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胃承气汤的正宗配方组成剂量

护胃承气汤
【护胃承气汤的正宗配方组成剂量】【正宗配方组成剂量】生大黄10克,玄参10克,细生地10克,丹皮6克,知母6克,麦冬10克(连心) 。
【用法用量】水1000毫升,煮取400毫升,先服200毫升,得结粪,止后服,不便再服 。
【方歌速记歌诀】
护胃承气大黄丹,知母玄参地麦添;
下后数日热不退,或退不尽口咽干 。
【功用】攻下热结,养阴清热 。
【主治】热结便秘兼有阴伤,症见潮热不退,或退而不尽,午后热甚,大便干结,口燥咽于,夜寐不安,舌质红苔于黑,或金黄苍老,脉沉而有力 。
【方论】本方为温病下后,热结未去,或去而复聚,阴津受伤之候而设,故以益阴攻下为要务 。方中以苦寒之大黄为君,攻下热结,俟热邪得去,津液才有恢复之机 。以元参、麦冬、生地为臣,名曰增液汤,用其甘咸寒以护胃生津,养阴润下 。丹皮清血中伏热,并有透阴分之热邪外达的功能;知母滋阴润燥,清虚热 。诸药相伍,虽攻下而不伤阴,养阴而不恋邪,协同促进,相得益彰 。
【医论】古人有:温病下不厌早之说 。若有可下之征,则应当机立断,攻逐热结,以急下存阴,绝不可应下失下,贻误时机 。本证下后已经几天,身热仍不退,或者不全退,并有口燥咽下,舌苔干燥而黑,而呈老黄色,这是下后阴液被伤,余邪未尽,复聚于阳明的缘故 。但此时又不可再投三承气汤,以免再度过泻下伤阴,而应以护胃承气汤微和之 。此方只用一味大黄以攻逐热结,而不用芒硝,这就使攻下力缓,故称之谓“微和之 。”正如吴鞠通在本条自注中所云;“温病下后,邪气已净,必然脉静身凉 。邪气不净,有延至数日,邪气复聚于胃,须再通其里者,甚至屡下而后净者,诚有如吴又可所云 。但正气日虚一日,阴津日耗一日,须却加意防护其阴,不可稍有卤莽,是在任其责者临时斟酌尽善耳 。吴又可于邪气复聚之证,但主以小承气,本论于此处分别立法 。”吴鞠通这段文字写得精辟透彻,力矫吴又可之弊,吴又可用小承气汤之所以欠妥,是因有枳实、厚朴燥烈伤津之药 。
本证与大、小、调胃三承气汤证不同:三承气汤证是热结阳明,阴液未伤的腑实证,治用攻下之剂,以釜底抽薪为法 。本证却是温病下后,气分邪热未尽,而阴津受伤之候,故其咽干口燥,舌质红等阴伤见症均较三承气汤证为重 。因此,三承气汤只用攻下,不用养阴清热之药;而护胃承气汤则在攻下之中佐以甘寒生津,养阴清热之品 。临床使用护胃承气汤的辨证要点,在于“脉沉而有力” 。若“脉沉而弱者”,虽有便秘,亦不可用大黄,而应以增液汤滋阴润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