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师|易小刚:让中国“智造”做得比别人更好
◎新华社采访人员 白田田
7:15准时到达公司;7:30召开线上晨会;8:10和团队讨论新产品研发……三一集团总工程师易小刚这样开始了自己的一天 。
“我天天都在想着怎么创新 。 ”易小刚表示 。
身为企业高管和总工 , 易小刚始终在创新一线 , 为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推动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而努力 。 不久前 , 他获得“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 。
1995年 , 易小刚从科研院所来到三一集团 , 首先研发的产品是混凝土机械 。 他回忆说 , 当时中国的工程机械设备几乎全部从国外购买 , 混凝土泵车臂架所需的高强度钢被国外公司卡脖子 。
“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是买不来的 。 ”易小刚深有感触地说 。 20多年来 , 作为三一集团技术创新核心人物 , 易小刚带领团队先后突破混凝土高压泵送、超长臂架设计、工程机械核心液压部件等领域的障碍 , 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
2019年 , 易小刚肩负起三一集团智能制造工厂升级改造的重任 。 在工程机械生产车间 , 下料、机加、涂装的自动化、智能化容易实现 , 但要让巨大而笨重的结构件自动组对焊接 , 是很大的挑战 。
易小刚说:“国外没做过的、别人没做过的 , 我们也可以做 , 要打破恐惧、大胆创新 。 ”
他带着三一集团研究总院的工程师开始攻关 。 每天早上 , 他到办公室的第一件事 , 就是打开电脑回看前一晚试验的监控录像 , 找出存在的问题 , 再和工程师一起修改技术方案 。
组对焊接的位置误差 , 要求小于或等于0.1毫米 。 很长一段时间 , 误差总是在0.4至0.5毫米之间摇摆 , 找了几家第三方机构 , 怎么也达不到要求 。 易小刚和研发团队大胆摒弃仅靠视觉识别判断位置的常规做法 , 最终破解了难题 。
2020年9月 , 三一智能制造示范车间“18号厂房”全面升级 , 100多台工业机器人实现自动切割、分拣、焊接 。 今年9月 , 三一北京桩机工厂成为全球重工行业首家获认证的灯塔工厂 。
2021年 , 易小刚带领团队进军新能源技术领域 。 “双碳”目标的背景下 , 新能源设备是未来发展方向 。
在易小刚看来 , 工程师只有不断追踪前沿技术 , 不断适应企业需求 , 不断更新知识体系 , 才不会被淘汰 。
“我原来是学机械的 , 后来对计算机也有所了解 , 但这远远不够 。 ”易小刚说 , 以前的工程师只需要画图纸、写工艺卡片 , 现在的工程师要懂机器语言 , 能和机器“交流” , 这是全新的挑战 。
易小刚每天都在学习 , 及时掌握相关领域的动态 。 哪怕在面试研发人员时 , 他也会抓住机会跟年轻人交流新兴技术知识 。
推荐阅读
- 苏宁|可循环包装规模化应用 苏宁易购绿色物流再上新台阶
- AMD|AMD 350亿美元收购赛灵思交易完成时间推迟 预计明年一季度完成
- Insight|太卷了!太不容易了!
- IT|滴滴被“围剿”三个月:Q3经调整EBITA由盈转亏 订单量、交易额均下滑
- Waymo|PayPal CEO:积极在日本展开收购,开拓支付市场;网易入股虚拟数字研发商世悦星承 | 思维独角兽
- 大叔|从治愈到共振,网易云音乐的刷屏套路升级了
- |苏宁易购发布2021小镇青年消费图鉴 高端洗衣机销量增长134%
- 交易|交易航天器? 或有网可循
- Apple|竞争对手挖墙角太厉害 苹果以18万美元特别股票奖励慰留工程师
- 平台|【生活】网易云/QQ音乐/美团/抖音年度报告出炉 你最常听/刷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