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争时期里,甲师的师长可以指挥乙师的部下吗?

通常不可以,因为甲师师长对乙师没有指挥权限,除非:一是上级明令赋予甲师长对乙师部队的指挥权 。二是部队打乱了,乙师部队没有正在执行的作战任务 。如果敌情变发生重大变化,乙师可能面临损失,甲师师长出于责任感,与乙师说明情况,让其接受其指挥,赋予新的任务 。

经常看到文章说我军没有授衔时,两支部队因道路通行权,互相争执不下,因为不知职务高低,也无军衔标识,谁都指挥不动 。

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那是杜巽的或是极少个例,有军衔识别指挥不动的比这个比例高多了 。

解放军从来不靠军衔高低,也不完全靠职务高低来指挥部队,军衔是舶来品,并不完全适合我国历史传统和我军军情 。

我国古代官、职、差是严格区分的,官大品级高只是待遇,实权并不一定大,大官没受差遣也管不了具体事,可谓县官不如现管 。西方军队军官一般是贵族出身,军衔最早就来自于爵位和骑士阶层,是对这种身份和地位的认可,而后延伸到军队的 。而我军是从最低层的工农兵组建发展壮大的,从军史上来看,并没有影响军队指挥效率 。

例如:某师三个团各出1000名官兵参加军事电影拍摄,伴演国民党军被俘官兵,人员都化了装,混在一起认不谁是谁 。师副参谋长上校负责协助导演指挥部队 。场景需要三分之一的士兵到200米外一个地点集中,剩下人员中要500多人原地座下,师副参谋长用喇叭喊了半天,亲自下去拔了人头,才免强完成 。

第二天重拍这个镜头,师副参谋长学聪明了,喊来了三个团的参谋长(两个中校一个少校) 。二团参谋长一声令下,二团都有,向西200米处集合!1000名二团官兵一个都不少,动作慢了一点的兵,还被班长骂“呆子,你不是二团人了” 。

接着三团参谋长出场,三团二营都有,座下!500多人一个不少,齐齐座下 。谁的兵听谁的,军衔再高没用 。

试想一下,如果两个师的兵混在一起,这位副参谋长,两句话就能把人分开,第一句,我是某师副参谋长 。第二句,某师全体官兵向西200米集合!这个师很多官兵不认识他,但营以上军官认识,营带连、连带排、排带班、班带兵会一个不少的到指定位置集中 。

原因很简单,官兵只对自己认识的直接(也包括上两至三级,因为他们有越级指挥权)上级负责,不管他是什么军衔,因为他的职务能管到你 。

再如:甲师与乙师争道路优先通行权,甲师师长命令乙师一名少校营长让路,那位营长可能不会跟你吵,但让不让路那可不一定,因为按时通过这条路,是他团长的命令,他马上会向团长报告,团长没下命令前,营长该争还是争 。

如果还是这个场面,一位路过的总部少将高参(甲乙指挥员也认识他),发现这种情况,主动来指挥,应该用什么方法?一般要找双方指挥员协商,找一个合适的办法,不能强行命令甲师或乙师让路,因为你无明确的指挥协调权 。

如果甲乙两师同属一个军,军里预见到会有此类情况发生,要求道路通行由军运油处同志负责现场指挥,军运油处一名上尉助理员负责,他认为乙师少校营长的部队应该先行通过,甲师师长也必须指挥部队让路 。

这些规矩军事教材里是找不到的,但各级指挥员都清楚 。

再如:多个部队打乱了,有一位军区卫生部长大校,一位军后勤部长大校,一位团参谋长少校,一位营长少校,四人来自不同部队,谁来指挥?一般来说,四人组成个临时班子,两位部长牵头会让团参谋长负责作战指挥,因为参谋长作战更专业 。两位部长会带头执行那位团参谋长下达的作战指令,也会帮参谋长做好不同部队人员的协调工作,这不是军街高低问题,我军干部都有为了胜利不计个人得失的责任心和政治觉悟 。

其他网友观点


在战争时期里,甲师的师长可以指挥乙师的部下吗?

文章插图
一个师的师长能不能指挥另一个师的部下,至少分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取决于有没有上级的命令,在战争状态下,一个单位的下属部队被分开来配属给另一个方面的作战,由这个方面的上级指挥机构指挥,这是很常见的操作,在国军中如此,在解放军中也如此 。另一种情况则是,在没有上级命令的情况下,在战场上一个师的师长能否指挥在自己附近的另一个师的下属部队 。

先来说第一种情况 。比如抗战爆发后,国军有些炮兵部队,其中一个炮兵旅驻在嘉兴,在淞沪会战中,这个旅下属的两个团基本上就被拨调给了其它作战部队去指挥,配合作战,并没有集中使用 。一开始是以营为单位,后面就逐渐变成了以连为单位,分别在不同的战场上协助国军步兵部队攻击,最后这个炮兵旅的旅部奉命到上海参战的时候,实际上只有一个营跟着旅部在浦东作战 。其中彭孟缉当时就是一个炮兵团的团长 。

还有国军的战车部队,在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也都是分别配属给不同部队作战的,由不同的部队指挥 。比如解放战争中,第五军下属的九十六师,后来被整编制拨调给了七十军,这是一个战斗力很强的部队,师长邓军林也是邱清泉特别信任的战将,这个师就配属了一个战车连,每次进攻时都是战车在前面开路,步兵跟在后面冲锋,在潘塘镇战斗中,支援七十四军的时候,还有在救援黄百韬的时候,这个师都被当作攻击尖刀,而每次作战的时候,邓军林都把战车连放在前面,效果是很不错的 。


在战争时期里,甲师的师长可以指挥乙师的部下吗?

文章插图
但在建制上,对当时的国军来说,炮兵和战车部队都属于宝贝疙瘩,所以是集中在一个部队里的,只是在作战的时候临时配属给一些重点的主力部队,以增强其战斗力 。比如淞沪会战时期国军的战车部队就是杜聿明,而在解放战争中国军的战车部队的司令则是二公子 。在救援黄维的时候,李延年兵团也配属了一些战车部队,但这时候部队的士气已经非常低落,所以战车部队发现解放军炮火猛烈,就不肯前进了,直接自己撤下来了,其他人也制止不了 。

除了战车和炮兵这种特种部队之外,步兵部队之间这种临时配属指挥也是经常会发生的 。淞沪会战一开始的时候,是八十七、八十八和三十六这三个德械师在打主攻,按照德国顾问出的主意,这几个部队因为从一开始就参战,所以积累了比较多的经验,尤其是基层的营连排干部,已经有经验了,所以应该尽量把其他部队拨调给这几个部队去补充,而不要整建制的把这几个部队撤下来,换成别的没有经验的部队去接替他们 。所以,从整个淞沪战役的伤亡人数来看,这几个部队的伤亡人数已经超过了他们自身的人数,就是因为在不断从其它部队抽调部队去补充 。比如八十八师就先后补充了六次,伤亡达到1.2万人 。


在战争时期里,甲师的师长可以指挥乙师的部下吗?

文章插图
我军当然也有很多类似的情况 。比如在上甘岭战役中,敌人炮火猛烈,大部队增援补上去,只能以营连排乃至班这种小单位向前线补充上去,而后面上去的部队往往就是直接补充进了之前已经在阵地上的部队 。整个十五军是上甘岭战役的主力部队,十二军则在给十五军充当预备队,十五军的部队牺牲太大了,就从十二军抽调部队去补充,有时候是整营整连的直接补充上去 。所以十二军的伤亡实际上和十五军相差不多 。

在特殊情况下,比如某个团和自己的师部失去联系后,碰到了另一个师的师长,而又处于敌人包围状态下,这就需要相互配合作战,才能一起突围出去 。但如果碰到这种情况,需要双方的部队长相互协商,取得对方同意,否则也是不行的 。比如在信罗会战之后,宋希濂率七十一军撤退途中,碰到一些溃散和上级失去联系的部队,宋希濂也和他们的团长、师长相互协商,取得对方同意之后,一起撤退,突围之后又让这些部队各自归建 。

其他网友观点

按照道理来说,甲师的师长指挥乙师的部下是顺理成章的事,毕竟双方是上下级的关系嘛,何况在战争中呢 。比方说在解放战争中,解放军各部队指挥和被指挥都是常有的事 。例如在孟良崮战役中,王建安的八纵负责坚守天马山阵地,结果廖政国师长的部队面对敌整编25师的进攻,连警卫营都派上去了,也打得非常艰苦 。这时候他看见有一队解放军正在路过,马上问他们去哪 。一问才知道,是陶勇4纵的一个团,本来是想去参加主攻的 。但廖政国师长马上说,现在天马山阵地吃紧,如果让敌人突破了天马山阵地,不但围歼74师的计划落空,华野还有可能陷入敌人内外夹攻之中,现在请你们立刻改变作战计划,增援天马山 。带队的团长也很爽快,当即表示,为了歼灭74师,我们愿意接受廖师长指挥 。同时他还跟廖政国说,麻烦廖师长和陶司令打个招呼,说明一下情况 。他这要求也不过分,因为在战场上,指挥员要了解全局,有什么变化要了然于胸 。

除此之外,因为情况危急,解放军里这种跨级指挥和被指挥的事还有很多 。例如说在《亮剑》里,李云龙被华野代司令粟裕扣下来打阻击那一段,历史上也确有原型 。在豫东战役中,中野11纵就被划到了华野粟裕的指挥下 。在淮海战役中,为歼灭黄维,华野参谋长陈士渠率领三个步兵纵队和特种兵纵队一部前去支援中野,他们就接受了中野刘邓首长的指挥 。在堵截杜聿明集团时,粟裕也直接调派了中原军区的宋任穷、傅秋涛部,让他们尽力想办法拖住杜聿明集团,为追华野歼杜聿明集团争取时间 。

而在解放华南时,二野的陈赓就接受了四野林彪的指挥;在解放西南时,刘邓首长指挥的军队除了有自己的二野外,还有一野18兵团和四野47军;在解放大西北时,一野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先是到了太原前线,代替生病的徐向前指挥太原战役,跟着就带了华北野战军(属于聂荣臻部)18、19兵团到大西北,加入了一野,参加解放大西北的作战行动 。

【在战争时期里,甲师的师长可以指挥乙师的部下吗?】而在国民党军队中,这种跨级的指挥和被指挥就很难了,甚至根本就指挥不动 。电影《席卷大西南》中有个桥段,西南军政长官张群将胡宗南、刘文辉、邓锡侯等人召到成都,让他们“精诚团结,保卫成都”,结果刘文辉当即回复:“我的军队他指挥不了,他的军队我也指挥不了 。”事实上也是这样 。在孟良崮战役中,汤恩伯名义上是张灵甫的上司,他发现张灵甫部冒进了,赶紧让他们停下来,结果却被74师一个小官顶了回去:“你谁啊?除了我们师长的命令,其他人的命令都是废话!”结果气得汤恩伯说不出话来 。而在抗战时期的台儿庄战役中,手握重兵的汤恩伯也不听第五战区司令李宗仁的指挥,最后还是蒋介石发了火他才行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