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陈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

【常用别名】茵陈蒿(《本经》),绵茵陈(《逢源》) 。
【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滨蒿Artemisia scopa a Wald st.et Kt.或茵陈蒿Are mii a capi-laris Thunb.的干燥地上部分 。
【产地与产地加工】主产于安徽、湖北、江西、江苏、陕西等省 。春季幼苗高6~10cm时采收或秋季花蕾长成时采割 。除去杂质及老茎,晒干 。春季采收的习称“绵茵陈”,秋季采割的称“茵陈蒿” 。
【历史沿革】南北朝刘宋时代有阴干,去根,细判法(《雷公》) 。唐代有切法(《千金翼》) 。宋代有去梗法(《总病论》),细到焙干法(《局方》),酒制法(《妇人》) 。元代有去枝叶,手搓碎用法(《宝鉴》),酒炒法(《丹溪》) 。明代有捣为末醋煎膏法(《普济方》),酒浸法(《奇效》)和酒洗法(《仁术》)等 。现行有净制、切制法(《中国药典》1995年版) 。
【炮制方法】净制除去残根及杂质 。绵茵陈筛去灰屑(《中国药典》1995年版) 。抢水洗净(《湖南》) 。
切制搓碎或切碎(《中国药典》1995年版) 。
【成品性状】卷曲成团状 。灰白色或灰绿色,全体密被白色茸毛,绵软如绒 。质脆,易折断 。气清香,味微涩 。
【性味与归经】苦、辛,微寒 。归脾、胃、肝、胆经 。
【功能与主治】清湿热,退黄疽.用于黄疸尿少,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 。
【用法与用量】6~15g 。外用适量,煎汤熏洗 。
【处方应付】处方写茵陈、茵陈蒿、绵茵陈付茵陈 。
【炮制作用】使药洁净,便于调剂和制剂 。
【化学成分】含蒿属香豆素,咖啡酸,挥发油及绿原酸等 。
【现代研究】工艺研究茵陈的净选加工方法:先将药材喷洒5%的水,闷润,冬春5~6小时,夏秋3~4小时,用转盘式切药机切制 。干燥至八成干时,筛去灰砂,拣去杂草及梗,再干燥 。切后的茵陈梗与蒿极易分开,操作过程中亦无灰尘,并且加工后饮片干净,均匀,易于调配,且效率提高3倍以上通过挥发油含量测定、去灰率比较、理化鉴定,对抢水洗法与药典法茵陈净选方法进行比较 。抢水洗法炮制茵陈,去灰率高,无灰尘和毛绒飞扬,有效成分无损失,明显优于药典法 。另外,茵陈主要利胆成分6,7-二甲氧基香豆素难溶于冷水,故抢水洗不致使茵陈有效成分流失 。先将茵陈去泥砂,将旋转式切药机开动,开快档,将茵陈放人进料斗盘上,利用履带的带动,人机器切制,将所切过的茵陈经大眼筛筛去茎梗,再用小眼筛筛去杂质即可 。
【茵陈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贮藏与保管】置阴凉干燥处,防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