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科学家有望明确急幼粒白血病“发动机”

据新华社信息上海2月16日电()2月15日出版的国际癌症研究领域权威性的《癌症细胞》(《Cancer Cell》)杂志发表署名文章,报道了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中法基因组与生命科学研究中心和法国巴黎圣路易医院(Hospital Sanit Louis)合作的研究成果 。[br]论文探讨报告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的白血病基因在PML/RAR(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基因与维甲酸受体)融合蛋白的致病作用 。研究发现这一融合基因的蛋白质产物被一类小分子多肽修饰是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发病的必备条件 。[br]在过去20年,科学家们对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多次突破 。但是,虽然这一白血病的临床治疗已获得极大成功,但是发病机理仍不明晰 。先前的研究显示PML/RAR融合蛋白中的RAR部分是正常粒细胞分化途径中必不可少的,而对PML蛋白的功能及其在与融合蛋白中的致病作用仍知之甚少 。我国的朱军研究员、周隽博士与法国的de Thé(德岱)教授对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的发病机理展开研究 。他们在转基因小鼠与大量体外生化实验中,发现PML除了提供一个蛋白质同二聚体化的功能域外,更重要的是当这个蛋白被一种特殊的小分子蛋白修饰后,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致病具有决定性作用,从而在分子水平上揭示了蛋白质表达后修饰与白血病致病机理的密切关系 。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占急性白血病发病的10%-15%,病程迅速、十分凶险 。[br]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陈竺教授表示,21世纪医学是以循证、基于机理等为特征、公共卫生和临床医学并重的新医学,从某种意义上说,中法科学家的这项研究找到了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致病的“发动机”,是国际科研合作平台上结出来的硕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