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华为支浩:一台主机两张网构建全屋智慧生态

【智慧|华为支浩:一台主机两张网构建全屋智慧生态】2020年12月21日 , 华为在位于东莞松山湖的总部召开了2020年最后一场线下发布会 。 这次发布会华为发布了全屋智能及智慧屏新品 , 包括华为全屋智能ALL IN ONE的解决方案、华为智选车载智慧屏以及全新的 S 系列华为智慧屏等等新品 。 这也预示着华为智慧生态由住宅到汽车的全面铺开 。
与其他品牌所定义的智能生态不同 , 华为定义的智慧生态是从底层往上建设 。 也就是华为一直强调的 , 华为只做华为最擅长的事情——连接 。 此前华为曾发布了一系列软硬件来帮助家电厂商接入到生态中 , 使用这些软硬件传统家电就可以非常方便变身为联网智能家电 。
而这一次 , 华为将目光瞄准了市场更广泛的房地产市场 。 此次发布的华为全屋智能将于明年 3 月份正式商用 , 这套系统包含了照明系统、安防系统、空气系统、用水系统、音乐系统、感知系统等 。 余承东在发布会上表示 , 现有智能家居大多是 “伪智能” , 华为方案将重构智能家居领域传统的组网、体验、生态和渠道 , 利用信息和逻辑运算 , 将全屋智能带给每个家庭 。
随着房地产价格的不断走高 , 大家对于居住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 零星一两个设备的智能 , 并不能很好的串联起整个家庭的智能化体验 。

智慧|华为支浩:一台主机两张网构建全屋智慧生态
文章图片

华为消费者业务 IoT 产品线总裁支浩在随后的采访中表示 , “未来家庭只需要两张网 。 一张是基于物联的窄带网络 , 采用 PLC 家庭物联总线 , 实现了全屋海量智能设备和声光水电等系统之间的智慧互联 。 另一张是基于大数据的宽带网络 , 这种宽带网络对带宽、传输和性能有更高的要求 , 布线技术也已发展到最先进的 7 类线 。 这个才是智能家居 , 让你感受不到它的繁琐 , 感受到的是它的方便 , 真正地好用 。 目前华为已经联合了 42 个合作伙伴建立了 PLC-IoT 的标准 , 通过电力线与控制线的融合完成了家庭海量硬件的互联互通 。 ”
华为此次推出的全屋智能主机有高集成、模块化、智慧化、可扩展的特点 , 并创新的采用PLC-IoT联网方式 。 PLC即电力线联网 , 在Wi-Fi设备还未普及的时候 , 曾是欧美市场比较流行的一种网络覆盖方案 。 此次华为提出的中频带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 PLC-IoT 在传输速度、距离、可靠性方面超过了 Zigbee 。 像Zigbee这种短距离无线传输方案容易被干扰 , 频宽设备过多还容易遇到延迟过高的问题 , 最让人头疼的是万一设备离线了 , 普通消费者很难排查故障 。 而PLC-IoT的有线电力网络则没有这些问题 , 毕竟全屋智能离不开电 , 只要有电就有网 。
截至目前华为全屋智能主机开放了 1 万 + API , 共建 10 万 + 家庭场景 , 华为 HiLink 生态目前已经覆盖 150 + 品类 , 4000+SKU , 800 + 合作伙伴 , 2.2 亿 + IoT 设备 。 华为定义的全屋智能场景未来只需要有一台主机和两张网 , 主机负责控制协同全屋智能硬件之间的互联 , 家庭物联网和家庭互联网实现了全屋智能硬件的互联互通 。 有了这个ALL IN ONE的解决方案 , 全屋智能就真的来到普通消费者身边了 。
在这次的发布会上 , 华为智慧屏也迎来了全新的S系列 。 相比此前推出的V和X系列有更高的性价比 。 作为华为目前唯一的家电类产品 , 智慧屏对于华为来说并不是电视 , 而是全屋智慧生态的重要控制中心 。 此前曾有品牌定义智能音响是家庭控制的中心 , 但笔者认为占据家庭中心的这块屏是真正的控制中心 。
智慧屏说到根本它是一块屏 , 而不是简单的电视 。 使用这块屏 , 你可以享受电视功能的同时 , 还可以控制家中各种设备、浏览各个设备的状态和所提供的内容或信息 。 得益于鸿蒙OS的支持 , 智慧屏还拥有了分布式系统的能力 。 在智慧屏S系列上 , 新增了新增分布式游戏、智能屏 K 歌、远程看家等功能 。
支浩表示:“我们的智慧屏在视频、音乐、游戏、教育、健康这五大核心场景不断打磨;同时为了实现“常用常新” , 还会为老用户手中的智慧屏实现不断升级 , 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新东西 , 那样消费者才会有期待 。 “
“我们立志做中国最大智慧屏厂”在采访的最后支浩再次强调了华为对智慧屏这一生态的愿景 。 而这次发布会上推出的华为智选车载智慧屏 , 再一次验证了华为对于智慧屏品类的定义 。 目前这块车内的屏幕已支持 30+App 应用 , 让我们无需改动原车即可与手机跨屏流转各类应用 , 同时这块车载的屏幕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接控制家中的物联网 。 尤其可见 , 对于华为未来的智慧生态来说 , 手机已经不再是唯一的控制中心 , 智慧屏幕或许才是未来最重要的入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