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苓汤的作用与功效

【来源】《三订通俗伤寒论·六经方药·温热剂》 。
【配方组成】杜苍术一钱半炒广陈皮一钱半生白术一钱半泽泻一钱半川厚朴二钱带皮茯苓四钱猪苓钱半肉桂四分
【用法】水煎服 。
【作用与功效】温利胃湿 。
【主治适应症】寒湿内蕴;暑湿兼内寒;水肿等 。
【方解】方中以苍、白二术及炒广陈皮、厚朴为主药,温胃健脾 。又以猪苓、茯苓、泽泻为辅药,导水下行,利小便以实大便 。佐以肉桂暖气散寒,为诸药通使 。合用具有温通胃阳,辛淡渗湿之功效 。
【临床应用与医案】
臌胀
田某某,男,62岁 。因反复腹胀纳差2年,加重1个月于2012年8月13日入院 。病人嗜酒20余年,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伴乏力,纳差,尿少,在院外诊断为“肝硬化伴腹水”,经治疗后腹胀可减轻,但病情反复 。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纳差加重,尿少,无咳嗽、呕血、发热、黑便,自行服用利尿药,病情无缓解且渐加重,现为进一步诊治人我院 。人院症见:精神萎靡,双目及皮肤黄染,腹胀纳差,肢软乏力、头眩口苦,小便短赤,大便秘结,消瘦 。舌淡红胖大、舌下脉络青紫迂曲、苔黄腻,脉弦数 。查体:神清神萎,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腹部膨隆,腹壁静脉无扩张,全腹压痛,无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不活跃;双下肢轻度水肿 。辅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 。肝功能:ALT35U/L,AST61U/L,白蛋白29.6g/L,球蛋白35.8g/L,TB IL 106.2pmol/L,DB IL 49.7ymol/L,I BIL 56.5ymol/L 。乙肝
【胃苓汤的作用与功效】标志物:HBsAg、H Be Ab、HB cAb均为阴性 。血常规:WBC 5.97x 10'/L,RBC 3.03×10'/L,HBG84g/L,PLT83x 10'/L 。腹部超声提示:肝硬化,腹腔大量积液 。人院诊断:中医诊断:臌胀,证型湿热兼瘀,肝郁脾虚;西医诊断:肝硬化失代偿期 。予低盐高蛋白易消化饮食;螺内酯40mg,口服,1天3次;呋塞米20mg,口服,1天2次 。中医治以除湿清热、活血利水为主,佐以疏肝健脾 。方选加味胃苓汤加减:茯苓120g,猪苓60g,生黄芪、茵陈蒿各60g,生白术、苍术、泽泻、丹参各20g,陈皮、白豆蔻(后下)、黄芩、柴胡各10g,厚朴、川牛膝各15g 。7剂,1日1剂,每剂煎取450~600ml,分3次温服 。
1周后病人腹胀纳差减轻,头眩口苦好转,小便增多,大便调 。舌淡红胖大、苔薄黄腻,脉弦 。体重较人院时减轻5.5千克 。病人病情好转,停用螺内酯及呋塞米;上方去牛膝,黄芩减为6g,再服7剂 。8月28日复查肝功能:ALT 16.4U/L,AST 29.7U/L,白蛋白31.2g/L,球蛋白33.6g/L,TB IL52.9wmol/L,DB IL 34.8pmol/L,I BIL 18.1ymol/L 。腹部超声提示腹腔少量积液 。
按该臌胀病人的基本病机为湿热兼瘀血中阻,肝郁脾虚 。治疗上遵循祛除湿邪为先,疏理气机为要的原则,不过用苦寒以免损伤阳气 。重病需用大剂量,茯苓、猪苓、生黄芪、茵陈蒿为主药,故均重用 。病人初诊时病势急迫,故加用西药利水以治标,相得益彰,病情好转则停用西药 。[王垒,李飞.加味胃苓汤治疗臌胀的体会.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3,(23):82-84] 。
【现代研究】
(一)慢性湿疹
病人给予口服除湿胃苓汤(苍术、厚朴、土茯苓、地肤子、白鲜皮各15g,白芍12g,白术、茯苓、防风、附子各10g,陈皮8g,甘草6g 。用法:每日1剂,加水500ml,煮去渣取汁200ml,分2次服用),同时外涂除湿止痒软膏(由蛇床子、苦参、黄柏、黄连、白鲜皮、虎杖、紫花地丁、地肤子、萹蓄、茵陈蒿、苍术、花椒、冰片十三味中药组成),每日3次,连续治疗4周 。结果治疗组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和无效率分别为76.2%、12.8%、4.2%和6.7%,总有效率为93.2% 。[张振汉,闰言.除湿胃苓汤联合除湿止痒软膏治疗慢性湿疹疗效观察.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4):112-113](二)亚急性湿疹
病人服用除湿胃苓汤(苍术10g,厚朴10g,陈皮10g,猪苓12g,泽泻12g,茯苓12g,白术15g,滑石12g,防风10g,栀子10g,木通6g,肉桂3g,灯心草6g,甘草6g)治疗,早、晚水煎2次分服,1剂/天,结果痊愈率为80.0%,总有效率为100% 。[周耀湘,吴洁贞,卢妙玲.除湿胃苓汤治疗亚急性湿疹60例疗效观察.中医药导报,2012,18(12):102-103] 。
【临证提要】
胃苓汤方为治夏令恣食瓜果,寒湿内蕴,致上吐下泻,肢冷脉伏,或胃阳为寒水所侵,累及脾阳,不得健运之证而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