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的禁忌人群与使用剂量_茯苓不适合什么人

本品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菌核,多寄生于松科植物赤松或马尾松等树根上,野生或栽培皆有 。主要产于云南、湖北等地,产于云南者称“云茯苓”,质较优 。多于7~9月采挖,将白色部分切成薄片,晒干 。生用 。
附:茯苓皮为茯苓菌核的黑色外皮,性能同茯苓 。具有利水消肿的功效 。尤擅行皮肤水湿,多用于治疗皮肤水肿 。15~30克,水煎服 。
附:茯神为茯苓菌核中间带有松根的部分,性能同茯苓 。擅长宁心安神,专用于治疗心神不宁,惊悸,健忘等症 。用量用法同茯苓 。
【处方用名】茯苓、白茯苓、云茯苓 。
【性味归经】性平,味甘、淡 。归心、脾、肾经 。
【功效与主治】功效利水渗湿,健脾补中,宁心安神 。主治水肿,痰饮,脾虚诸证,心悸不寐等 。
【禁忌与不适宜人群】
1.虚寒精滑或气虚下陷者忌服 。
2.阴虚而无湿热,肾虚而小便自利者忌用 。
3.青光眼患者慎用 。
4.孕妇慎用 。
【临证应用注意事项】
1.素体虚弱、津亏血少者,或时值秋燥季节,口干咽燥,并无脾虚湿困者,长期服用茯苓可加重燥象 。
12.阴虚精亏等津液耗伤者不宜单味药大量长期服用 。
3.昏迷患者禁单味药大量服用;婴幼儿及老年患者不宜大量长期服用;脑动脉硬化患者忌单味药大量服用 。
4.茯苓有降低血压的作用,故低血压患者不宜大量长期服用 。
【茯苓的禁忌人群与使用剂量_茯苓不适合什么人】5.茯苓有降低血糖的作用,故低血糖患者不宜大量长期服用 。
6.茯苓有利尿的作用,并可增加电解质排出,故水、电解质紊乱者不宜大量长期服用 。
7.急性胃肠炎,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忌用,因其可加重脱水症状,并出现药物积蓄中毒 。
8.茯苓恶白蔹;畏地榆、秦艽、龟甲、雄黄;猪苓为使 。
【用量用法】一般用量10~15克,水煎服;或入丸、散剂 。
【临证用药体会】
1.茯苓按其药用部分不同而分成以下几部分:外皮黑褐色者为“茯苓皮”,擅长利水消肿;皮内呈淡红色者为“赤茯苓”,擅渗利湿热;内呈白色者为“云茯苓”(白茯苓),长于渗湿健脾;苓块中穿有松根者称“茯神”,擅长于宁心安神 。
2.茯苓用于宁心安神时,剂量宜大,可用30~100克;用于利水渗湿时,剂量宜中,一般为15~30克;用作健脾补中时,剂量宜小,以6~12克为好 。曾取大剂量茯苓治失眠,连续服药达数月之久,未见有不良反应 。茯苓有安神、健脾补中、利水渗湿之功,故无论虚实,皆可投之,这是茯苓安神的一大特点,也是其他安神药物所不可替代的 。其力虽薄,只要药量恰当到位,亦不失为一味功效独特的安神良药 。笔者用于治疗失眠,也常在辨证方中重用茯苓50~100克,每有效验可期 。
3.茯苓甘淡而平,甘则能补,淡则能渗,既能补脾益心,又能利水渗湿 。凡脾虚湿困引起的痰饮,泄泻,水湿内停引起的水肿胀满,小便不利诸证,茯苓均为必用之品 。本品能入心脾,补脾气,助运化,以宁心安神,用于治疗心脾两虚、心神失养之惊悸失眠 。茯苓的特点是“性质平和,补而不峻,利而不猛,既能扶正,又能祛邪,正虚(脾虚)邪盛(湿盛)必不可缺 。”因其性质平和,临床可与多种药物配伍 。如用于治疗脾虚不能运化水湿,食少腹胀,大便泄泻,多与党参、白术、山药等同用;用于治疗痰饮呕逆、胸膈痞满,多与半夏、桂枝、生姜等配伍;用于治疗气虚心悸,多与炙甘草、桂枝、党参等同用,或少加朱砂;若惊悸失眠属心脾不足者,又常与党参、桂圆肉、酸枣仁等合用,属心肾不交者,又多与石菖蒲、远志、龙齿等配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