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潮|让思想政治教育更“新潮”


新潮|让思想政治教育更“新潮”
文章图片

2019年11月13日 , “我们的太空”号火箭成功发射 。本版图片均由“我们的太空”创新实践中心提供

新潮|让思想政治教育更“新潮”
文章图片

“红蓝融合”成为团队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核心理念 。

新潮|让思想政治教育更“新潮”
文章图片

组织“奔向太空”2020航天城半程马拉松赛 。
悟 潮
“没想到思想政治教育还能这么搞 , 没想到思想政治教育能有这么多创意”
“太空萌娃”系列表情包又上“新”了!看着50多万次的使用量 , 作者张珂心花怒放 。
张珂是航天测控战线的一名工程师 , 本职工作是绘制遥感地图 。 工作之余 , 她作为“我们的太空”团队的一名远程“创客” , 制作了大量航天气息浓郁的表情包 , 深受航天人和网友喜欢 。
张珂最新一期作品是关于节约粮食的 。 一幅幅活泼可爱的卡通太空兔动图 , 成为团队开展“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教育的全新尝试 。
“受众在哪儿 , 就跟进到哪儿;受众喜爱什么 , 就创作什么;受众心里想到哪儿 , 工作就做到哪儿……”回顾团队的一次次探索 , 该中心负责人说 , “这就是我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体会 。 ”
秉持这一理念 , 两年多来 , 他们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拓展得越来越大——
2018年 , 中国航天日当天 , “我们的太空”微信、微博上线 。 后来 , 他们发现很多年轻人喜欢短视频 , 便率先进驻哔哩哔哩、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再后来 , 又相继在知乎、人民号、学习强国等新媒体平台上开设账号 , 形成囊括20个“微平台”的新媒体矩阵 。
“在大家平时喜欢玩的新媒体上 , 基本上都有我们的身影 , 都能听到我们的声音 。 ”不少团队成员谈到 , 他们做的与当下在高校推广的“课程思政”是同一个道理——“只不过 , 我们与思政课同向而行的各类‘课程’ , 变成了大家每天接触最多的信息媒介 。 ”
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更大了 , 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应用自然就多了 。
【新潮|让思想政治教育更“新潮”】开设“云课堂”——他们借助新媒体 , 推送“理论热点动态” , 开展“读经典、学哲学”活动 , 推出“航天红课” , 把课堂设在塔架旁、厂房里 , 用接地气的话语和吸眼球的动漫、沙画等形式 , 把大道理讲得有温度、有情感、有活力 。
开展“云互动”——他们开发“我们的太空”学习教育App , 开设“理论知乎”“思想连线”等专区 , 组织专家在线答疑 , 帮助大家解开思想扣子、拉直心中问号 。
2019年中国航天日前夕 , 为弘扬航天精神 , 他们组织航天科研人员与航天员、航天娃一同唱响《我和我的祖国》 。 视频发布后 , 很快“火爆网络” , 点燃广大国人的航天报国情怀 。
今年上半年 , 面对互联网上流行的直播“带货”之风 , 他们联动组织四大航天发射场直播 , 以时尚的方式“为航天正能量‘带货’” , 吸引了数亿人次参与 。
前不久 , 他们开发微信小程序 , 举办线上“理论闯关星光大道”活动 。 仅仅2个月就吸引了4.1万人参与线上理论学习 , 累计答题321万余次 。
“没想到思想政治教育还能这么搞 , 没想到思想政治教育能有这么多创意!”任波长期在航天一线从事思想政治工作 , 回顾起近两年来发生在身边的变化 , 他感慨不已 。
在“我们的太空”团队成员心中 , 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是有着明确目标的 。 他们将其称之为“四个革新”:思维革新、表达革新、行为革新、颜值革新 。 而且 , 在他们看来 , 要实现这“四个革新” , “非得积极拥抱网络不可” 。
比如 , 思维革新在于借鉴互联网开放共享、用户至上、跨界融合等核心理念 , 让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开放自信;表达革新在于运用文图、音视频、表情、符号等网络化表达方式 , 让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生动感人;行为革新在于依靠网络指导工作、帮带队伍 , 让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扁平化指挥、短平快落实;颜值革新则在于针对青年人审美特点 , 打造富含“真善美”价值、自带流量的“网红款” , 让思想政治教育更加亮丽夺目……
瞄准这些目标 , “我们的太空”团队里每天都在孕育发生着新的变化——
团队成员李响负责航天舆情的分析整理工作 。 刚开始 , 一份舆情简报按照传统模式层层报送 , “定稿时已是两三天前的舆情” 。 后来 , 领导提出建立“舆情快报”群 , 各级领导扁平化网络办公 , 当天上午的舆情 , 下午就能整理成简报打印分发完毕 。
去年以来 , 他们连年在中秋节为航天新人举办“让祖国见证幸福”集体婚礼 。 今年 , 他们邀请航天员证婚、知名主持人主持 , 全国七地联动举办 , 让301对航天新人和亲属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自豪感 。
“一切新潮的形式都服务于内容 。 ”聊到一个个创意的来源 , “我们的太空”团队成员普遍谈到 , 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作用是温暖人、激励人 , “只要瞄准这个目标、紧贴当下时代特点 , 思想政治教育就一定可以时尚、新潮 。 ”
这 , 是“红蓝融合”的意义所在 , 也是方向所在 。
弄 潮
“宁可全身沾满泥巴爬到河对岸 , 也不要衣冠楚楚地站在河这边”
“60后”张磊是“我们的太空”视频平台负责人 , 与一群活泼的“90后”“00后”一起运营着粉丝量达500多万的抖音账号 。
“我刚接手这项工作时 , 其实是瞧不起短视频的 。 ”张磊坦言 。 作为宣传战线上的“老兵” , 他参加了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一号的所有电视新闻报道 , 很多作品在央视和省市电视台播发 。 相比之下 , “短视频到底能有多大作用?”他的心里犯过嘀咕 。
无独有偶 。 “我们的太空”新媒体中心主任王欣阁谈到 , 刚开设微信、微博新媒体账号时 , 心中也有疑虑:“航天从不缺少新闻报道 , 我们对新媒体没什么需求 。 再说了 , 每天都自己生产发布新内容 , 能坚持多久?”
上线初期 , 他们排了一个月的发稿计划 , “一个月后再发什么就不知道了” 。
不过 , 王欣阁、张磊以及团队其他成员从一开始就有一个共识:信息网络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肯定不能还是老一套 , 必须有所改变 。
他们在一份工作总结中写到:当网络信息光速传播 , 一个热点事件可以很快在舆论场反转几个来回时 , 我们的教育提纲不能还在传真机里打转转;面对互联网时代青年习惯“指尖上的生活”、享受“一网通的便捷”、青睐“虚拟化的表达”、喜欢“平等式的交流” , 我们的教育者怎能还习惯于一脸木然的表情、一个腔调的话风、一成不变的方法?
创新 , 是时代的呼唤;创新之路 , 却从不平坦 。
“谁都想创新 , 在思想政治教育上更是如此 , 更需要美誉度、吸引力 。 可为什么总有人迈不开创新的步子?因为创新肯定有风险、挺艰难!”团队成员曾聘感慨 。
对此 , 负责“我们的太空”音频平台运营的乔丽江深有同感 。 乔丽江是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电视台的一名播音员 。 她还兼职带领一支50多人的团队 , 在互联网上开通“太空广播FM” , 通过“航天晨语”“百年航天”“荐读悦读”等栏目 , 打造不下线的理论学习课 。
每天 , 乔丽江和团队成员要在工作之余至少录制3期节目 , 清晨的节目经常是在凌晨两三点完成 。 今年除夕 , 播音员周霞找不到录音设备间 , 便躲进车内录音 。 万家团圆之际 , 爆竹声不时响起 , 录音一次次被打断 , 周霞一次次重来 。 身为两个孩子妈妈的她 , 独自守着一台录音机 , 迎来了新春 。
对于曾聘来说 , 创新的艰辛还有另一层含义 。 近年来 , 为打破文山会海式的年终总结 , 他和同事们倡导创新手段作总结 。 有的部门做了H5 , 有的部门排了台“快闪”节目 , 有的部门制作了短视频……
手段很新颖 , 上手却不易 。 以拍摄短视频为例 , 擅长写材料的机关干部 , 要从头学习写脚本、拍摄取景、视频剪辑 。 “既要干传统的活 , 还要干新的事儿 , 精力又有限 , 到底能产生多大效果 , 大家是有怀疑的 。 ”
然而 , 第一次新颖别致的年终总结过后 , 进入新的一年 , 大家竟“欲罢不能”了 。 “因为新形式很活泼 , 很受群众欢迎 。 能得到群众认可 , 再难也要坚持去做!”曾聘说 。
因为喜欢 , 所以热爱;因为热爱 , 所以坚持 。 面对困难 , “我们的太空”团队成员常说一句话:“宁可全身沾满泥巴爬到河对岸 , 也不要衣冠楚楚地站在河这边!”
抱着这样的想法 , “弄潮”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 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 , 团队中的许多人“撑”了下来 , 不仅过了“河”、上了“岸” , 而且始终激情满满 。
如今 , 在乔丽江的音频团队里 , 有来自基层一线的主播 , 有不少单位的领导带头“亮嗓” , 还有北起黑龙江、南至三沙的地方电视台专业主持人加入 , 夫妻、母女、母子、师生、同学、朋友等各种组合自动涌现 , 与大家一起“献声” , 弘扬航天正能量 。
张磊带着他的视频创作团队一路走来 , 对短视频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虽然是新媒体 , 但不是浅媒体 。 笑过哭过之后 , 也能给大家留下深刻思考 。 ”他们推出的爆款航天短视频 , 让无数人在泪目的同时备受激励 。
新媒体中心编辑张文军经历了“我们的太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全过程 。 现在 , “我们的太空”微信公众号在不知不觉中已推送了900多期 , 而且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单位组织的“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精品评选活动中 , 他们的团队连续两年被评为网络正能量榜样 。
领 潮
“教育的实力和魅力 , 在于让每个人跟着发光体一起发光”
面对来自美国、意大利两所高校的全额奖学金留学邀请 , 22岁的王选达经过一番深思后 , 决定“留在这里多干两年” 。
王选达现在的岗位是戈壁深处航天铁路线上的一个小点号 。 在那里 , 他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和其他3人一起种植26亩菜地 。 也是在那里 , 他那曾经拿画笔的手 , 学会了用锄头、绑苗机等各种农具 。
王选达多次想过要离开 。 然而 , 当偶然接触“我们的太空”新媒体 , 看到、听到一个个航天人的故事后 , 他犹豫了 。 接着 , 他拿起画笔加入“我们的太空”创作团队 。 很快 , 因旺盛的创作激情和充满想象力的美术作品 , 他获得“我们的太空”学习培训的机会 。
从此 , 他一发而不可收 , 创作出一大批鲜活的作品 , 备受航天人和网友喜欢 。 他的创意作品上过热搜 , 获过国际大奖 。 再后来 , 重新审视那个偏远的点号 , 他渐渐有了不一样的认识 。
学习音乐创作的杨晓云有着和王选达相似的经历 。 他曾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演出队队长 。 以往 , 每年除了为大家献上一台满意的大型晚会外 , 最让他有获得感的就是在过年前坐着小火车、穿着大衣裹着被子去偏远点号慰问演出 。 在小火车返程时 , 他流着热泪和点号的同志挥别 。
“在宏大的航天事业中 , 自己的价值到底在哪里?”杨晓云曾多次思考这一问题 , 直到加入“我们的太空”团队 。 受团队感染 , 他紧贴航天重大任务 , 用音乐讲述航天人的梦想与情怀 , 创作120多首歌曲 。 其中一首《问天》 , 在航天人群体中广为传唱 , 感染激励了无数人 。
与此同时 , 杨晓云感到 , “好像自己整个人都被‘点燃’了” 。
来自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的助理工程师吕炳宏也有同感 。 他带领视频团队辗转大半个中国 , 历时一个月拍摄制作的短片《光荣与梦想》 , 不仅获得第二届“你好新时代——中国永远在这儿”融媒体作品大赛“最佳短视频作品奖”一等奖 , 更让他悟到了干航天事业的光荣和坚守梦想的力量 。
“教育的实力和魅力 , 在于让每个人跟着发光体一起发光!”王欣阁说 , 他们倡导思想政治工作者既要当“播火者” , 又要当“点火者” , 激发更多人为教育创新“添柴加薪” , 推动教育创新从“领创”走向“众创” 。
基于这一理念 , “我们的太空”创新团队建设得既紧密又松散 。 这个团队似乎很小 , 那间被他们称作“太空舱”的椭圆形办公室 , 仅有10多个工位;这个团队似乎又很大 , 不少航天员、系统总师、医生、工程师、研究员都是他们的作者、小编 , 他们建了很多创作群 , 每个群里都有数十名分布在各行各业、天南海北的人员 。
以乔丽江负责的音频平台为例 。 他们的主播队伍中 , 年龄最大的60多岁 , 最小的仅9岁;有航天人的父母 , 也有航天人的子女 , 还有航天一线的高工夫妻 , 丈夫写文章妻子朗读 。 他们推出的“太小红”和“太小蓝”两个“声偶”形象 , 配音者一个在山西、一个在海南 , 网上合作、远程搭档 。
平凡的人物最真实 , 身边的故事最动人 。 近年来 , “我们的太空”先后形成了文学、音乐、美术、影像、播音等创作团队 , 用互联网将一批有共同爱好的航天人聚集在一起:远望号船的亓创 , 发射场上的葛利鑫、于吉松……这些被“点燃”的人像一粒粒火种 , 影响带动着更多人发光发热 , 也带动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延和辐射面不断拓展 。
近年来 , 先后有5所院校在“我们的太空”建立实践教学基地 , 300多批人员到“我们的太空”打卡交流……
“信息网络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 , 一定要主动走好‘网上群众路线’ , 画好网上网下‘同心圆’ , 做到自适应、自协调、自涌现 。 ”展望未来 , 王欣阁颇有心得地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