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鞠通杏苏散的作用功效

【来源】《温病条辨》卷一上焦篇补秋燥胜气论 。
【配方组成】苏叶半夏茯苓前胡苦桔梗枳壳甘草生姜大枣去核橘皮杏仁
【吴鞠通杏苏散的作用功效】【用法】水煎服或散服 。
【作用与功效】散寒宣肺,化痰止咳 。
【主治】头微痛,恶寒无汗,咳嗽稀痰,鼻塞,咽塞,脉弦 。
【方解】本证因凉燥伤肺所致,故用苏叶发表散邪,杏仁苦温降气止咳,前胡散邪降气化痰,桔梗、枳壳理气宽胸,半夏、陈皮燥湿化痰,茯苓健脾渗湿,生姜、大枣调和营卫,以助解表,甘草调和诸药 。方中药物多辛苦温之品,以达到辛散、苦降、温通之效,故属于“苦温甘辛法” 。
【验案精选】
1.风寒咳嗽(支气管炎)李某,女性,10岁,平素易感冒,2010年9月25日初诊 。患者于10天前不慎着凉后出现咳嗽频作,咯痰色白,咽痒,鼻塞流涕,纳差,口服抗炎、止咳药,疗效不佳,X片诊断为支气管炎,在外院输液(药名不详)等治疗未见好转 。就诊时咳嗽,咯痰色白,鼻塞流涕,舌淡红,苔白腻,脉浮紧 。检查:咽充血(+),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可闻及少量中细湿啰音 。证属外感风寒、痰湿阻肺,治以疏风散寒、宣肺化痰 。处方:杏仁、桔梗、前胡、茯苓、法半夏、陈皮、苏叶(后下)、蛇床子、辛夷花、藿香各10g,甘草3g,生姜2片 。水煎服,每日3次,每日1剂 。3剂后鼻塞、流涕、消失,咳嗽咯痰减轻,遂于前方中去辛夷花,再进3剂诸症若失 。后以玉屏风散善后,随访半年未复发 。[郭峰,何本阳.杏苏散加减治疗风寒咳嗽116例.中国中医急症,2011,20(8):1318] 。
2.哮喘(支气管哮喘)刘某,女,38岁,1999年11月5日初诊:咳嗽气喘,喉中有痰鸣声,已2年有余 。患者自1997年初以来患哮喘病,每遇寒冷及天气变化而加剧,西医诊断为“支气管哮喘”,屡用氨茶碱、博利康尼等西药,仅能短期控制 。近1月来咳嗽气喘加重,痰多而清稀,喉间有哮鸣声,胸闷气短,形寒肢冷,面色暗淡,口渴喜热饮,舌质淡,苔白腻,脉浮滑 。中医诊断:哮喘 。证属:寒邪内蕴,肺气不宣,治以疏风散寒,佐以化痰定喘 。方用杏苏散加减 。处方:杏仁10g,苏叶10g,荆芥6g,桔梗6g,橘红10g,半夏10g,浙贝15g,炒白芥子6g,炙紫菀15g,前胡6g,黄芩10g,炙百部10g,甘草2g,生姜5g,炙桑白皮10g,枳壳10g,6剂,水煎分服 。1周后,咳嗽气喘、胸闷明显减轻,痰少而易咳出 。原方加莱菔子、苏子、款冬花各10g,继续服用6剂,病告痊愈 。随访1年未复发 。[周金兰.杏苏散临床应用举隅.光明中医,2002,17(3):60-61] 。
3.顽固性荨麻疹患者王某某,女,21岁 。该患者全身皮肤反复出现淡红色块疹,奇痒异常,时轻时重,已持续4年之久 。屡经中西医治疗无效 。近日病情转剧遂来我院就诊,诊得患者脉象弦缓,舌苔薄白,躯干及四肢皮肤有散在指盖大或铜钱大不整形之大片扁平隆起,颜色淡红,奇痒难忍,早、晚尤甚 。我给以清热凉血疏风之剂,方用:羌活、荆芥、防风、赤芍、黄芩、生地、苦参、薄荷、元参、丹皮、连翘、苍术、地肤子、甘草等药,连服10余剂,块疹见消,奇痒减轻,但不久又反复加重,经我多方治疗,服药月余效果仍不显著 。患者几乎失去信心,遂请家父秦德润会诊,家父通过仔细检查,详细询问,询知患者在每次出疹前则咳嗽、咽痒、胸紧,疹出后则咳嗽、咽痒等症状消失,根据这些症状家父给以杏苏散加味治之,方用:杏仁、苏叶、枳壳、半夏、陈皮、茯苓、前胡、防风各10g,麻黄、甘草各6g 。服上方4剂后,患者全身皮肤块疹完全消退,奇痒已止,咳嗽、咽痒等症亦消除,本着效不更方之义,又以原方续服4剂,数年顽疾竟霍然而愈 。[秦艳梅.加味杏苏散治愈顽固性荨麻疹1例.江西中医药,1994,25(增刊):33] 。
【临床应用与医案】
喉源性咳嗽总有效率97.3%,药用:紫苏、苦杏仁、紫菀、款冬花、前胡、龙俐叶各15g,桑白皮、罗汉果各20g,芒果核30g,法半夏、木蝴蝶、桔梗各10g,胖大海、甘草各5g 。治疗12天 。[周振强.杏苏散加减治疗喉源性咳嗽73例.新中医,2009,41(8):88-89] 。
【药理研究】
呼吸道粘膜保护杏苏散能减低小鼠气管纤毛运动、增加呼吸道黏液分
泌,对气道产生保护作用 。[丁建中,龚权,张六通,等.杏苏散对凉燥小鼠肺与肠道功能的影响.药理与临床,2006,22(3):20] 。
【临证提要】本方散寒润燥、祛痰除湿、轻宣理肺,用于凉燥伤肺之咳嗽、鼻塞 。风寒重者,加炙麻黄、桂枝;咳甚加紫菀、白前;痰稀白量多加制南星、莱菔子,气急加款冬花、旋覆花 。吴鞠通加减法:“无汗脉弦甚,或紧者,加羌活微透汗 。汗后咳不止,去苏叶、羌活,加苏梗 。兼泄泻腹满者,加苍术、厚朴 。头痛兼眉棱骨痛者,加白芷 。热甚加黄芩,泄泻腹满者不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