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参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
【常用别名】苦骨、野槐(《纲目》) , 川参(《贵州民间方药集》) , 牛参(《湖南药物志》) 。
【苦参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 it.的干燥根 。
【产地与产地加工】全国各地均产 。春、秋二季采挖 , 除去根头及小支根 , 洗净 , 干燥 , 或趁鲜切片 , 干燥 。
【历史沿革】汉代有苦酒煮服法(《金匮》) 。晋代有酒煮法(《肘后》) 。南北朝刘宋时代
有糯米浓沽汁浸后蒸法(《雷公》) 。唐代有炙法(《外台》) 。宋代有炒黄色(《证类》) , 去木取皮(《传信》) , 酒制法(《妇人》) 。元代有酒洗法(《宝鉴》) 。明代有酒浸法(《发挥》) 。清代有酒蒸、油炒(《大成》) , 醋渍、炒存性(《本草述》) , 米泔水浸炒(《尊生》) , 醋炒法(《得配》)等 。现行有制炭(《规范》) , 麸炒法(《集成》) 。
【炮制方法】净制除去残留根头 , 大小分开 , 洗净(《中国药典》1995年版) 。
切制大小分开 , 洗净 , 浸泡至约六成透时 , 润透 , 切厚片 , 干燥(《中国药典》1995年版) 。
炮制
1.制炭
取苦参片 , 置锅中 , 用武火加热 , 炒至表面呈焦黑色 , 内部焦黄色 , 喷淋清水少许 , 息灭火星 , 取出 , 凉透(《规范》) 。
2.麸炒将锅烧热后 , 加入麦麸与苦参片 , 或先炒麦麸 , 至冒烟时 , 再加人苦参片炒至黄色 , 筛去麦麸即可 。每苦参片100kg , 用麦麸18kg(《集成》) 。
【成品性状】苦参:为圆形或椭圆形厚片 。外皮灰棕色或棕黄色 。切面黄白色 , 纤维性 , 具放射状纹理及裂隙 , 有的可见同心性环纹 。气微 , 味极苦 。苦参炭:形如苦参片 。表面焦黑色 , 内部焦黄色 。体轻质脆 , 气微 , 昧微苦 。
【性味与归经】苦 , 寒 。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 。
【功能与主治】清热燥湿 , 杀虫 , 利尿 。用于热痢 , 便血 , 黄疸尿闭 , 赤白带下 , 阴肿阴痒 , 湿疹 , 湿疮 , 皮肤瘙痒 , 疥癣麻风;外治滴虫性阴道炎 。苦参炭止血治痢 , 用于热痢 , 便血 。
【用法与用量】4.5~9g 。外用适量 , 煎汤洗患处 。
【处方应付】处方写苦参付生品;其余各随方付给 。
【炮制作用】苦参生品苦寒之性甚强 , 清热燥湿、祛风止痒及利尿作用亦强 。常用于湿热所致的黄疸 , 痢疾 , 带下 , 阴痒 , 皮肤瘙痒及疥癣等 。.苦参炭苦寒之性减弱 , 收涩作用增强 , 具有止血的功效 。多用于血痢 , 便血 。《人门》有“治疮浸酒 , 治肠风炒至烟起”;《得配》有“去腥气 , 蒸用 , 醋炒治少腹热痛 , 酒炒治时症热结”的阐述 。
【化学成分】含多种生物碱 , 以d-苦参碱、d-氧化苦参碱为主 。并含羟基苦参甙、N-甲基野靛碱、安那吉碱、脱氢苦参碱等 。另含黄酮类化合物苦参啶、苦参酮、去甲苦参酮、去甲苦参醇等 。
【现代研究】
1.化学研究
以苦参碱含量为指标 , 对苦参的生品、烘品、酒制品、醋制品、炭品进行比较 , 结果苦参碱含量以酒制品含量最高 , 炒炭品含量最低
2 。采用硅钨酸盐法测定四种方法加工的苦参饮片中总生物碱的含量 , 结果以新鲜药材直接加工的饮片生物碱总重量最高 , 次之是蒸法、米水浸法和水浸法 。每克药材中含苦参总碱的量依次为0.0224、0.0164、0.0154、0.0147g 。
2.工艺研究
以苦参总碱含量为指标 , 利用正交设计法 , 选择泡洗时间、软化方法、饮片厚度三个因素 , 每个因素选择三个水平 。结果:将苦参个子泡洗30分钟润透 , 切3~5mm厚饮片晒干为最佳工艺对苦参饮片的规格标准进行了研究 , 结果:饮片厚度和饮片形状对苦参饮片炮制质量均有显著性影响 , 以切成1~3mm左右的斜片为佳采用冷压浸润法加工苦参饮片 , 并与传统加工方法进行质量比较 , 结果:冷压浸润法既能达到同传统
方法同样的浸润程度 , 又可缩短浸泡时间 , 减少生物碱的损失 , 比传统方法减少损失21.7% 。
【贮藏与保管】置干燥处 。
【备注】炒炭后及时散热 , 防止复燃 。不宜与藜芦同用 。
推荐阅读
- 刺五加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
- 板蓝根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
- 青木香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
- 附子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
- 羌活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
- 两面针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
- 两头尖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
- 赤芍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
- 芦根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
- 苍术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