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关|强链轨道交通:“延”产业链“研”创新链

上接01版
“从最初只能修地铁 , 到如今可以修动车 , 为产业链后续拓展了很大市场 , 这根‘链’越来越长 。 ”按照李锐的说法 , 现在不仅能造 , 而且还能修 , 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逐步延伸开来 。
“研”创新链
通过技术攻关
新制式新技术频频涌现
一列洁白、精巧的列车从远处呼啸而来 , 拐弯、爬坡、加速、减速……然后稳稳停靠在站台上 。 试乘员边下车边点头称赞 , “好安静!一点噪声都没有 , 又稳又快 , 乘坐体验很舒服!”
这就是由新筑股份推出的全球首个时速160公里内嵌式磁浮交通系统 , 该系统的最高速度、加速能力、爬坡能力、转弯半径等指标均具有比较优势;比其他城市轨道交通制式节约建设和运营维保成本30%以上 。
今年以来 , 众多企业通过技术攻关实现了突破 , 新制式、新技术频频涌现 。
【攻关|强链轨道交通:“延”产业链“研”创新链】中车长客公司也进行了“新型时速160公里全自动智慧市域列车”的国内首发 。 该列车由成都中车长客公司本地研发制造 。 列车不仅融入三星堆、太阳神鸟、银杏树等蜀地文化 , 还拥有“最强智慧大脑”:车辆采用最高等级自动驾驶技术 , 同时还应用障碍物主动检测、5G车地通讯网络、以太网列车控制系统等轨道交通最新科技 , 具有智能、绿色、安全、舒适等特点 。
轨道交通产业“成都智造”不仅在本地开花结果 , 还走向了全国 。 在中车大同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 中国自主研发的首台氢燃料混合动力机车成功下线 , 标志着中国在铁路机车氢能利用方面取得关键技术突破 。 而决定这一关键突破的是一个不足1立方米的发动机 , 这小小的“心脏”要迸发巨大的力量 , 拉动机车行驶时速达80公里 , 满载氢气可单机连续运行24.5小时 , 平直道最大牵引载重超过5000吨 。 这颗强大的“心脏”正是来自成都新都的一家企业——四川荣创新能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
校院企地深度融合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当前 , 成都轨道交通按照“一校一总部三基地”错位协同发展规划 , 正推动金牛、新都、新津、蒲江四大产业功能区协同和差异化发展 。
推动校院企地深度融合 , 集聚优质创新资源 , 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
2021年1月 , 世界首台高温超导高速磁浮工程化样车及试验线在成都下线启用 。 这是由西南交通大学联合中车公司、中国中铁等单位协同攻关研发 , 共同推动的 。
2021年5月 , 西南交通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项目在成都东部新区开工 。 该学院为成都市政府与西南交大携手合作 , 由成都轨道交通集团投资建设 , 将为成都轨道交通产业发展输送大量高素质人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