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栽培中常见的虫害有哪些?如何进行防治?

黑木耳,又叫木耳,细木耳等,是一种质优味美的胶质食用菌,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被称为"素中之荤"和"树上海蛰皮" 。黑木耳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之一,居世界之首,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

黑木耳栽培中常见的虫害有哪些?如何进行防治?

文章插图

黑木耳菌种的选育,是解决木耳菌因长时间应用而产生的退化问题 。当前,耳农采用的菌种多数是老化品种,出现了耳薄,烂耳,消耳等现象,选择优良品种,能使生产的木耳朵大,肉厚,色黑,耳根细小,抗高温,抗病虫害,产量高 。因此,选择优良的菌种成为了最为关键的栽培环节 。

黑木耳在栽培过程中,常见的虫害主要有以下几种 。

一,蓟马

1,危害

蓟马从幼虫开始就危害木耳 。侵入耳片后吮吸汁液,使耳片萎缩,严重时造成流耳 。

2,防治

注意环境卫生,地面撒石灰粉,按装纱网防止侵入 。药物可用敌百虫喷杀 。

二,伪步行虫

1,危害

伪步行虫的成虫啃食耳片的外层,幼虫危害耳片耳根,或钻入接种穴内咬食耳芽,被害的耳根不再结耳 。入库的干耳回潮后,仍可受到危害 。

2,防治

清除栽培场所的枯枝落叶,并喷洒1000–2000倍的敌百虫,500–800倍的鱼藤精,500–800倍的除虫菊乳剂等 。在芒种和处暑期间,每次摘耳后都用这些药物喷洒一遍 。

三,紫跳虫

1,特征

紫跳虫的成虫体长1毫米左右,近圆筒形,卵是球形,白色半透明,产于培养料内覆盖土层上 。幼虫颜色较白,形似成虫,休眠后脱皮,色泽逐渐转暗 。生长适宜温度为20–28℃,取食黑木耳菌丝体,严重时成百上千成虫聚集在接种削周围,一旦受惊,就从耳床上跳离 。

2,防治

及时排除栽培场所的积水和过于潮湿环境 。出耳期发生跳虫,可喷0.1%的鱼藤精或1:150–1:200的除虫菊 。床面没有黑木耳时,可以喷0.4%的敌百虫,也可以用1:800倍的敌百虫加少量的糖或蜂蜜,放在盘里进行诱杀 。

黑木耳栽培中常见的虫害有哪些?如何进行防治?

文章插图

四,黑腹果蝇

1,特征

黑腹果蝇的成虫黄褐色,体长5毫米左右,腹末有黑色环纹,复眼,有红色,白色两种变型 。幼虫白色至乳白色,没有胸足和腹足,就是一个蛆状,老熟幼虫长4–5毫米,头部尖,尾部具有乳状突起 。

2,防治

可以用酒,糖,醋,水按照1:2:3:4的比例混合配制,再加上点敌百虫等,放置在灯光下进行诱杀,效果不错 。

五,病害

黑木耳不但会生虫,也爱得病,如黑木耳绿霉病,烂耳,也叫流耳,菌块霉菌等 。

而黑木耳毕竟是一种美味的菌类食品,所以在人工栽培时最好是少用药,多预防哈 。所以我们最好是从选择优良菌种开始,选择合适的栽培季节,以春秋两季栽培最好 。春季栽培宜在早春接种,4–5月出耳,秋季栽培可在夏末秋初接种,10–11月出耳 。在就是要选择合适的耳房,耳房前期可作菌丝生长期的培养室,后期可作出耳管理的场所 。要求既便于通风透气采光,又便于保暖防寒 。事先要打扫干净,墙壁耍石灰乳,堵鼠洞,喷洒农药灭虫,密闭以硫磺熏蒸杀菌,待作培养室(耳房)用 。再就是要选择合适的培养基配方,所有主料必须是晒干收藏,没有受潮变质,锯木屑要过筛,稻草要铡碎,糖,磷肥先溶于水中后拌料,拌料必须充分拌匀,湿匀,如果碱性过高,可以用过磷酸钙调整 。最后就是要选择合适的采收时间和方法,木耳成熟后要及时采收,必须做到勤采勤卖,不然会烂掉,给农民朋友造成经济损失 。为了不影响质量,采收时要选择采大留小的方法 。同时撤去杂草,并将耳棒翻个面,使其接受阳光,地潮均匀,使下次出耳整齐一致 。

【黑木耳栽培中常见的虫害有哪些?如何进行防治?】对于黑木耳病虫害的防治,应该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从提高黑木耳本身的抗病虫害能力,减少病虫害孳生条件和药剂防治三方面入手 。

黑木耳栽培中常见的虫害有哪些?如何进行防治?

文章插图

六,黑木耳病虫害防治的三个措施

1,提高黑木耳本身的抗病能力

(1),选育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菌种 。

(2),创造适宜黑木耳生长的温度,湿度条件和营养条件,使黑木耳本身具有较强的与杂菌竞争的能力 。

2,减少病虫害生长的条件

(1),清理好耳场,搞好耳场和栽培房的杀虫消毒 。

(2),对感染性强的污染耳木,菌袋应隔离或烧掉 。

3,药物防治

(1),将耳片采光后用600–800倍的敌百虫喷雾可杀灭多种害虫 。

(2),用5%的食盐水或5%的碱水可防治蛞蝓 。

(3),用阿维菌素等可防治螨类 。

(4),用1%的石灰水或5%的食盐水喷雾可防治线虫 。

(5),用2%的生石灰涂刷被杂菌危害的部位可抑制杂菌蔓延 。

黑木耳栽培中常见的虫害有哪些?如何进行防治?

文章插图

总之,黑木耳在人工栽培的条件下,因为管理及物料消毒等问题,会被多种杂菌感染,也发生多种虫害,所以要求栽培者要掌握好设施场所的温度,湿度,光照,营养,空气,酸碱度等多方面的管理,适时采收,割掉黑木耳的根部,以免自溶而发生腐烂或招致病虫害 。每次采收后,适当通风,停止喷水3–5天,使创伤愈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