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慈欣|《三体》之外,中国科幻文学找到生存法则了吗( 三 )


【刘慈欣|《三体》之外,中国科幻文学找到生存法则了吗】一个行业是否有潜力 , 就看有没有年轻人涌入
在姚海军的观察中 , 科幻文学在今天 , 最大的变化是越来越“多元” , 各种类型、各种主题的作品 , 都有自己的受众 。 “以前 , 《三体》这样的硬科幻小说是主流;现在 , 郝景芳、陈楸帆、韩松、宝树、江波……这些作家的作品风格各异 , 但都有自己的拥趸 。 ”姚海军说 , 科幻的繁荣就应该是这样的 , 不仅数量大 , 还要多元化 。
杨庆祥曾主编作家出版社“青·科幻”丛书 , 丛书收录了一批青年科幻作家的代表作 。 年轻作者们在《三体》树立的“硬核”标准之外 , 探索新的方向 。 “判断一个行业是否有潜力 , 就看有没有年轻人的涌入 。 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科幻写作的群体 , 我对科幻的未来是乐观的 。 ”
杨庆祥认为 , 将科幻文学划分为类型文学 , 是比较机械的划分方式 , 比如 , 1818年玛丽·雪莱的小说《弗兰肯斯坦》 , 被认为是科幻文学的鼻祖 , 但同时也是严肃文学 。 科幻文学不缺乏文学性 , 更不是没有受众 , “在人大 , 商学院的、环境学院的、劳动人事学院的学生 , 他们都会看科幻” 。
不同于前辈们 , 王诺诺的第一个科幻作品 , 是在互联网上发表的 , 之后出版过《地球无应答》等作品 。 在年轻人云集的互联网问答社区知乎 , “科幻”是一个热门分类 , 有362万人关注 , 3.3万个问题引发过近50万次讨论 。 王诺诺的认证信息是“科幻作家” , 拥有近48万粉丝 。 用户点击和付费阅读 , 都可以为她带来收入 , 纸质出版不再是科幻作家的唯一出路 。
经济学出身的王诺诺 , 认为科幻文学是要首先满足核心读者的阅读快乐 , 打动了核心读者和版权需求方 , 会让科幻破圈更容易;等到了整体繁荣的阶段 , 不考虑商业的科幻文学也会有安身之处 。
“十几年前 , 我们基本上只有为热爱而创作的科幻作家 , 鲜有为版税而创作的科幻作家 , 专职写作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 但今天已经有一些年轻人在尝试 , 科幻产业的发展给他们带来更多机会 。 ”姚海军高兴地看到 , 现在每年都有各种科幻征文比赛 , 出版社在找好的科幻作品 , 影视公司在寻求科幻类型的剧本……科幻作家有了更广阔的生存空间 。

推荐阅读