自己的亲生父母的?他是怎样达到目的的?

文章插图

赵曙的爷爷是宋真宗赵恒的弟弟商恭靖王赵元份,父亲赵允让是赵元份的第三子,算起来是仁宗的侄子 。赵曙自幼是个孝顺识礼之人,十分自律朴素,但是他的储君之路却是充满波折的 。

赵曙三岁时被接近宫中,由曹皇后来抚养,以嫡子名义来养育的 。只不过公元1039年时,宋仁宗第二子赵昕出生,公元1041年,第三子赵曦出生 。连着两个亲儿子出生,让宋仁宗觉得让亲生子继位有了希望,于是把赵曙送回王府去了 。只不过,这两个儿子都早早夭折,可宋仁宗依旧十分努力,却始终没能再有皇子诞生 。一直到1062年,眼看生子无望的宋仁宗终于不得已册立赵曙为皇子,仁宗驾崩后,赵曙即位,即宋英宗 。


宋英宗继位后是怎么对待自己的亲生父母的?他是怎样达到目的的?

文章插图

宋英宗在位只有四年时间,刨去他生病的时间,大概就两年左右在亲政执政 。而这期间,他最主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关于他生父的名分问题 。当时有两种意见:一是英宗生父为仁宗兄长,英宗应称其为皇伯;另一个则认为,毕竟是英宗生父,应称其皇考 。英宗本人肯定是希望可以给亲生父母更好的名分,但包括曹太后(慈圣光献皇后)在内部分大臣持反对意见 。

称生父为皇考,意味着同意濮王赵允让称“皇”,包括英宗生母在内的三位夫人称“后” 。前面我们说到曹太后是不同意的,后来通过十八个月时间的争取和各方前去说服,最终曹太后同意了这件事 。不过,好不容易争取来了曹太后的同意,英宗自己的身体却不争气了,还没来得及上谥便驾崩了,这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


宋英宗继位后是怎么对待自己的亲生父母的?他是怎样达到目的的?

文章插图

【宋英宗继位后是怎么对待自己的亲生父母的?他是怎样达到目的的?】其实英宗本人对这件事,并没有太多或激烈或激进的逼迫做法,更多的是支持尊为皇考的韩琦、欧阳修等人的争取和说服 。他们知道要成就这件事,曹太后的立场十分关键,若是作为仁宗皇后的曹太后都同意,那些反对的大臣便没有太足的气势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