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燥汤的正宗配方组成剂量

清燥汤
【正宗配方组成剂量】麦冬15克,知母6克,人中黄5克,细生地15克,元参10克 。
【用法用量】水1600毫升,煮取600毫升,分3次服,每日1剂 。
【方歌速记歌诀】
清燥汤方缓法明,陈柴当归不可容;
【清燥汤的正宗配方组成剂量】下后无汗而脉数,人中黄地母元冬 。
【功用】增水清火,滋阴润燥 。
【主治】阳明温病,下后无汗,脉不浮而数者 。
【加减】咳嗽胶痰,加沙参10克,桑叶5克,梨汁20毫升,牡蛎10克,牛蒡子10克 。方中人中黄可用黄芩、黄连代之 。
【方论】清燥汤是从《温疫论》的柴胡清燥汤法而另行制定的,吴氏认为:吴又可于清燥汤中用陈皮之燥,柴胡之升,当归之辛窜 。这样以燥清燥,是非所宜,故用其法而不用其方,另制本方 。所治证属温病下后津伤燥热所致,故用滋阴清火之法 。方生地、玄参、麦冬为增液汤,以滋阴增液;人中黄清热解毒;知母甘寒清热生津润燥 。诸药合用,共奏增水清火,滋阴润燥之功 。
【医论】温病下后,无汗,有余热郁表和内热阴伤的不同 。吴氏说:“下后无汗,脉不浮而散,清燥汤主之 。”吴氏特从脉象作为辨证的依据,所谓“脉不浮而数”者,说明余邪不在表,而热仍在里 。且下后,既无里结的满痛,又无热壅的烦躁,更明示结去热存之象 。温病后期出现脉不浮而数,是由于大热已除,余热未尽,热伤阴液所为,故用清燥汤“增水敌火” 。因本证为里热阴伤,故忌用陈皮、柴胡、苏子、橘红、当归之类辛燥之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